首页期刊导航|科学社会主义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叶庆丰

双月刊

1002-1493

sszydx@sina.com

010-62809964 13511028452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科学社会主义/Journal Scientific Socialism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和理论前沿,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比较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性认知"的国外话语建构

    杨帆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国内研究作为学术参照,对国外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性生成与建构的话语认知进行比较视域下的考察后可以发现,国内外学界的学术谱系以及观点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学术差异.尤其是国外学界的"消解型"话语认知,走向了与国内学界相关研究截然对立与冲突的学术方向.在吸收与借鉴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之后,国外学界渐次回归客观理性的话语立场,并逐渐生成这一命题的"理性型"话语认知,进而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开展其世界价值的话语认知建构.

    比较视域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性认知国外话语

    当前社会矛盾化解中的"碎片化"问题及其系统性治理

    毛佩瑾程荃
    10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不断涌现,矛盾纠纷呈现诱因复杂化、形态多样化、矛盾突发性和风险耦合性等特征,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破坏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各地探索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同时,在制度体系、政府协同、治理结构、信息资源等方面存在的碎片化问题随之显现,导致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失衡.基于系统性治理思维,我国社会矛盾化解治理格局需在立足群众需求、整合制度资源、联动政府资源、聚合主体资源和统摄平台资源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转型与重构.

    社会矛盾化解碎片化系统性治理国家安全

    数字社会下新就业群体党建的形态变化、现实挑战及应对路径

    陶周颖
    114-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革命驱动平台经济的崛起和信息技术的革新,催生大量以人员高流动化、组织去中心化、劳动非雇佣化为突出特点的新就业群体.这一新兴领域的党建集合了空间、社群和行业等多重属性,区别于依托区域、单位或"两新"组织的既有党建形态,同时也对政党整合社会的价值理念、组织形式及作用机制带来挑战.面对破解新就业群体党建难题的现实需求,中国共产党需要转变技术创新环境下传统思维认知、构建党组织主体多元协同的责任网络、拓展网上网下双向耦合的平台功能,进而更好地适应数字社会转型,夯实执政根基.

    数字社会新就业群体党建组织形态政党-社会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以玻利维亚"印第安马克思主义"为例

    刘颢
    12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末期玻利维亚马克思主义遭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危机,本土化进程刻不容缓.阿尔瓦罗·加西亚·利内拉从"民族与阶级的关系"、"公社经济形态"、"革命主体的构成"以及"革命的目标和方式"四个方面反思批判现有左翼思想,形成"印第安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理论成果.该思想集中回答了"如何从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思考革命"这一时代命题,但是对玻利维亚所处的历史阶段判断失误、对革命前景过于乐观,没有提出系统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案,未能被"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所采用.尽管如此,了解该思想有助于总结拉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借鉴.

    阿尔瓦罗·加西亚·利内拉民族阶级公社革命

    尼泊尔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观

    袁群滕妍
    13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尼泊尔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势力.在其长达75年的发展历程中,尼泊尔共产党人对在尼泊尔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尼泊尔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提出要通过和平方式、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从思想上以及立足本国实际来建设社会主义等理论主张,并付诸于实践,形成了其特有的社会主义观.尼泊尔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与尼泊尔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展现了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多样性发展态势.

    尼泊尔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巴黎手稿》对亚当·斯密反贫困方案的批判和超越

    李彬彬
    14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黎手稿》的反贫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形成的重要环节.《巴黎手稿》批判了亚当·斯密把贫困归结为个体性和偶然性原因的见解,从私有财产运动造成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社会结构中理解贫困的根源,并明确提出了在扬弃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运动中消灭贫困的思想.发掘《巴黎手稿》的反贫困思想,有助于深化理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的思想渊源.

    《巴黎手稿》反贫困亚当·斯密私有财产运动共产主义

    延安整风时期《论布尔什维克化十二条》重译研究

    姬泰然王宪明
    148-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是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的第一道门槛.能否准确翻译经典文献,一方面取决于翻译本身,另一方面取决于党的理论水平所达到的高度,后者往往更为重要.《论布尔什维克化十二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十二条出自1925年斯大林的一次谈话,1942年延安整风中被列入整风文件.十二条最初几个译本都存在错误,主要原因是党对马列主义政党建设的一些基本原则认识不清;随着整风的深入,在整风文件交融互释的过程中,十二条的问题被发现并通过重译得以纠正;十二条的重译明确了马列主义政党建设的三个基本原则,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及正确开展党内斗争.十二条的重译并非个例,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中共中央提出"许多马恩列斯的著作必须重新校阅".应该说,经典文献的重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要途径.

    延安整风布尔什维克化《联共党史》重译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改革开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综述

    潘玥
    159-161页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在锡林郭勒盟召开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