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柳卸林

月刊

1002-0241

kxx518@163.net

022-24324829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新开路138号科技档案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Journal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T.(Monthly)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关于科学技术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的综合指导类期刊。1992和1996年分别荣获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和一等奖;荣获在华北地区第二届优秀期刊奖,第三届特别荣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吗?——来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梁冉文学国朱四伟夏轶群...
    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质量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本研究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样本数据,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质量,并且这一结论在经过安慰剂检验、替换被解释变量、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及控制时间趋势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为正.机制检验表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城市政策通过实质性技术创新与优化资源配置两条路径影响企业创新质量提升.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试点政策为企业技术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保障及完善的司法保护体系,有效激励了企业展开实质性技术创新,进而对企业创新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试点政策为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富含高技术的资本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有助于企业优化创新要素的配置效率,并对创新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其一,基于企业所有权视角,相较于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带来的冲击效应更有利于提高非国有性质企业的技术创新质量;其二,从城市行政级别和功能的异质性角度来看,该政策对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企业的创新质量的提升具有较大影响.对此,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建设、促进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和形成高质量知识产权治理体系不仅需要重视制度政策的驱动作用,同时也需要注重激励性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的冲击效应.

    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质量DID实质性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技术-组织-环境"因素联动对互联网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基于TOE框架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与必要条件分析

    张铭曾静曾娜王冬玲...
    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创新作为数字经济的源头活水,已成为催生新动能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工具.如何优化企业数字创新机制及提高数字创新水平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但以往研究多强调单一前因对数字创新的"净效应",较少以整体框架探究技术、组织与环境因素影响数字创新的复杂因果机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不同前因间的联合效应.为进一步探索数字创新的影响机制,促进数字创新实践,以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沪深A股上市的20家互联网企业为案例样本,基于TOE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与必要条件分析方法,探寻技术、组织与环境三个层面五个前因条件对互联网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单个前因条件不构成引致高水平数字创新的必要条件;(2)存在4条产生高水平数字创新的组态,可归为技术与环境协同的大数据能力赋能型(H1)、技术与环境协同的创新能力支持型(H2a)、技术与环境协同的大数据能力与创新能力联合支持型(H2b)、吸收能力与数字化情境双轮驱动型(H3);(3)存在4条产生非高水平数字创新的组态,且与高水平数字创新组态存在非对称关系.

    数字创新互联网企业TOE框架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必要条件分析

    创业生态系统健康性与新创企业创业绩效:基于泽国镇电商企业的实证研究

    蔡小锦刘庆全杨小欢施扬...
    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正在有力地推动着乡村的全面振兴,淘宝村、淘宝镇的涌现正是其重要体现,农村电商创业生态系统与新创企业之间的影响机制也因此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尽管现有文献已经探讨了创业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关键参与者,但是在解释创业生态系统的竞争力和系统中新创企业绩效方面仍显不足.许多研究都强调了生态系统的健康性在创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它会影响所有生态系统参与者的命运.创业生态系统内资源相对稀缺,通过创业拼凑的方式是新创企业取得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微观的企业视角出发,在分析理解创业生态系统理论和创业拼凑理论的基础上,依据"环境感知—行为—结果"的研究逻辑,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健康性—创业拼凑—新创企业创业绩效"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泽国镇农村电商创业生态系统中的电商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2.0和AMOS 24.0对收集的605家电商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创业生态系统中生态稳定性和生态多样性对新创企业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2)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3)创业生态系统中生态活力和生态多样性对创业拼凑具有正向影响;(4)创业拼凑在生态活力与新创企业创业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在生态多样性与新创企业创业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但是在生态稳定性与新创企业创业绩效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新创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如何从创业生态系统健康性的角度出发,运用创业拼凑策略,克服新创企业面临的"新生弱性",从而获得生存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新创企业应在创业生态系统中关注生态多样性、生态活力等因素,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自身竞争力.

    农村电商创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健康性创业拼凑创业绩效

    技术并购、内部研发网络重构与企业探索式创新

    张桂阳李新新周小虎
    5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要想通过技术并购提升探索式创新绩效,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并购双方的技术之间存在新颖的重组机会;(2)并购企业可以有效整合目标企业的技术.技术匹配特征是影响并购后双方技术重组新颖度和整合难度的关键因素.技术邻近在强调双方技术基础在宽泛的领域中相关的同时又允许它们在细分的技术领域中存在差异,因而可在提升技术重组新颖度的同时降低技术整合难度.基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2013-2017年完成的253起技术并购事件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并购双方的技术邻近特征通过促进并购企业的内部研发网络重构正向影响其并购后的探索式创新绩效;程度中心势负向调节技术邻近与内部研发网络重构之间的关系;网络聚集系数则增强了程度中心势的负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内部研发网络重构的中介效应在国有企业主导的技术并购中不显著;程度中心势和网络聚集系数的调节效应在成熟企业主导的技术并购中更强.与利用式创新的辨析表明:内部研发网络重构是技术并购双方技术邻近影响并购企业探索式创新的独特机制.

    技术并购技术邻近内部研发网络重构探索式创新程度中心势网络聚集系数

    基于系统综述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效果评估回顾

    郑爱琳刘朔蓝海林
    7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方法论创新对产业政策评估结论差异的成因寻求研究突破,有助于推动政策评估理论研究和产业政策内容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当前各国政策制定的热点领域,学者对政策效果进行了大量的评估研究.然而与其他细分领域的政策效果评估研究相似,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效果评估研究同样存在碎片化和不可比较的研究困境.基于系统综述法,筛选出175篇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效果评估文献,识别了评估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政策效果评估结论差异的成因.结果发现:(1)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体系的要素可以归类为以评估模式为引领,涵括评估标准、评估环境、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方法在内的6类;(2)要素组合差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结论差异的重要原因.

    方法论政策评估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体系

    开放参与对开源软件项目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开放悖论视角

    郭海李晓宇黄冉
    9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开源日渐成为软件开发的新范式.不同于传统模式,开源软件开发依托数字化平台和模块化技术,表现出明显的自愿参与、自主创新和自治运作特点.为此,开源软件项 目可通过开放参与汇聚集体智慧,打造高价值产品.然而,开放参与在激活知识获取的同时,也加重了知识吸收负担,对开源软件项目绩效发挥着"双刃剑"作用.立足开放悖论视角,基于知识基础观,阐明了开源软件项 目开放参与的双重影响机制:知识获取与知识吸收.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开放参与广度和深度如何作用于开源软件项目绩效,以及许可证协议这一代表性治理机制的权变作用.对GitHub平台上409个开源项目的实证研究发现:(1)开放参与广度与开源软件项目绩效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参与者的持续涌入,绩效会先升后降;(2)开放参与深度与开源软件项目绩效呈U型关系,即随着核心参与者的继续增加,绩效会先降后升;(3)高限制性许可证会强化开放参与广度与开源软件项目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

    开放参与开放悖论开源软件知识获取知识吸收

    生态存在于企业内部吗:基于生态商业模式互动视角对内部市场化情境的案例探讨

    石文华冉华侯宏
    11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内生态"的提法在实践中并不新鲜,生态文献却对生态构念在组织内情境的应用缺乏深入探讨,进而使得"内生态"的理论意义含混不明.通过选取内部市场化作为组织内情境,利用生态-商业模式互动视角对一家企业客服部门内部市场化的纵向案例展开细致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市场化的动态过程可以刻画为价值主张、核心资源能力与定价模式等三大商业模式要素的变化,而协同演化视角下的生态构念,就其所强调的成员主体性(actor)和成员附属性(affiliation)两大特征而言,完全可以用于描述组织内环境,并能较好地解释上述变化.成员主体性可视为市场的特征,成员附属性可视为组织的特征.同时被这两大特征所定义的生态,不是"介于市场和组织之间的中间模式",而是"既是市场又是组织的混合模式",进而可以用于内生态研究、外生态研究以及内外生态一体化的研究.通过验证两个跨组织边界概念(生态系统与商业模式)在组织内情境下的有效性,呼应了文献中出现的淡化组织内外部边界的趋势.

    生态系统内部市场化内生态商业模式企业管理

    农户电商创业决策:基于制度环境、社会网络和创业学习的组态效应分析

    罗薇陈唯
    13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户电商创业作为发展农村电商的重要一环,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基于组态视角,结合NCA和QCA两种新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利用547个农户不同结果的电商创业决策案例,探究了制度环境、社会网络和创业学习3个维度的因素对农户电商创业决策产生的协同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第一,单个因素均不能构成农户参与电商创业这一决策的必要条件.第二,存在3种推动农户参与电商创业的决策路径,分别是制度驱动下依托网络规模优势的跟随式创业、制度助力下依托网络综合优势的创新式创业和制度驱动下依托双重网络的带头式创业,3种路径之间存在殊途同效的关系.第三,认知与创业学习匮乏型、社会网络匮乏型这两类组态路径会导致农户做出拒绝参与电商创业的决策.

    电商创业决策组态效应制度环境社会网络创业学习

    驱动我国制造企业高水平服务化的前因组态研究——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张军朱建涛王晶晶祖明...
    147-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企业高水平服务化是避开同质化竞争并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举措选择.但到底哪些因素能够有效驱动制造企业实现高水平服务化的问题尚未达成共识.研究从制造企业高水平服务化是一项战略选择的视角,基于决策过程中企业对内外条件进行权衡的参照框架,首先构造出制造企业服务化水平的测量指标,通过文献梳理并基于重要性原则选取影响制造企业高水平服务化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利用CSMAR数据库中2018年我国592家上市制造企业的服务化相关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方法,对影响制造企业高水平服务化的前因条件进行组态分析.发现:高水平服务化是制造企业基于对外部行业机会及威胁与内部资源及能力的综合评估与权衡匹配后的一种主动选择;无论是受到行业发展机会牵引,还是受到行业内竞争压力的推动,吸收能力与人力资源柔性共在的(动态)能力组态存在是制造企业高水平服务化的内在条件中的共有基础;竞争压力推动下,制造企业高水平服务化的内在条件组态中,"市场经验"与"冗余资源"间具有替代作用;高水平与非高水平服务化的前因条件组态间呈现出非对称性特征.最后,对研究的理论贡献、实践启示、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进行了讨论与评价.

    制造企业服务化高水平服务化战略决策框架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基于员工创业的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特征研究——以阿里巴巴为例

    马荣康赵淼磊
    16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来自成熟企业的员工自主创业的现象在各个行业越来越普遍,逐渐形成了以成熟企业为核心企业,以员工创办的企业或投资机构为内层核心参与者,以外部组织为外层机会空间的创业生态系统.该研究构建了基于核心企业—内层核心参与者—外层机会空间三层次的企业生态系统概念模型,并从参与者异质性、生态系统产出、参与者相互依赖以及非契约治理四个维度建立企业生态系统演变特征分析框架.然后,选取员工创业现象及生态特征显著的阿里巴巴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1999-2020年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的创业企业会得益于核心企业而成长,且这种成长会反映在生态系统各维度结构特征的演化中.在诞生阶段,生态系统具有高角色异质性和中属性异质性,使生态系统产出呈现低水平,由此内部相互依赖程度相对较弱,以内部为治理中心的非契约治理能力不强;在扩张阶段,参与者属性异质性增强,带动了产出水平提高,由此增加了内部的相互依赖,非契约治理能力也相应改善;在领导阶段,参与者属性异质性顺势提升,进一步带动了产出能力的提高,但增速放缓,内部参与者之间的依赖程度减弱,非契约治理能力不再提升;在自我更新阶段,稳定的参与者异质性使系统的产出水平陷入瓶颈,内部参与者之间的依赖度降低,非契约治理水平也相应下降.

    员工创业创业投资创业生态系统演化特征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