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业研究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业研究与开发
矿业研究与开发

周爱民

双月刊

1005-2763

kyyk81@263.net

0731-88670962 88631209

410012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343号

矿业研究与开发/Journal Mi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矿业技术类期刊,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长沙矿山研究院主办。主要刊载采矿、地压选矿、爆破、矿山机电与自动化、矿山计算机应用、矿山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特殊采矿及经营管理等方向的内容。主要面向矿山企业、科研设计、高等院校、矿业经营管理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和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近距离煤层群拦截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研究

    翟鑫王飞
    165-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近距离煤层群瓦斯治理难题,以杜儿坪煤矿某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模拟开采后覆岩裂隙发育情况.根据近距离煤层群瓦斯抽采机理,利用FLUENT软件模拟采空区在布置顶板高位钻孔前后和"顶板高位+底板拦截"钻孔后的瓦斯运移情况,对比分析抽采效果和工作面上隅角CH4体积分数.结果表明:覆岩垮落带高度为16 m,裂隙带高度为58 m;将顶板高位钻孔布置在垂直位置距顶板38.5~57.25 m,水平位置距回风巷20~50 m范围内,底板拦截钻孔布置在距底板正下方5 m,距回风巷侧10~15 m时,工作面上隅角的CH4体积分数降低至0.32%,瓦斯抽采效率高;对工作面采空区高位定向钻孔联合底板拦截钻孔技术进行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瓦斯治理和抽采效果.

    近距离煤层群瓦斯抽采顶板高位钻孔底板拦截钻孔数值模拟

    基于IAHP-GRA和多维联系云的岩体质量评价和应用

    周晏渔豆龙林卫星王亚军...
    173-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岩体质量评价具有随机性、模糊性特点以及指标因素之间强关联性和指标数据盲灰性的问题,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法(IAHP-GRA)和多维联系云,建立了岩体质量评估模型.在构建岩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IAHP-GRA计算指标综合权重,克服传统赋权方式弊端,通过多维联系云理论计算云综合确定度,以最大隶属度为岩体质量等级判别准则,综合确定岩体质量状况.收集了 15组岩样数据用于模型可靠性检验,并与一维云、可变模糊集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应用该模型对某金矿3个中段岩样进行实例分析,进一步考察模型适应性.结果显示,基于IAHP-GRA和多维联系云的岩体质量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评估结果优于其他几种模型,可为岩体质量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岩体质量评价IAHP-GRA多维联系云模型区间层次分析法

    基于离散元的平行双裂隙砂岩破裂特征和失稳机理研究

    孙立臣娄培杰李成杰姬鹏辉...
    182-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双裂隙对岩体稳定性及破坏特征的影响有助于理解裂隙间的互相作用机制.运用PFC2D建立含不同空间分布的平行双裂隙砂岩试样数值模型,对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其受载损伤特征、微裂纹演变和应力场分布,并结合宏观破坏特征,探讨试样的失稳机理.结果表明:3种双裂隙的不同空间分布使砂岩的渐进损伤过程和力学性质产生差异,并影响了微裂纹分布、数量和倾角,对岩桥破坏程度差异显著,进而形成不同的破裂区域;采用等效应力云图对不同模型峰值应力分布进行对比,并结合宏观破坏特征,从受外力角度探讨了裂隙的不同空间分布结构对试样的受力承载面和压应力传递路径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实践和岩石力学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平行双裂隙离散元损伤特征应力场失稳机理

    "天-地-井"一体化泥石流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及其应用

    冯兴隆冯明朱斯陶吴爱祥...
    190-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朗铜矿在地表及井下建立了多种泥石流监测系统,但各个监测系统的数据来源分散、种类繁多、数据量庞大,大数据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建立融合天空雨情水量监测系统、地面位移监测系统和井下通道监测系统的"天-地-井"立体监测框架,实现了泥石流灾害的多层次多参量实时动态监测预警;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天-地-井"大数据多参量一体化的泥石流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了以计算机智能预警为主、人工预警为辅的井下泥石流危险性智能预警,达到了普朗铜矿泥石流监测的一体化管理,改变了传统的多系统多人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泥石流监测预警管理的智能化、集成化水平.

    井下泥石流"天-地-井"一体化多层次多参量监测预警平台

    广东省中小型非煤地下矿山安全隐患分析与管控对策

    盛建红赵艳艳唐子龙
    197-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广东省中小型非煤地下矿山安全管理现状,挖掘非煤地下矿山常见的安全隐患以及其发生的内在规律,促进广东省中小型非煤地下矿山企业系统性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基于广东省68家非煤地下矿山专家会诊安全隐患统计数据,采用分组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研究非煤地下矿山生产作业现场和安全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以及重大事故隐患共性问题,确定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的各类主要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13项主要风险管控重点措施,对提高同类型非煤地下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和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小型非煤地下矿山专家会诊隐患分析管控措施

    基于5G通信的露天矿矿用卡车采掘运输自动化控制方法

    薛棋文丁震
    206-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露天矿场工况环境复杂,矿用卡车采掘运输过程中控制难度大、控制耗时长等问题,提出基于5G通信的露天矿矿用卡车采掘运输自动化控制方法.首先,构建适用于露天矿场的5G通信系统,实时采集矿用卡车作业数据.其次,建立矿用卡车运动学模型,并通过改进的A*算法规划矿用卡车采掘运输参考轨迹,引入自适应预瞄策略确定期望控制率.最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取最优预瞄距离,并将其应用于矿用卡车轨迹跟踪控制中,实现对露天矿矿用卡车采掘运输的自动化控制.试验结果表明:矿用卡车在弯道行驶中的横向误差最大为0.07 m,航向角误差最大为0.05 rad;上下坡行驶中的上坡横向误差最大为0.13 m,下坡横向误差最大为0.12 m;避障行驶中的横向误差最大为0.10 m,航向角误差最大为0.05 rad,且最大计算时间不超过30 ms,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对矿用卡车采掘和运输过程的精准控制,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提升了露天矿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

    5G通信露天矿矿用卡车采掘运输自适应预瞄粒子群优化控制方法

    基于斜井提升容器防跑车装置的平道闭锁器的研究与分析

    陈淼周建周昱勋吴金尘...
    214-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矿山斜井运输系统中提升容器防跑车装置存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平道闭锁器.首先对现有防跑车装置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详细介绍了新型闭锁器的设计理念、结构以及潜在故障模式.通过构建故障树分析模型,定性及定量地评估了系统失效的潜在原因,并运用最小割集预估了故障的根本原因.同时,概率重要度和关键重要度的计算为故障原因的重要性分析提供了量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平道闭锁器显著提高了斜井提升容器的制动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斜井提升运输系统的安全水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并为相关安全设备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斜井提升容器防跑车装置平道闭锁器故障树分析概率重要度关键重要度

    基于空间梯度滤波和k近邻聚类融合的巷道点云掌子面分割方法

    任克瑞黄艳隋新刘春阳...
    22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曲面滤波方法不完全适用于矿山巷道掌子面点云分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空间梯度滤波与k近邻欧式聚类的点云分割算法.该算法基于空间梯度滤波降低点云数据中掌子面和巷道壁区域黏连的现象,采用k近邻欧式聚类算法分离不同点云团体并保留掌子面点云分割结果.最后,采用AABB包围盒筛选滤波步骤滤除的点云,并用来补全因过分割而导致的掌子面内部空洞区域.试验选取4组真实矿山巷道雷达点云集合,从巷道形貌、点云密度、姿态角偏差量等不同维度验证所提算法的鲁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超参数条件下,该算法的精确率、召回率与综合评价指标F1分别达到了 97.80%、98.98%和98.38%,均优于所选的对比算法.对比试验证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复杂曲面形貌条件下的掌子面点云分割,具有精度高、可操作性好、鲁棒性高的特点.

    激光点云处理掌子面巷道壁空间梯度滤波欧式聚类

    某石英闪长岩型高泥低硫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宋水祥祁忠旭李杰孙大勇...
    230-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北地区某石英闪长岩型高泥低硫金矿原矿中金品位为3.21 g/t,硫品位为2.61%,矿石中易浮或易泥化脉石含量合计高达40.96%,结合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及嵌布特点,进行了系统的选矿试验研究.选择采用一粗三扫两精的全粒级浮选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比80%条件下,通过优化药剂制度,采用丁黄药+丁铵黑药(总用量为110 g/t,配比为10∶1)作为组合捕收剂,水玻璃+XJ-11(1 000+500 g/t)作为组合矿泥抑制剂,有效解决了高含量泥质脉石对载金矿物上浮的干扰,提高了载金矿物的上浮速率,最终得到金回收率85.87%、金品位37.22 g/t的金精矿.研究结果可为石英闪长岩型的高泥低硫金矿浮选高效回收提供参考.

    石英闪长岩型高泥低硫金矿浮选

    铜锌浮选尾矿综合回收锂铷的试验研究

    朱志伟韩远燕祁忠旭孙大勇...
    237-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铜锌矿选厂浮选尾矿中含有少量可综合回收的锂铷矿物,其中Li2O和Rb2O的含量分别为0.337%和0.109%.因尾矿石中泥化脉石矿物含量较高,采用常用锂矿捕收剂难以有效富集,选别难度较大.采用"擦洗脱药-脱泥-选锂-中矿再选"的选矿新工艺和新型高效锂云母捕收剂CK-L,获得了 Li2O品位为1.64%、Rb2O品位为0.39%的锂铷精矿,Li2O回收率为64.02%,Rb2O回收率为48.69%,获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有效回收了铜锌尾矿中的锂铷资源,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

    铜锌浮选尾矿锂铷回收浮选工艺捕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