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研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研管理
科研管理

穆荣平

月刊

1000-2995

KYGL@263.net

010-62555521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8712信箱

科研管理/Journal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科研管理》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本刊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遴选和认定为20种中国管理科技重要期刊之一。还加入了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专题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万方数据网络中心》。同时《科研管理》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编号:(Q)G098;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AJCED),编号:(Z)S0099;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认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为源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入选,编号:(S)0346。《科研管理》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综合性、科学性、文献性、宣传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科技事业的方针政策,推动国内外管理工作的交流,增进社会各界在管理工作方面的相互了解,沟通国内与国外的联系,促进国际交流。《科研管理》杂志现设栏目有: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成果管理;农业科研;地方科技与教育;高校科技与管理;预测与分析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刘军郭立宏张武康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基于"创新型产业集群"这一政策实践,以 2010-2019 年中国 281 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创新型产业集群设立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创新型产业集群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且该结论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在影响路径中具有中介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在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政策效应显著.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引导创新资源区域之间合理配置,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创新型产业集群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区域异质性

    制造企业跨界技术创新网络形成规律研究——基于"双元"与"双度"视角

    王雪原黄佳赛
    114-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大力支持企业融通创新背景下,制造企业作为创新主力军,如何有效形成跨界技术创新网络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融合双元与双度视角,划分跨界技术创新网络,综合考虑节点与网络协变量、主体与客体,提出网络形成规律研究框架.利用ERGM模型探索不同网络形成要素独特性,采用NCA开展必要性与稳健性检验,据此利用NK模型确定要素作用秩序及机制,基于典型案例加以验证,并揭示网络形成转换规则.结果表明,双元凸显知识基础要求,双度突出动态联结关系要求,异质融合型、梯度转移型、多元拓展型及深耕专业型要素分别重点影响探索、渐进、广度与深度跨界技术创新网络形成.吸引机制、向心机制、组合机制和拉动机制分别成为四类网络形成的重要机制.双元转换体现方向选择差异,双度调整体现承接升级逻辑,跨界技术创新网络形成转换应先调整方向实现双元转换,进而考虑双度要素实现双度转换.研究为制造企业客观认知不同网络形成的异质性逻辑及转换规则、科学调整网络管理关键点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跨界技术创新网络形成要素作用秩序双元双度

    跨界搜索、组织韧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王娟茹刘洁怡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学术界对跨界搜索已有大量研究,但鲜有探讨不同搜索时机的跨界搜索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知识基础理论和资源协奏理论,将跨界搜索分为反应型跨界搜索和前瞻型跨界搜索,探讨两者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组织韧性的中介作用和知识协奏能力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42 家制造企业的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和Bootstrap分析,结果发现:(1)反应型跨界搜索和前瞻型跨界搜索对绿色技术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反应型跨界搜索正向影响组织对内韧性,前瞻型跨界搜索正向影响组织对外韧性;(3)组织对内韧性在反应型跨界搜索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对外韧性在前瞻型跨界搜索与绿色技术创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知识协奏能力分别正向调节反应型跨界搜索与组织对内韧性、前瞻型跨界搜索与组织对外韧性的关系,且调节组织对外韧性在前瞻型跨界搜索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厘清了跨界搜索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拓展了知识协奏和绿色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界搜索组织韧性知识协奏能力绿色技术创新

    中外合资企业技术创新演化脉络探析

    刘婷童彤张满姣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素;而中外合资企业作为我国合理利用外资、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产物,是中国式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通过系统梳理中外合资企业技术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特定现实背景和中国宏观政策演化逻辑,探究其技术创新的特点、规律及演化脉络.研究表明:(1)中外合资企业技术创新经历了萌芽阶段—市场换技术阶段(1978-20世纪末)、探索阶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阶段(20 世纪末—2017)和发展阶段—科技自主创新阶段(2017 至今),各阶段在技术创新的模式、关键核心技术的主导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2)中外合资企业技术创新经历了螺旋式上升路线,有着前进性、曲折性和周期性的特点;(3)技术创新现实背景和宏观政策演化逻辑的动态匹配推动了中外合资企业技术创新的阶段转化,最终走出了一条区别于美、日、韩等国家的中国式技术创新路径.该研究为理解中国式技术创新动态演化的内在逻辑提供借鉴,为中国式创新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提供启示,对深入理解我国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外合资企业中国式技术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演化脉络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要素与激励机制:基于"三项改革"的多案例研究

    段永彪董新宇
    143-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期望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对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试点进行系统性探索.研究发现: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成效显著,为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改革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高位推动是"三项改革"的重要推力;政策供给、组织领导、创新驱动、资源集聚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要素;同时需要从核心要素着手,强化个人激励、组织激励和过程激励,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多主体协同、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活力等政策启示.本文的研究拓宽了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和激励机制的讨论,对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具有现实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核心要素激励机制"三项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任乐王倩雯陈炎
    153-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举措.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能否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赋能数字化转型,值得探索.本文选取2008-2021 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混合所有制改革能显著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2)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管理者短视和提高战略激进度两条路径实现;(3)在中央企业、国有股东相对控股和所属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国有企业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本文丰富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揭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管理者短视战略激进度

    企业公益行为模式比较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李毅魏培晔
    163-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公益行为是企业参与三次分配、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为何"及"如何"做公益是企业公益研究的两个核心问题.本文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理论着手,沿着"环境因素→作用机制→企业公益模式"的逻辑构建解释框架,借助典型案例对比分析,从公益动机、主导者、活动领域、合作伙伴和参与方式五个维度全面比较了不同企业公益模式的异同,并揭示了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企业公益模式是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技术环境及其效率机制是影响企业公益的基础性力量,但它同时也受到制度环境及其规制机制、规范机制与认知机制的调适.主导机制之间的不同搭配格局和互动过程塑造了企业公益模式的多样形态.这一发现不仅在理论上推进了企业公益研究,也为政府更有效地动员企业资源及公益机构进行捐赠方开发和维护提供了实践启示.

    企业公益行为制度环境技术环境三次分配新制度主义

    创新型领导推动员工突破性创新的机制研究

    张海涛张建军许合先熊丁...
    172-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型领导是影响员工创新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创新重要性日益突出的环境下,创新型领导如何影响员工的突破性创新,已有研究并未给出解答.基于功能型领导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本研究构建了创新型领导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的中介模型,并探讨了传统性的调节作用.通过对 53 名企业领导和 315 位下属员工,三波次数据进行跨层次回归和 R中介法分析,结果显示:创新型领导均能显著促进组织创新气氛和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组织创新气氛显著促进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组织创新气氛正向中介了创新型领导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影响;传统性在组织创新气氛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研究凸显了创新型领导在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方面的重要价值,为理解创新型领导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具体机制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为如何从领导和组织创新气氛视角激发员工的突破性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创新型领导组织创新气氛突破性创新传统性功能型领导社会信息加工

    人口老龄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王蕾茜刘泓汛余怒涛
    182-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政府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但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却进展缓慢的背景下,厘清阻碍数字化转型的因素并探寻可能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 2008-2020 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人口老龄化通过降低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减少数字化转型补贴以及加重超额税收负担,阻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对数字化转型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增强银行业竞争程度可以减弱这一负面影响.本文在理论上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和人口老龄化经济效应的相关研究;在实践上不仅为减轻老龄化的不利后果提供了决策参考,也为促进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积极启发.

    人口老龄化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政府补贴超额税收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