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与无神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与无神论
科学与无神论

杜继文

双月刊

1008-9802

w8078@sina.com

010-65262526

100005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

科学与无神论/Journal Science and Atheism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专门宣传无神论的大型刊物。其宗旨是:宣传科学精神,开展无神论教育,维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该杂志致力于准确、完整、生动、通俗地宣传唯物论和科学无神论,为全国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逻辑、方法与进路——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启示

    张祝平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理论方针政策既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又守正创新的鲜明品格.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既要深刻总结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又要及时梳理新时代我国宗教中国化的鲜活实践,对宗教中国化的具体内涵、路径方法、衡量标准等方面在理论上进行与时俱进的深化,在实践中把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省域的中观承接和基层的微观落地各方面各环节.浙江"文化佛教"建设的探索表明,深入做好"文化宗教"文章,是系统推进宗教中国化的重要一环,也是一条既基于内生逻辑又契合时代要求的有益路径.

    宗教中国化科学逻辑方法论基层实践文化宗教

    以深化"两个结合"推进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创新

    张晓晨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的经验总结和规律揭示,也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两个结合"的内涵可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解析.透过"两个结合",我们能够全面认识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彰显了真理伟力、突出了中国特色、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所承担的使命任务.通过深化"两个结合",我们可以从坚持人民至上、走好群众路线,坚持自信自立、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拓展实践深度广度,坚持问题导向、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坚持系统观念、提供科学的工作路线,坚持胸怀天下、秉承"三大全球倡议"六个方面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实践.

    "两个结合"新时代宗教工作

    列宁对"造神说"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杨明艳王伟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造神说"是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部分"迷路的"知识分子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形成的错误认识.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露"造神说"以主观唯心主义复活宗教的实质,批判其坚持宗教路线"庇护反动派"的错误行径和转向宗教的机会主义策略,驳斥其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捍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正确革命理论.列宁对"造神说"的批判启示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敢于和善于开展理论斗争,推进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正确且强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努力奋斗.

    列宁"造神说"理论批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蔡和森的科学无神论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耿国宾张文秀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蔡和森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在留法勤工俭学之前就已经通过《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初步接触到了无神论的相关知识,留法期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浸润下逐步站稳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回国之后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中国化的进程.蔡和森科学无神论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厘清基督教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剖析文明时代基督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阐明无产阶级不信上帝的根源,提醒青年学生认清基督教的本质.可以说,蔡和森科学无神论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继承与弘扬,更是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从中汲取营养对于做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

    蔡和森无神论基督教青年学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宗教工作思想探析——以《关于基督教问题的四次谈话》为例

    马晓琛
    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使中国基督教摆脱帝国主义的干涉与控制,周恩来就基督教问题分别进行了四次重要谈话.谈话的核心思想可以凝炼为"反帝"与"爱国"."反帝"要求认清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进行殖民主义侵略的事实,割断其同帝国主义的联系,在基督教界开展民族反帝运动,肃清宗教界内部的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爱国"要求基督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实现各教派团结与联合,更好地服务人民,使宗教活动有益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这就为后续进一步将"反帝爱国"明确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宗教工作的主要目标奠定了基础,在不长的时间内使宗教工作的面貌焕然一新.这是建国之初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对宗教工作领导权的成功实践,对新时代做好宗教工作仍富有启示意义.

    周恩来宗教工作反帝爱国基督教

    我国宪法中宗教规范的重释

    李松霖
    5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宪法是否蕴含政教分离原则是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从比较法来看,作为政教分离原则之上位概念的政教关系规范具有独立于宗教信仰自由规范的价值,而其在宪法文本中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未必以专门条文的形式呈现.通过对新中国立宪史进行梳理可知,与政教关系密切相关的世俗化原则一直是我国宪法中宗教规范的价值内核.因此,将政教关系作为一种新视角来重新审视我国宪法中的宗教规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宪法中的宗教规范实际上兼具三重目标,即实现公共领域世俗化、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以及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依据世俗化原则的指引,不仅能揭示出宪法中宗教条款所包含的政教关系规范,而且在宪法序言、国体条款、政体条款及选举权条款当中亦可解读出宪法对政教关系领域的规范要求.

    政教关系政教分离宪法规范世俗化宗教条款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探究

    吴佳琪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工作,明确提出要坚持不懈、广泛、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在2023年6月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他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明确了发展方向与实践路径.

    "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传统文化

    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是维护党员干部信仰纯洁的重要着力点

    高元博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纯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是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思想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纯洁性,本质上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世界观、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把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以此来纯洁自身信仰、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和玷污.要以常态化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将引导和教育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作为主攻方向,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加强社会实践检验三个方面为着力点深入推进维护党员干部信仰纯洁工作,不断筑牢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根基.

    党员干部信仰纯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党纪学习教育

    "正宗"与"异端"的辩证——董仲舒儒学有神论的反思与批判

    刘富民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思与批判传统有神论思想,是继承与发展传统无神论的重要环节.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儒学有神论者,董仲舒的思想呈现出"正宗"神学与"异端"的无神论要素并存的现象.这与其思想的发生路径与特点有关.从发生路径上说,它是神化自然的结果;从特点上说,它呈现出"正宗"与"异端"辩证共存的思想特点.这一理论形态显示出,一方面,董仲舒的儒学有神论本质上是一种"自然神论",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重视;另一方面,传统无神论不得不在有神论的背景之下发展.这源于在物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生产与生活实践所产生的生存忧患,只有在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才能够得以消解.

    董仲舒有神论自然儒学

    论朱执信的无神论思想

    王冉刘福军
    92-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执信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撰写了诸多战斗的无神论思想文章,形成了一系列无神论观点:关于"神"的基本观点,即批判耶稣和耶教,批驳创神说,否认灵魂不死精神不灭的说法;关于宗教神学社会作用的基本观点,即认为宗教神学禁锢人的头脑,尤其不利于青年人的成长和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关于打破有神论思想的基本观点,即提倡坚持科学立场,反对宗教信条.这些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无神论思想为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冲击,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朱执信无神论唯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