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冶
矿冶

孙凤芹

季刊

1005-7854

kuangye@bgrimm.com

010-63299753

100160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八区23号楼904

矿冶/Journal Mining and Metallur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国新闻出版署批办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采矿、选矿、冶金、材料、工程设计、设备、自动化、节能、环保、工艺矿物学、分析检测与管理科学等诸方面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科技论文及成果,介绍研究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科技信息。《矿冶》为EI、CA等国内外主要检索机构检索;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细粒矿物载体浮选技术研究进展

    李建娟谢海云张群丽晋艳玲...
    473-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细粒矿物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常规选矿方法浮选效率低.载体浮选作为一种有效的微细粒矿物浮选技术,通过采用合适的载体,可显著提高微细粒矿物的浮选效率.阐述了微细粒矿物的表面性质与浮选行为,以及载体浮选的基本原理,载体与微细粒矿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了微细粒矿物载体浮选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对载体浮选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针对同类载体、异类载体和分支载体三种载体浮选,指出了各类载体浮选的特点和优缺点,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载体浮选的进一步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微细粒浮选同类载体异类载体分支载体浮选

    金属矿深部开采岩爆灾害防控研究进展与工程实践

    陈璐郭利杰杨小聪
    482-494,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浅部金属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金属矿山深部开采势在必行.开采进入深部后,高应力等复杂地质环境使得岩爆等灾害问题凸显,成为制约金属矿深部开采的主要问题之一.尽管岩爆灾害问题由来已久,但受其发生机制和监测手段的限制,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对岩爆评价体系和岩爆防控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归纳.结果表明,当前所提出的岩爆评价体系较多,能够对岩爆灾害的等级和倾向性进行较好地评价与预测.在岩爆防控技术体系方面,按照灾害处置时机和防护机制,可分为被动式防控技术和主动式防控技术两类.其次,基于开采方案优化和应力环境再造思想发展起来的整体规划理念,为金属矿深部开采岩爆灾害防控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最后,以三山岛金矿深部开采为背景,验证了整体规划理念下卸荷采矿方案在岩爆灾害防控上的优势与效果,为未来金属矿山深部开采岩爆灾害的超前干预与主动防控提供了有效借鉴.

    金属矿山深部开采岩爆灾害防控整体规划

    堆弃排土场边坡降雨渗流特性及潜在危害治理

    赵旭林刘杨刘立顺赵勇...
    495-502,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堆弃排土场临近河流,其边坡的整体高度及台阶高度均较高,受降雨渗流的影响明显更大,在降雨作用下存在潜在危害.结合排土场的堆排情况与周边环境,研究了该排土场在降雨条件下的渗流特性,分析了排土场边坡的潜在危害,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结果表明:随着降雨的持续,排土场坡体表面会出现暂态饱和区,并不断向坡体内部扩展;降雨过程中,坡面的孔隙水压力先迅速升为正值,后逐渐趋于稳定,坡面达到饱和状态;在降雨作用下,排土场边坡的相对稳定关系为:坡底>坡顶>坡中,其潜在危害部位为+85 m平台至+170 m平台位置;通过增设安全平台、减缓坡面角的治理方法,可有效控制潜在危害.

    排土场渗流特性孔隙水压力危害治理边坡稳定性

    相邻分层进路交错垂直开采下进路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王开杰刘利宁贺俊锋李晓然...
    503-507,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下向分层充填采矿相邻分层进路交错垂直开采条件下的进路围岩稳定性问题,建立进路围岩结构受力模型,并分析不同开采条件下充填假顶对进路围岩稳定性影响特征,得到三期进路开采下充填假顶力学状态.利用FLAC3D数值模拟对下分层"三期"进路开采下的进路围岩应力演化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下分层一、二期进路回采充填过程中,两矿体侧帮在推进方向上,水平应力呈驼峰状分布,一期开采过程中,进路两帮垂直位移出现对称的正负值;三期进路回采过程中,未回采进路矿体承载上覆载荷越来越大,危险系数逐渐增加;受采动影响,下分层边缘进路稳定性较差,尤其无假顶边缘进路回采时,岩体稳定性差,危险系数高,回采时需要加强支护.

    交错垂直开采围岩稳定性胶结充填法无假顶边缘进路

    煤矿钻孔成缝切顶卸压技术

    刘博张磊宜伟汪义龙...
    508-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切顶卸压技术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有效巷道支护手段,在改善巷道内的应力分布和减轻围岩变形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解决西川煤矿1123运输巷道所面临的应力问题,以及减少围岩变形的需求,提出了钻孔成缝切顶卸压技术.此技术能把钻孔深入到高压带,卸压效果好且灵活可靠,适用于煤层中较为坚硬的岩石,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通过应力函数法的精确计算,确定了适用于该煤矿的钻孔的上下阈值,分别为14.14和6.32,通过数值仿真软件对不同孔间距下的顶板垮落状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切顶前后实体煤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切顶卸压技术显著改善了顶板的冒落性,可有效地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同时该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应力转移比例,使实体煤中应力峰值下降25.44%,峰值点内推179.18%.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小煤柱留设和支护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煤矿钻孔切顶卸压应力函数法应力分布数值模拟

    基于光栅传感器的巷道矿压监测技术

    李光明罗浩高传明
    515-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巷道矿压监测是保障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传统监测方式存在缺乏系统性、精度低、可靠性差、难以组网等弊端.以光栅传感器为监测手段,系统性设计并开发了包含顶板离层、锚杆轴力、围岩应力及锚杆载荷监测为一体的巷道矿压光栅监测系统,以解决当前监测手段的不足.首先,以内蒙古某矿81303回风巷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明晰了其两帮煤柱的应力分布规律,从而确定了该巷道的最佳测点布设方案.其次,搭建了巷道矿压光栅监测系统的整体架构,并开展了系统硬件配置和监测软件的设计研究,实现了对巷道矿压的实时在线监测与数据处理.此外,工业性应用测试表明该系统获得的矿压规律与传统手段基本一致,监测参量的相对误差最高为1.16%,验证了巷道矿压光栅监测系统的有效性与适应性.

    光栅传感器煤矿巷道监测系统应力分布矿压规律

    复杂难选铁矿阶段磨矿—磁选—浮选联合选矿工艺

    刘国凯郑永兴杨春杰简胜...
    525-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云南滇西某复杂难选铁矿为研究对象,采用X-荧光光谱分析(XRF)、化学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该矿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铁矿所含回收价值最高的金属元素为铁,矿石中的铁元素主要以磁铁矿形式存在,硫化矿主要包括磁黄铁矿、黄铁矿和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蛇纹石和滑石等.基于该矿的矿石性质,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磁选和浮选脱硫的联合选矿工艺对铁矿石进行选别,通过研究磁场强度、磨矿细度、活化剂种类、捕收剂种类以及起泡剂种类等工艺参数对铁矿石磁选提质及浮选脱硫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佳工艺参数条件并依据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开展闭路试验,最终获得S品位为21.90%、S回收率为68.52%的硫精矿,以及TFe品位为61.56%、TFe回收率为67.41%、S含量为0.67%的铁精矿.结果可为该铁矿石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支撑.

    复杂铁矿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磁选浮选脱硫铁精矿硫精矿

    不饱和脂肪酸复配药剂在胶磷矿反浮选脱镁中的应用

    杜令攀张华杨稳权李炎君...
    534-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云南安宁磷矿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P2O5品位低(20.00%)、MgO含量高、矿石成分复杂、有用矿物为磷灰石、主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石英等硅酸盐矿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利用混合不饱和脂肪酸所含不饱和键数不同,溶解性高于单一不饱和脂肪酸且可提高白云石疏水性的性质特点,将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按50%+30%+20%进行复配制备复配混合脂肪酸药剂(简称ZP),并以此复配药剂为捕收剂对该磷矿进行反浮选.研究了捕收剂对白云石润湿性的影响和复配药剂ZP对捕收剂胶团粒度的影响.并在单因素条件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开路试验和闭路试验.结果表明,复配药剂ZP对白云石比单一油酸试剂的疏水性效果好,在ZP用量200 mg/L时可使白云石接触角达到74.62°;ZP捕收剂比油酸的溶解度高,可以提高浮选效率;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三次扫选流程进行反浮选,闭路试验可最终得到精矿P2O5产率59.23%、P2O5品位28.36%、MgO品位0.63%、P2O5回收率80.16%的精矿指标.

    低品位磷矿碳酸盐型磷矿反浮选脱镁不饱和脂肪酸混合脂肪酸油酸捕收剂疏水性

    卡林型金矿的高效分选回收

    刘万峰王雪文
    541-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卡林型金矿浮选是选矿的难点之一,也是研究热点之一.某金矿属卡林型金矿,矿石性质复杂,金呈微细浸染嵌布,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和碳质矿物含量高,载金矿物可浮性差,金的回收难度极大.从脉石矿泥含量大难以抑制、金呈微细浸染嵌布、载金矿物可浮性差异大等严重影响浮选指标的关键技术性难题出发,采用深度分散抑制—活化增效—分速浮选技术,并利用捕收剂的协同效应,有效降低了中矿循环负荷,实现了金矿物的高效分选回收.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金品位24.61 g·t-1、金回收率80.42%的金精矿.采用该工艺技术后无需预先脱除矿泥,解决了以往金精矿金品位和金回收率低的双难题,减化了作业流程,为解决呆滞的金矿资源回收提供了技术支持.

    卡林型金矿深度分散抑制活化增效分速浮选协同效应无需脱泥

    重选—浮选联合工艺回收硫氧混合型矿石中的铜、金

    宋昌溆叶国华亢选雄朱思琴...
    547-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挝某硫氧混合型铜矿矿石铜品位1.23%,铜氧化率为26.02%,含金3.03 g/t,大部分金以粒间形式和包裹形式存在.矿石中含有10%明金,可采用重选将其预富集,硫化铜矿物及其它形式金矿物占比大,宜进行浮选.采用重浮联合流程对铜、金进行综合回收,避免明金的损失,获得技术指标为:重选精矿金品位高达915.50 g/t、金回收率12.09%;在活化剂采用硫化钠1 000 g/t+硫酸铵500 g/t、捕收剂采用戊基黄药60 g/t+丁基铵黑药60 g/t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浮选精矿中铜品位达27.48%、作业回收率为91.38%,金品位为59.25 g/t、作业回收率为90.93%,很好地实现了对铜、金的综合回收.

    硫氧混合型矿石重浮联合协同活化强化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