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李玉民

季刊

1000-2812

xueb@lzu.edu.cn

0931-8915032

730000

兰州市东岗西路199号(兰州大学医学校区)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CSTPCD
查看更多>>创刊于1958年,由国家教育部主管,由兰州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2005年刊物名称由《兰州医学院学报》更名为《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本刊及时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各学科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学术动态和技术方法。本刊被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全国报刊索引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本刊具有西北地区特色、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韩瑛刘崇东
    1-5页

    近红外荧光成像在腹腔镜检测隐匿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贾炎峰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近红外荧光(NIR)成像技术识别隐匿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的可视化和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行2D腹腔镜手术且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12例,术中首先在常规白光(WL)模式下检测疑似隐匿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再注射吲哚菁绿(ICG)后用NIR模式显影,切除两种模式下所有疑似病变并送组织病理学确认。结果 共识别活检61个病变,包括49个疑似病变和12个对照病变;WL模式单独检出28个疑似病变,24个经组织病理学确认阳性;NIR模式单独检出11个疑似病变,10个经组织病理学确认阳性;WL与NIR模式共同检出10个疑似病变,9个经组织病理学确认阳性;WL模式检出率76。7%(33/43),NIR-ICG检出率为44。2%(19/43);WL模式与WL联合NIR模式检出病变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均中等(kappa分别为0。411、0。686);WL联合NIR模式的敏感度、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与WL模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R成像技术不能完全替代现有的金标准WL成像技术,应与WL成像技术联合使用实现成像互补,更好地识别和消除隐匿性子宫内膜异位病变。

    光谱学近红外线荧光染料诊断显像妇科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

    核酸酶NucB高效表达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功能测定

    李江勇陈熙明刘光琇张威...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可以高效稳定表达核酸酶NucB的工程菌株。方法 以大肠杆菌DH5α(DE3)为材料,采用基因编辑的方法将其中的必需基因lexA敲除,重新设计一个带有lexA基因的质粒进行基因回补,从而得到工程菌株DH5α(DE3)ΔlexA,再将带有目的基因nucB的质粒转入基因改造后的菌株中发酵培养生产核酸酶NucB并测定功能。结果 经过基因改造后的大肠杆菌DH5α(DE3)ΔlexA与未经基因改造的大肠杆菌对比显示:改造后的菌株质粒非常稳定,蛋白表达量高且发酵过程中可以不用添加抗生素来生产核酸酶NucB。结论 以基因编辑的方法成功构建一株无抗生素、高效稳定表达核酸酶NucB的工程菌株DH5α(DE3)ΔlexA。

    基因敲除无抗生素高效稳定核酸酶NucB

    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盛王金玉贺诗淇李昕蓉...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020年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区域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临夏回族自治州小学4~6年级、初中和高中共3 076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结果 3 076名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学生的超重肥胖风险高于高中生,男生风险高于女生,每天睡眠时间≥8 h是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运动行为和睡眠对不同特征学生影响不同。结论 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处于我国中等偏低水平,学段、性别和睡眠是主要影响因素,对不同特征学生,应采取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充足睡眠等针对性措施干预超重肥胖。

    超重肥胖中小学生饮食运动睡眠影响因素

    围手术期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张丽王迎斌刘艳曹璐...
    25-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或子宫平滑肌瘤剔除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0。25 mg/(kg·h)艾司氯胺酮组(S1组)和0。50 mg/(kg·h)艾司氯胺酮组(S2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S1组和S2组患者分别静脉泵注0。25 mg/(kg·h)或0。50 mg/(kg·h)的艾司氯胺酮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组患者其他麻醉方案一致。于气腹前、气腹中1 h和气腹结束后1 h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人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闭合蛋白-1质量浓度,记录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随访术后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72 h内患者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气腹前相比,C组、S1组和S2组患者气腹中1 h时血清I-FABP质量浓度均升高(P<0。05),S2 组患者气腹结束后1 h时血清I-FABP质量浓度低于C组患者(P<0。05)。与气腹前相比,S2组患者气腹中1 h及气腹结束后1 h时血清闭合蛋白-1质量浓度升高(P<0。05),并高于C组患者(P<0。05)。与C组患者相比,S1组、S2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减少(P<0。05),S2组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频次明显减少(P<0。05)。3组患者术后72 h内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评分、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头晕、噩梦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会影响肠屏障功能,围手术期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能够增加血清闭合蛋白-1质量浓度,并使血清中I-FABP质量浓度降低,与增加肠屏障稳定性具有相关性,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围手术期使用艾司氯胺酮不增加患者72 h内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评分和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

    艾司氯胺酮肠屏障紧密连接子宫肌瘤全身麻醉胃肠道功能

    妊娠丢失专病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

    牟方祥王可欣杨欣王芳...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丢失(PL)专病数据库的建设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专家团队研究讨论,建立PL的标准数据集。采用电子数据采集系统(EDC)搭建PL专病数据库并设计用户友好界面。数据库提供查询、筛选、导出、统计分析结果可视化和临床研究功能等服务。结果 数据库回顾性录入2019-2022年间的1 955例PL病例,建立了包含509个字段的PL标准数据集,收集了患者人口学信息、生育与月经史、疾病史、孕期医疗记录、妊娠结局及后续随访等信息。通过深入数据分析,探讨PL的病因构成并开发了再次PL的预测模型。结论 PL专病数据库为医护人员及科研人员提供了高效的数据管理工具,在临床研究与疾病预测方面有重要价值,有效提高研究效率,并为循证医学研究提供坚实基础。

    妊娠丢失数据库电子数据采集临床研究大数据妊娠结局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泛凋亡基因对胃癌预后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魏相相魏秋亚张栋岩雍桃...
    39-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泛凋亡相关基因对胃癌患者预后及免疫微环境的预测价值。方法 基于TCGA、GEO数据库中胃癌患者PANoptosis差异基因表达谱,对胃癌患者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预测模型,分析不同胃癌患者PANoptosis亚型及高、低风险组间肿瘤免疫微环境差异。结果 胃癌患者可分为两个PANoptosis分子亚型,亚型间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信号通路和肿瘤微环境有显著差异。根据PANoptosis相关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经Lasso回归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鉴定出6个关键基因(IRF2、AKT3、UNC5B、CYCS、CASP5、TICAM1)用于构建风险评分体系。多组学分析发现,风险评分与微卫星不稳定性、肿瘤突变负荷和肿瘤干细胞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基于PANoptosis风险评分和临床病理因素构建诺莫图,预测胃癌患者1、3、5年生存率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702、0。736、0。744。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证实风险基因CYCS、CASP5、TICAM1在胃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1)。结论 基于胃癌PANoptosis相关基因构建的预后模型有望成为独立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胃癌泛凋亡分子亚型预测模型免疫微环境生物信息学

    血清BMP及PPARγ水平与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骶髂关节脂肪化生的相关性研究

    张宪萌谭敏李文花张瑞...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调查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血清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的水平与脂肪化生的相关性,进而评估脂肪化生严重程度并预测早期结构进展。方法 纳入30名axSpA病例和3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同期临床、影像资料及血清学指标。结果 病例组的血清BMP4,BMP9和PPARγ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xSpA患者的脂肪化生程度与血清BMP4(r = 0。581,P<0。001)和PPARγ(r = 0。507,P = 0。004)均具呈正相关关系。重度脂肪化生组的血清BMP4(17。290±7。880 pg/mL)高于无、轻度脂肪化生组(9。131±4。087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2);PPARγ在重度脂肪化生组(104。561±49。764 pg/mL)亦高于无、轻度脂肪化生组(64。392±27。007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45)。BMP4水平的升高可能是axSpA患者重度脂肪化生的危险因素(OR = 1。367,95%CI:[1。026,1。822],P = 0。033)。结论 血清BMP4和PPARγ水平有助于评估axSpA患者的脂肪化生程度。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脂肪化生骶髂关节骨形态发生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

    动物实验的研究计划指南——PREPARE解读

    牛牧町赵跃易少威王浙...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前动物实验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关键环节,动物实验设计的规范性对于动物实验的质量、可重复性、结果的可信度至关重要。本文对目前国际上已有动物实验的研究计划指南(PREPARE)进行介绍,PREPARE涵盖3个领域(研究计划制定、实验研究人员与动物实验室团体协作的构建、实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其中包含15个条目和42个亚条目,旨在普及相关知识,提高研究者对动物实验设计阶段的重视,同时为国内研究者规划动物实验提供参考。

    动物实验动物实验的研究计划指南动物实验计划动物浪费3R原则

    宫腔灌注富血小板血浆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刘媛张学红郭雅琼李丽斐...
    60-6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宫腔灌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反复种植失败(RIF)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使用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PRP宫腔灌注治疗RIF患者的临床研究。提取数据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接受PRP宫腔灌注女性的生化妊娠率[OR = 2。18,95%CI:[1。34,3。52],P<0。05]、临床妊娠率(OR = 2。47,95%CI:[1。66,3。68],P<0。05)、活产率(OR = 5。00,95%CI:[1。09,22。99],P<0。05)和胚胎种植率(OR = 1。99,95%CI:[1。36,2。93],P<0。05)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OR = 0。28,95%CI:[0。10,0。77],P<0。05)。亚组分析显示宫腔灌注0。5 mL PRP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宫腔灌注1。0 mL PRP组(P<0。05),流产率低于宫腔灌注1。0 mL PRP组(P<0。05)。结论 宫腔灌注PRP可提高RIF患者的胚胎种植率、活产率、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且显著降低流产的风险,宫腔灌注0。5 mL PRP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辅助生殖技术富血小板血浆反复种植失败宫腔灌注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