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夏建白

旬刊

0023-074X

csb@scichina.org

010-64036120

100717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承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和高水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一个比较宽范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主要窗口之一。《科学通报》进入了国际上主要检索系统,如CA,EI,日本《科技速报》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以下系统: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CDE),SCISearch,Current Contents(PC&E)和Research Ale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固态锂金属电池中不均匀离子通量介导的正负极串扰失效机制

    郑越马君孙富崔光磊...
    317-319页

    Cu2O改性材料制备及其电催化还原CO2制C2+产物

    杨超然赵世熙张天雨
    320-323页

    EBV疫苗研发新突破:gB纳米颗粒疫苗

    孙聪谢楚曾木圣
    324-326页

    iLABdb数据库:乳酸菌研究和产业开发的里程碑

    陈卫
    327-329页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集体性质和硬探针信号

    秦广友
    330-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主要目标是在实验室中制造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研究其新颖性质以及探索极端条件下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结构等重要科学问题.集体流和喷注淬火是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形成的两个非常重要的证据,也是研究其状态方程、输运性质和动力学演化的重要工具.本文简要介绍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和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开展的高能核碰撞中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集体性质和硬探针信号等方面的一些理论和唯象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初态涨落和各向异性集体流、集体流的涨落和关联、部分子能量损失和喷注淬火、整体喷注及其内部结构的核修正、喷注的激发效应和介质响应、重味夸克的动力学演化及强子化、重味强子的产生和核修正、小系统中的集体流和喷注淬火等.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强相互作用物质集体流喷注淬火硬探针

    磁约束核聚变能研究进展、挑战与展望

    刘永李强陈伟
    346-355页

    nuclear fusion energyburning plasmatritium self-sufficiency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

    风速加强可能是近年中国沙尘日数增加的主要因素

    江鑫冯巧梅周俐宏刘怡...
    356-361页

    Chinadust weatherwind speedvegetation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监测技术的进展与启示

    邓妤徐晓庆郑夏婉梁卓伟...
    362-369页

    wastewater surveillanceSARS-CoV-2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biological safety

    非石油原料合成己二腈研究进展

    陈颖周宏伟俞磊
    370-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己二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己二腈加氢后可制备己二胺,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6,故而市场应用前景巨大.传统的己二腈合成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石油原料,具有很多的发展制约.因此,近年来,以非石油原料合成制备己二腈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对目前已发表的关于非石油原料合成己二腈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包括基于生物质、煤基和其他可再生资源的合成方法以及使用酶催化、电催化、化学催化等不同的合成策略.本文还结合现有的路线汇总了当前有望被开发的反应路径,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需要强调的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己二腈合成工艺对于我国尼龙-66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有效地开发新型己二腈合成技术将是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对非石油原料合成己二腈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相关产业的路线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

    己二腈尼龙-66生物质可再生资源

    口腔微生物组与肺癌发生、发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马琼曾潇李雪珂由丽婷...
    381-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组在健康和疾病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一热点话题作为全世界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之一,近年来持续受到了广泛关注.口腔内含有位点特异性微生物组已是共识,其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调节了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新近证据表明,口腔微生态失调与肺癌风险具有密切的联系,特定口腔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直接/间接的机制在促进或阻延肺癌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诱导炎性微环境、促进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和影响细胞相关增殖凋亡信号通路等.上述研究亦支持了 口腔微生物在肺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潜力.据此,本综述旨在概述口腔微生物组-肺癌研究的前沿进展,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激发研究者对这一新兴领域更大的兴趣和更深入的研究.

    口腔微生物组肺癌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