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王志刚

月刊

1008-6978

lccscq@vip.163.com

023-63811304

400010

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 in Medicine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先后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我刊是集超声医学诊断、治疗、工程及基础于一体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坚持科学性与实用性、基础与提高相结合,以国内大、中、小型医院,医学院校广大超声医学工作者、各科临床医生、超声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是超声工作者相互交流、获取信息的理想传媒,是广大临床超声医学及工程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频低强度超声辐照微泡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DOX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武志慧曲妮娜陈黄卓楠王国运...
    441-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频低强度超声辐照微泡(LILFU-MB)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DOX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筛选LILFU-MB最佳非毒性辐照时间,计算细胞存活率;将MDA-MB-231/DOX细胞分为LILFU-MB辐照组和非LILFU-MB辐照组,绘制药物抑制拟合曲线图获得两组药物的半抑制浓度(IC50),并筛选阿霉素最佳剂量.根据不同处理方式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LILFU-MB组、LILFU-MB+阿霉素组,观察细胞增殖活性,并计算细胞迁移率.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记录细胞核荧光强度及细胞核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LILFU-MB最佳非毒性辐照时间为30 s,该条件下细胞存活率为(92.33±2.58)%,故后续实验中LILFU-MB辐照时间均采用此条件.LILFU-MB辐照组中阿霉素对耐药细胞的IC50低于非LILFU-MB辐照组(7.51µmol/L vs.35.40µmol/L),后续实验采用35.40µmol/L为阿霉素最佳剂量.阿霉素组和LILFU-MB+阿霉素组细胞增殖活性均受到明显抑制,增殖速度减慢,其中LILFU-MB+阿霉素组抑制效果最明显.对照组、阿霉素组、LILFU-MB组、LILFU-MB+阿霉素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56.79±1.11)%、(51.34±4.66)%、(46.09±9.42)%、(22.01±6.02)%,其中LILFU-MB+阿霉素组细胞迁移率低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LILFU-MB+阿霉素组中大部分细胞核明显皱缩和碎裂,胞核蓝染高亮,染色质呈浓缩和边缘化,表现出较强的细胞凋亡核型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阿霉素组、LILFU-MB组、LILFU-MB+阿霉素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30±0.66)%、(22.68±2.85)%、(20.60±3.72)%、(31.84±2.87)%,其中LILFU-MB+阿霉素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ILFU-MB+阿霉素组P-gp、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Cyt-c、Cl-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ILFU-MB能够显著抑制MDA-MB-231/DOX细胞增殖、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进而逆转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DOX细胞耐药性.

    超声辐照,低频,低强度微泡三阴性乳腺癌多药耐药性阿霉素

    男性右侧腋窝副乳癌多模态超声表现1例

    方骥帆赵海娜王荣臣周姣姣...
    447页

    全自动三维超声右室定量软件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右室收缩功能

    侯榕师钰婧许建萍
    448-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全自动三维超声右室定量软件(3D Auto RV)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分析其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风湿免疫科诊断为SLE的患者7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得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其分为PASP≤30 mmHg(1 mmHg=0.133 kPa)者34例(Ⅰ组),30 mmHg<PASP<50 mmHg者20例(Ⅱ组)、PASP≥50 mmHg者16例(Ⅲ组);另选同期健康志愿者25例为对照组.各组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平面位移(T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3D Auto RV获取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右室每搏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室间隔纵向应变(SLS);实验室检查获取RDW.比较各组上述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右室收缩功能与RDW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SLE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受损的独立影响因子.结果 与对照组和Ⅰ、Ⅱ组比较,Ⅲ组RVFAC减低,EDVi、ESVi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和Ⅰ组比较,Ⅱ、Ⅲ组RVEF、RVFWLS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Ⅰ组比较,Ⅱ、Ⅲ组SLS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Ⅲ组RDW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DVi、ESVi与RDW均呈正相关(r=0.211、0.251,均P<0.05),RVEF、RVFWLS、SLS与RDW均呈负相关(r=-0.284、-0.247、-0.251,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DW、PASP均为SLE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受损的独立影响因子(β=-0.704、-0.190,均P<0.05).结论 3D Auto RV可准确评估SLE患者早期右室收缩功能,且其与RDW呈负相关;RDW和PASP均为SLE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受损的独立影响因子.

    三维超声右室定量软件,全自动系统性红斑狼疮收缩功能,心室,右红细胞分布宽度

    先天性颈内动脉缺如影像学表现1例

    赵晓艳唐海霞景香香张洁...
    453,459页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三尖瓣下移畸形解剖矫治术后右室重构的临床价值

    刘倩倩葛滨李静惠万琳媛...
    454-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三尖瓣下移畸形(EA)解剖矫治术后右室重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外科解剖矫治术的22例EA患者,根据Carpentier分型分为A-B型组(10例)、C型组(6例)和D型组(6例),比较各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RT-3DE及心脏磁共振(CMR)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RT-3DE与CMR所测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的相关性.结果 RT-3DE检查显示,各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RVEF及术后6个月R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2例EA患者术后6个月三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减轻,RVEF和RVEDVi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MR检查显示,22例EA患者术后6个月RVEDVi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RT-3DE与CMR所测RVEDVi呈高度正相关(r=0.908,P=0.012),两种方法所测术后RVEDVi无相关性(r=0.522,P=0.184);RT-3DE与CMR所测术前和术后RVEF分别呈高度、中度正相关(r=0.818、0.564,均P<0.05).结论 RT-3DE可准确评估EA患者右室容积和功能,在术后右室重构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心动描记术,三维,实时三尖瓣下移畸形心脏磁共振右室重构

    胎儿心脏定量分析技术评估获得性易栓症孕妇胎儿心脏形态和功能的临床价值

    唐小琴王婉邱夏贺婷...
    460-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胎儿心脏定量分析技术(Fetal HQ)评估获得性易栓症孕妇胎儿心脏形态和收缩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为获得性易栓症的孕妇24例(病例组)和同期就诊的健康孕妇40例(对照组),应用频谱多普勒测量胎盘功能相关参数,包括脐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峰值流速比值(UA S/D)、脐动脉搏动指数(UA PI)、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 PI)、静脉导管搏动指数(DV PI)、脑胎盘比值;应用Fetal HQ测量胎儿心脏形态参数[整体球形指数(GSI)]和功能参数[左、右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RVGLS)、面积变化分数(LVFAC、RVFAC)、游离壁应变(LVFWS、RVFWS)及左室间隔壁应变(LVSWS)、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胎盘功能参数与Fetal HQ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胎儿UA S/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两组胎儿UA PI、MCA PI、DV PI、脑胎盘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胎儿RVGLS、RVFAC、RVFWS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胎儿GSI、LVEF、LVGLS、LVFAC、LVFWS、LVSW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病例组胎儿UA S/D与RVGLS、RVFAC、RVFWS均呈负相关(r=-0.534、-0.624、-0.570,均P<0.05).结论 Fetal HQ可准确评估获得性易栓症孕妇胎儿心脏形态和右室收缩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胎儿心脏定量分析技术获得性易栓症应变面积变化分数

    肌骨超声诊断踝关节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及预后评估

    梁浩杜锐穆峰杨莉...
    465-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肌骨超声在诊断空降兵踝关节急性距腓前韧带(ATFL)损伤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因空降军事训练所致的疑似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患者120例,均应用肌骨超声和MRI扫查踝关节.以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肌骨超声对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的诊断效能及其与MRI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不同损伤分级患者ATFL厚度的差异.分析肌骨超声所测ATFL厚度与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分级的相关性.所有患者于治疗后依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评分分为预后优良组和预后不佳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肌骨超声和MRI所测ATFL厚度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肌骨超声及MRI所测治疗前ATFL厚度对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120例患者中,MRI诊断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114例,其中Ⅰ级36例,Ⅱ级32例(轻度12例,重度20例),Ⅲ级46例;其余6例均为关节软组织挫伤.肌骨超声准确诊断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112例,其中Ⅰ级36例,Ⅱ级30例(轻度10例,重度20例),Ⅲ级46例,灵敏度为98.25%,特异度为83.33%,准确率为97.50%,与MRI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56).Ⅰ级损伤患者肌骨超声和MRI所测ATFL厚度均低于Ⅱ级和Ⅲ级损伤,Ⅱ级损伤患者肌骨超声和MRI所测ATFL厚度均低于Ⅲ级损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损伤分级患者肌骨超声与MRI所测ATFL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肌骨超声所测ATFL厚度与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分级呈正相关(r=0.374,P<0.001).本研究治疗后预后优良组92例,预后不佳组22例.治疗前,两组肌骨超声及MRI所测ATFL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两种方法所测ATFL厚度均低于治疗前,且预后优良组低于预后不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肌骨超声和MRI所测治疗前ATFL厚度评估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5、0.73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肌骨超声可准确诊断空降兵踝关节急性ATFL损伤,且在评估ATFL损伤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肌骨距腓前韧带损伤,急性踝关节预后评估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征订启事

    470页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预测宫颈癌化疗效果的临床价值

    陈高进李瑞霞冯菲
    471-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预测宫颈癌化疗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60例,根据化疗效果分为有效组103例和无效组57例,比较两组3D-PDU血流参数[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血流指数(FI)及血管形成指数(VI)]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宫颈癌患者化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宫颈癌患者化疗效果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拟合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化疗后,两组VFI、FI及VI均较化疗前下降,且有效组上述参数均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化疗后VFI、FI及VI均为预测宫颈癌患者化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26、4.637、3.216,均P<0.05),建立宫颈癌患者化疗效果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t(P)=1/[1+e(-4.609+1.039×化疗后VFI+1.534×化疗后FI+1.168×化疗后VI].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的拟合度较好(χ2=4.635,P=0.781);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预测宫颈癌患者化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为0.882(P<0.05).结论 应用3D-PDU可以较好地预测宫颈癌化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能量多普勒,三维宫颈癌化疗效果预测模型

    超声测量髂腰肌横截面积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肌少症的临床价值

    应育娟易付良邓春颖查倩...
    475-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测量髂腰肌横截面积(CSA),探讨其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肌少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老年T2DM患者133例,其中肌少症组38例、无肌少症组95例.使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量四肢骨骼肌质量(ASM),手持式握力测量仪测量握力(HGS);应用常规超声测量髂腰肌CSA,DFY软件测量髂腰肌平均灰阶值和分贝值,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髂腰肌CSA、平均灰阶值和分贝值的差异;分析髂腰肌CSA与ASM、HGS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诊断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分别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临床收益.结果 肌少症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和髂腰肌CSA均低于非肌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平均灰阶值和分贝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所有患者髂腰肌CSA与ASM和HGS均呈正相关(r=0.55、0.53,均P<0.01);男性患者髂腰肌CSA与ASM和HGS均呈正相关(r=0.30、0.40,均P<0.05);女性患者髂腰肌CSA与ASM和HGS均呈正相关(r=0.50、0.30,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髂腰肌CSA均为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OR=0.852、0.593,P=0.036、0.001);建立诊断模型为:Logit(P)=-0.160×BMI-0.522×髂腰肌CSA+5.881.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诊断老年T2DM患者肌少症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2.4%、81.2%、75.9%,曲线下面积为0.753;校准曲线显示实际概率与预测概率之间校准度良好;决策曲线显示根据该模型对肌少症患者进行干预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收益.结论 超声测量髂腰肌CSA在诊断老年T2DM肌少症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髂腰肌2型糖尿病,老年肌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