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冶
矿冶

孙凤芹

季刊

1005-7854

kuangye@bgrimm.com

010-63299753

100160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八区23号楼904

矿冶/Journal Mining and Metallur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国新闻出版署批办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采矿、选矿、冶金、材料、工程设计、设备、自动化、节能、环保、工艺矿物学、分析检测与管理科学等诸方面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科技论文及成果,介绍研究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科技信息。《矿冶》为EI、CA等国内外主要检索机构检索;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熔盐电解制备钆铁中间合金电解质体系物化性质

    于兵姚昌昱张龙飞贾志鹏...
    738-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得优质的Gd-Fe中间合金,以LiF-GdF3电解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初晶温度、密度、黏度以及氧化軋在电解质中溶解行为等研究.研究发现,初晶温度随LiF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是因为GdF3与LiF发生络合作用生成LiGdF4放热导致;电解质黏度随LiF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温度一定时,电解质的密度随GdF3含量的升高而增大;当电解质配成一定时,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制备的Gd-Fe中间合金产品主要由Gd和GdFe2组成,且成分均匀.

    Gd-Fe中间合金熔盐电解物化性质氟化物体系

    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的优化设计研究进展

    张西平秦少杰余奕威朱子翼...
    746-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合适的负极材料是促进钠离子电池实现商业化的关键,其中硬碳具有高容量、低成本、环保、低工作电位,被认为是最理想的选择.然而,硬碳负极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初始库伦效率低、长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较差等问题.近年来,研究学者在对硬碳负极的优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实现了从实验室研制到批量生产的重大转型.总结了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性能优化的研究进展,在深入了解前驱体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碳化温度、预氧化工艺、孔隙结构、异质原子掺杂等对硬碳性能的影响,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优化设计

    硬碳储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吉顺王金林郭雨洁章艳佳...
    757-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钠离子电池因其优异的低温性能、成本低和安全性高,有潜力在电动自行车和储能领域取代锂离子电池.然而,开发低成本、高可逆容量和优异循环稳定性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成为限制钠离子电池进一步发展的因素.硬碳材料因其丰富的原料来源、低廉的成本、易于获取、高碳产率、环境友好性以及含有多种元素等特点,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为开发高性能硬碳材料,探讨了硬碳材料储钠机制,分析了前驱体选择和微观结构对硬碳材料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硬碳负极的研究现状,展望了硬碳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前景.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硬碳生物质前驱体选择

    锌电积用涂层钛阳极制备及性能

    庄晓东林琳田林杨妮...
    76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涂层钛阳极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电极,在锌电积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采用热分解法制备阳极涂层,并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曲线、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交流阻抗测试、寿命测试和锌电积等方法对涂层钛阳极进行测试表征,探究了 Ir、Ru、Mn对阳极涂层形貌结构、电化学性能、耐腐蚀性及锌电积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氧化物的催化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IrO2>RuO2>β-MnO2,IrO2、RuO2、MnO2可形成金属氧化物固溶体,改善涂层形貌,提高涂层稳定性和寿命.Ti/IrO2-RuO2-MnO2阳极强化电解寿命为108 h,锌电积电流效率可达91.35%,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

    钛阳极Ti/IrO2-RuO2-MnO2涂层析氧电催化电化学锌电积

    电解锰渣中温焙烧无害化处理

    陈沪飞张茂杨博王东...
    774-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解锰渣产量大、含污染性物质,当前处理方式主要为渣库堆存,带来一定的安全环保隐患,制约我国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开发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理工艺,分别采用直接焙烧和添加碱性添加剂协同中温焙烧工艺处理电解锰渣,系统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添加剂掺入量等因素对焙烧渣水溶锰、水溶性盐、氨氮、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焙烧时,焙烧产物中水溶锰、水溶性盐含量仍较高,氨氮、有机质明显降低;掺入碱性添加剂焙烧时,水溶锰、水溶性盐固化及氨氮、有机质脱除效果显著,在焙烧温度600 ℃、焙烧时间100 min、碱性添加剂掺入量为10%的最佳条件下,焙烧样中水溶锰为0.21μg/I,、水溶性盐质量分数为1.91%、氨氮含量为3.36mg/L、有机质为1.95%,达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中对进入Ⅰ类堆场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要求.电解锰渣直接中温焙烧难以实现无害化,掺入碱性添加剂中温焙烧后可实现无害化处理.本研究对降低电解锰渣污染风险,实现安全处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电解锰渣中温焙烧固化杂质脱除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