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王志刚

月刊

1008-6978

lccscq@vip.163.com

023-63811304

400010

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 in Medicine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先后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我刊是集超声医学诊断、治疗、工程及基础于一体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坚持科学性与实用性、基础与提高相结合,以国内大、中、小型医院,医学院校广大超声医学工作者、各科临床医生、超声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是超声工作者相互交流、获取信息的理想传媒,是广大临床超声医学及工程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声致相变纳米探针用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级联疗法的实验研究

    凡正超夏纪筑朱炜薇胥莹...
    705-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脂质载药纳米探针HD@P-NPs,探讨其体外超声成像效果及用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迁移抑制和级联放大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以全氟乙烷为核心脂质壳层,负载血卟啉单甲醚和阿霉素的脂质载药纳米探针HD@P-NPs,观察其形态、结构并检测粒径和Zeta电位,计算药物包封率和载药率;进一步观察HD@P-NPs在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辐照下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成像效果;溶血实验检测HD@P-NPs在不同浓度下的溶血率.取对数生长期的瘢痕疙瘩KFs按照不同实验条件培养,并分为5组: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LIFU辐照组、D@P-NPs组(仅加入阿霉素)、HD@P-NPs组、HD@P-NPs+LIFU辐照组,使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Calcein AM/PI染色观察各组细胞活性;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活性氧荧光染色观察各组活性氧产生情况,获取其荧光强度.结果 成功制备HD@P-NPs,呈球形且大小均一,平均粒径(170.36±6.03)nm,平均Zeta电位(-36.91±3.56)mV;血卟啉单甲醚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67.41%、5.18%,阿霉素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72.80%、11.20%.LIFU辐照后,HD@P-NPs相变产生微气泡,在3 W/cm2、2 min辐照条件下可实现最佳成像效果,后续实验采用此辐照条件.HD@P-NPs在25、50、100、200µg/ml浓度下的溶血率分别为(2.48±0.02)%、(4.87±0.06)%、(5.03±0.03)%、(6.10±0.04)%.对照组、LIFU辐照组、D@P-NPs组、HD@P-NPs组及HD@P-NPs+LIFU辐照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96.87±0.71)%、(77.94±2.83)%、(77.11±3.53)%、(49.75±1.25)%,HD@P-NPs+LIFU辐照组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P-NPs+LIFU辐照组见明显红色荧光及少量绿色荧光.对照组、LIFU辐照组、D@P-NPs组、HD@P-NPs组、HD@P-NPs+LIFU辐照组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29.96±3.20)%、(28.62±2.56)%、(18.13±0.89)%、(17.46±0.20)%、(10.04±1.62)%,其中HD@P-NPs+LIFU辐照组细胞迁移率低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D@P-NPs+LIFU辐照组活性氧荧光强度为22.43±3.10,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HD@P-NPs,其在LIFU辐照下可提高靶区有效药物浓度,具有较好的体外超声成像效果,可实现超声可视化瘢痕疙瘩KFs级联放大治疗.

    纳米探针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血卟啉单甲醚阿霉素声动力治疗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心房颤动合并三尖瓣反流患者右房结构和功能的临床价值

    李心怡聂淑婷邵袁缘胡文姝...
    713-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心房颤动(AF)合并中、重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TR)患者右房结构和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阵发性AF患者134例,其中AF合并轻度FTR者99例(A组),AF合并中、重度FTR者35例(B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1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房前后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房左右径(RAD1)、右房上下径(RAD2)、三尖瓣瓣环直径(TVD)、三尖瓣瓣叶闭合高度(TVH)及肺动脉收缩压(PAH)]、2D-STI参数[右房储存期应变(RASr)、管道期应变(RAScd)及辅泵期应变(RASct)]和RT-3DE参数[右房最大容积指数(RAVImax)、最小容积指数(RAVImin)、收缩前容积指数(RAVIpre)、被动排空分数(pasEF)及主动排空分数(actEF)]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F合并中、重度FTR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预测AF合并中、重度FTR的诊断效能.结果 各组LAD、LVEF、RAD1、RAD2、TVD、TVH及PA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对照组比较,A、B组LAD、RAD1、RAD2及TVD均增高,TVH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比较,B组LAD、RAD1、RAD2、TVD及PAH均增高,LVEF及TVH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RASr、RAScd、RASct、RAVImax、RAVImin、RAVIpre、pasEF及act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A、B组RAVImax、RAVImin及RAVIpre均增高,RASr、RAScd、RASct、pasEF及actEF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比较,B组RAVImax、RAVImin及RAVIpre均增高,RASr、RAScd、RASct、pasEF及actEF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VD、RASr及RAVImin均为AF合并中、重度FTR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69、0.798、1.423,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VD、RASr、RAVImin及RASr联合RAVImin预测AF合并中、重度FT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0.880、0.900、0.943.结论 AF合并FTR患者会发生右房结构及功能重塑,2D-STI联合RT-3DE可用于评估AF合并中、重度FTR患者右房结构和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心动描记术,三维,实时斑点追踪,二维心房颤动三尖瓣反流心房功能,右

    超声脂肪分数定量评估肥胖人群肝脏脂肪变性的临床价值

    孙萌罗芳琼兰梦张鑫茹...
    719-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脂肪分数(UDFF)定量评估肥胖人群肝脏脂肪变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我院肝脏组织病理结果确诊的肥胖脂肪肝患者70例,其中S1级25例(S1级组),S2级20例(S2级组),S3级25例(S3级组).应用超声获取各组皮肤到感兴趣区中心的测量深度和UDFF值,并比较其差异.由两名医师分别测量患者UDFF值,记录UDFF值的中位数进行操作者间的一致性分析,分析UDFF值与病理分级、临床资料及测量深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DFF值对不同程度肝脏脂肪变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S1、S2、S3级组UDFF值分别为17.08%±7.15%、24.80%±5.22%、28.48%±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测量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操作者间测量S1、S2、S3级组UDFF值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09、0.777、0.759(均P<0.01),一致性均较好.相关性分析显示,UDFF值与病理分级、测量深度均呈中度正相关(r=0.638、0.313,均P<0.01),与体质量指数、腰围均呈低度正相关(r=0.236、0.248,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UDFF值诊断≥S2级、≥S3级肝脏脂肪变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82,其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91.1%、88.0%,特异度分别为72.0%、68.9%.结论 UDFF在定量评估肥胖人群肝脏脂肪变性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超声脂肪分数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肝脏脂肪变性分级

    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血友病性关节病患者软骨早期受损的初步研究

    常静瑄于静郭杰杜靓...
    724-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血友病性关节病患者膝关节软骨早期受损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膝关节反复出血的男性血友病A患者26例(病例组,其中轻度3例,中度4例,重度19例)和男性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两组均行膝关节二维超声获取内侧髁、股骨髁间和外侧髁处关节软骨厚度(d1、d2、d3),采用血友病性关节病超声评估量表(HEAD-US-C)进行评分;SWE获取内侧髁、股骨髁间和外侧髁处关节软骨杨氏模量平均值(E1、E2、E3)及剪切波速度(SWV1、SWV2、SWV3).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程度血友病性关节病患者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SWV参数与HEAD-US-C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d1、d2、d3、E2、E3、SWV2、SWV3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E1、SW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中、重度血友病性关节病患者E2、E3及SWV2、SWV3均较轻度患者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重度患者上述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轻、中、重度患者HEAD-US-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且中、重度患者HEAD-US-C评分高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友病性关节病患者E1、E2、E3、SWV1、SWV2、SWV3均与HEAD-US-C评分呈负相关(均P<0.001).结论 SWE可以定量检测血友病性关节病患者膝关节软骨硬度,能早期评估软骨受损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剪切波弹性成像血友病性关节病膝关节软骨

    产前超声心动图联合血管铸型诊断胎儿右室双出口并右位主动脉弓1例

    常彩虹张加琪甘玲
    729,734页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预测子宫腺肌病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

    王付敏申向辉安利香张欢...
    730-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预测子宫腺肌病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IVF-ET的子宫腺肌病不孕患者100例(研究组),以及同期单纯不孕患者40例(对照组),均于IVF-ET前行经阴道3D-PDUS观察子宫内膜与肌层交界区(EMI)的形态,获取EMI平均厚度、容积及血管化指数(Ⅵ)、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记录研究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妊娠患者与未妊娠患者EMI形态、平均厚度、容积及VI、FI、VFI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子宫腺肌病患者IVF-ET后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经阴道3D-PDUS预测子宫腺肌病患者IVF-ET后妊娠结局的诊断效能.结果 研究组EMI形态正常占比、F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EMI平均厚度、容积及VI、VF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接受IVF-ET后成功妊娠60例,未妊娠40例;妊娠患者EMI形态正常占比、平均厚度、容积及VI、FI、VFI均高于未妊娠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MI容积和VFI均为子宫腺肌病患者IVF-ET后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OR=4.725、2.160,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EMI容积和VFI预测子宫腺肌病患者IVF-ET后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和0.672,对应的截断值分别为3.085 cm3和0.597.结论 经阴道3D-PDUS能较好地预测子宫腺肌病患者IVF-ET后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超声检查,三维,经阴道能量多普勒子宫腺肌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

    基于Logistic回归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对比研究

    冀波沈冬花赵冬雪黄晓旭...
    735-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Logistic回归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LNM)的预测模型,比较二者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PTC患者156例,依据是否发生颈部LNM分为非转移组65例和转移组91例,比较两组超声、基因检测及临床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TC颈部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分别构建PTC颈部LNM的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年龄、结节最大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以及甲状腺外浸润(ETE)、BRAFV600E基因突变、微钙化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钙化、结节最大径、ETE、年龄、TgAb水平、BRAFV600E基因突变均为PTC颈部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PTC颈部LN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3;随机森林模型显示,树的数目为272时错误率最低,模型预测PTC颈部LNM的相对重要预测因子排序依次为TgAb水平、BRAFV600E基因突变、微钙化、年龄、ETE、结节最大径,其预测PTC颈部LNM的AUC为0.856,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Z=2.812,P=0.005).结论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PTC颈部LNM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高于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的预测模型,临床医师可根据PTC患者颈部LNM的随机森林重要性排序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

    超声检查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Logistic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

    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肺癌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杨芳姜川廖江荣
    741-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肺癌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疑似肺癌患者87例(共147个淋巴结),经超声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证实良性56个,恶性91个.应用二维超声观察淋巴结形态、最大径、回声类型、内部回声分布及边缘是否清晰;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获取淋巴结弹性评分及应变率比值,比较良恶性淋巴结二维超声和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和定量参数,以及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参数鉴别肺癌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显示,良恶性淋巴结最大径、形态回声类型、内部回声分布及边缘是否清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显示,良恶性淋巴结弹性评分分别为(1.85±0.97)分和(3.36±0.91)分,应变率比值分别为20.62±17.12和87.67±4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弹性评分和应变率比值鉴别肺癌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4和0.93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和定量参数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可有效鉴别肺癌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良恶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气道内弹性成像肺癌纵隔淋巴结,良恶性

    心肌声学造影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罗立冯智杰陈晓燕姜小飞...
    746-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CE)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PCI术的老年AMI患者95例,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31例)和非MACE组(64例),应用MCE获取平台期峰值强度(A)值、血流速度(β)值及心肌血流量(A·β)值,RT-3DE获取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期高峰射血率(PER)、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CE、RT-3DE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 MACE组A·β值、LVEF及PER均低于非MACE组,LVESV高于非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β值、LVEF、PER、LVESV均为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OR=0.658、0.479、0.337、2.522,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β值、LVEF、PER、LVESV单独应用预测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0.675、0.792、0.786,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为0.931,高于各参数单独应用(Z=5.470、3.028、5.963、5.315,均P<0.05).结论 MCE联合RT-3DE可较好地预测老年AMI患者PCI术后MACE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超声心动描记术,三维,实时心肌声学造影心肌梗死,急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征订启事

    7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