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业研究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业研究与开发
矿业研究与开发

周爱民

双月刊

1005-2763

kyyk81@263.net

0731-88670962 88631209

410012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343号

矿业研究与开发/Journal Mi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矿业技术类期刊,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长沙矿山研究院主办。主要刊载采矿、地压选矿、爆破、矿山机电与自动化、矿山计算机应用、矿山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特殊采矿及经营管理等方向的内容。主要面向矿山企业、科研设计、高等院校、矿业经营管理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和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固废基胶凝材料的微生物辅助胶凝机制研究

    张文卿熊博
    257-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充填采矿中固废基胶凝材料胶凝效果较弱的问题,引入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技术(MICP)改善胶凝效果.通过正交试验,对微生物接种量、pH值、试样养护时间的影响做了分析,结合单轴压缩试验证明了MICP技术在充填采矿中的可行性.通过X射线衍射检测、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研究了MICP在充填体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微生物辅助胶凝技术在充填采矿中具有可行性,养护3 d和7d的充填体试样平均抗压强度分别提升了25.1%和34.9%;MICP辅助胶凝效果最优的pH值为9,MICP可以促进水化反应,使得充填体中钙钒石等物质含量增多,提高充填体抗压强度;接种微生物后充填体中有碳酸钙晶体生成,晶体填充了充填体缝隙,有效提高了充填体抗压强度.研究成果为类似条件下微生物辅助胶凝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MICP技术在充填采矿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充填采矿固废基胶凝材料微生物辅助胶凝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技术

    碱激发热改性煤矸石基注浆材料性能研究

    王鑫王开张世玉
    264-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增加煤矸石在注浆材料中的使用,对活化后煤矸石基注浆材料的活性和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活化温度、煤矸石占比、化学激发剂对热改性煤矸石基注浆材料在流动性能、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等方面的影响.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X射线衍射分析法(XRD)分析了热活化前后煤矸石材料物相,并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析了活化后煤矸石的硅-铝离子溶出特性.活化后的材料分别加入NaOH、Na2SiO3两种化学激发剂进一步活化,结果显示:活化温度为800 ℃、煤矸石占比为66.7%、Na2SiO3添加量为4%的胶凝材料活化效果最佳,流动距离可达19.3 cm,28 d抗压强度为13.47 MPa,热重分析水化进程表明,在此活化条件下650~800 ℃间质量损失最多,所生成的方解石量达到8.81%;白云岩会延缓煤矸石在热活化时的团聚效应,使其最佳活化温度达到800 ℃;对于化学激发剂来讲,适量添加可以加速水化进程,反之则会延缓水化进程.

    煤矸石基注浆材料白云岩活化温度碱激发热重分析

    基于RSM-BBD方法的关闭/废弃矿井地热系统长期采热性能研究

    魏勇吉坤阎鸣泽李晅辉...
    273-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闭/废弃矿井蕴含着丰富的潜在资源,通过创新性地开发其深部地热,可有效降低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为了研究关闭/废弃矿井地热系统的运行及结构参数对其长期采热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采空区非均质热储温度-渗流多场耦合模型,并结合 RSM-BBD(Response Surface Method-Box-Behnken Design)方法开展数值试验,研究了长期采热过程中储层的温度演化规律,分析了注入温度、注采压差、注采井长等单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长期采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冷锋首先在注入井附近形成,并随着生产时间的增加,不断向采热井附近拓展;热储内孔隙率的非均匀分布会造成热储下部的冷锋更早的到达采热井;各影响因素与出口温度、采热总量之间的响应面模型的R2均大于0.9,P值均小于0.000 1,可实现对采热系统长期性能的精准预测.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对采热总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注采井长,对出口温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注入温度.通过对关闭/废弃矿山地热开发的初步探索研究,以期为该类矿山的合理利用和环境友好型能源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闭/废弃矿井地热开采响应面法采热性能采热总量出口温度

    《矿业研究与开发》"深部、深海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专栏征稿启事

    《矿业研究与开发》编辑部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