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孔维佳 黄选兆

半月刊

1001-1781

LCEBHZZ@QQ.com

027-85726342-8818

430022

武汉解放大道1277号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199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辟有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呼吸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4,成都)

    孟娟叶菁张立强许元腾...
    453-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呼吸道疾病(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exacerbated respiratory dis-ease,N-ERD)是一种慢性呼吸道嗜酸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哮喘以及对环氧化酶-1(cyclooxygenase 1,COX-1)抑制剂不耐受,使用此类药物后,患者出现鼻炎、哮喘症状急性加重的综合征.N-ERD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临床中漏诊比例较高,相关研究较缺乏.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了国内鼻科学界的一线青年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依据,制订了本共识,共识包括疾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手术、生物制剂治疗及脱敏治疗等方面.旨在提高对N-ERD的认识,减少漏诊,并提高治疗效果.

    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呼吸道疾病慢性鼻窦炎哮喘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耐受诊断治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4年征订启事

    462页

    内镜颅底外科的现状与展望

    王德辉张焕康
    463-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镜颅底外科技术难度大,手术风险高,需要耳鼻喉科、神经外科、眼科、口腔颌面外科等多学科协作.近年来内镜颅底外科发展迅速,表现为解剖研究蓬勃发展,手术适应证日益扩大.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内镜颅底外科需要把握未来医学发展新方向,积极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内镜颅底手术现状展望

    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爆裂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李海艳施展张强佟小光...
    467-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破裂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7例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4例发生颅底骨坏死伴感染,3例肿瘤复发伴感染.DSA造影提示6例颈内动脉破裂位于颈内动脉岩骨段,1例位于斜坡旁段.6例患者行球囊闭塞试验(BOT),通过3例,未通过3例.血管治疗方案:颈内动脉长程栓塞4例,假性动脉瘤栓塞1例(再出血),覆膜支架1例(再出血),手术中肌肉压迫1例,再出血的患者行高流量搭桥.栓塞后脑梗死3例,经过治疗无后遗症,90 d内无死亡患者.出血控制后3例颅底坏死感染者均行手术治疗清除坏死骨质,并组织瓣修复,1例复发患者行伽马刀及靶向治疗,1例行免疫及手术治疗,1例免疫及靶向治疗.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爆裂与肿瘤侵犯和放疗后的损伤和局部组织感染密切相关.对于肿瘤侵犯导致的,建议牺牲责任血管;对于感染造成的破裂出血,建议保留血管,并尽早手术.紧急血管闭塞仍是挽救生命的选择.

    鼻咽肿瘤颈内动脉爆裂综合征血管介入治疗

    鼻内镜手术联合化疗与手术联合放疗对高发区早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翁敬锦高俊潇李敏韦嘉章...
    472-476,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化疗和内镜手术联合放疗在早期鼻咽癌治疗疗效的差异,为早期鼻咽癌的治疗提供个体化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发区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早期鼻咽癌(T1-2N0M0)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化疗组(34例鼻内镜手术联合化疗)和手术+放疗组(34例鼻内镜手术联合放疗),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2组患者资料按照1∶1比例进行匹配,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2组的生存率和血液学毒性.结果:手术+化疗组24例和手术+放疗组24例配对成功.匹配后2组患者T分期、临床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化疗组3年的OS和DFS分别为100.0%和95.8%,手术+放疗组3年的OS和DFS分别为100.0%,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骨髓抑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手术联合化疗与手术联合放疗治疗早期鼻咽癌临床疗效相当,但无放疗并发症,值得进一步研究.

    鼻咽肿瘤鼻内镜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

    外侧入路和内镜腹侧入路咽旁段颈内动脉的解剖路图

    孟庆国陈涛方黎丁樾...
    477-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描述外侧入路和内镜腹侧入路咽旁段颈内动脉的解剖路图,提出亚分段方案,系统全面地理解该段动脉解剖以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方法:对5例(共10侧)新鲜尸头标本分别进行外侧入路和内镜腹侧入路解剖对照,评估咽旁段颈内动脉解剖及毗邻关系.结果:自颈总动脉分叉到颈内动脉管后垂直部,顺血流方向,咽旁段颈内动脉穿行通过4种截然不同的解剖组织,据此,该段颈内动脉可以划分为神经段、肌肉段、筋膜段、骨段4个亚分段.每个亚分段的边界和毗邻的重要解剖结构被详细描述.结论:咽旁段颈内动脉的解剖路图描述和亚分段方案,为降低颈内动脉损伤风险,模块化开展经外侧和内镜腹侧入路咽旁间隙等颅底手术,提供了应用解剖学依据.

    咽旁段颈内动脉咽旁间隙内镜腹侧入路

    上颌窦腺样囊性癌与鳞状细胞癌的5年生存率比较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EER数据库

    谭瑞峰颜旭东李学慧王琳...
    485-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SEER),分析上颌窦腺样囊性癌(maxillary sinus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MSACC)与上颌窦鳞状细胞癌(maxillary sin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MSSCC)的5年生存率差异,并探讨2种肿瘤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SEER数据库2004-2015年间161例MSACC患者及929例MSSCC患者数据,分别比较2组患者倾向性得分匹配前后5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的差异.并建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模型的森林图,分析MSACC与MSSC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倾向性得分匹配前后MSACC与MSSCC的5年OS、CS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侧别、淋巴结转移、手术和放疗是MSACC的OS的影响因素,年龄和手术是其CSS的影响因素.年龄、种族、T分级、淋巴结转移、全身转移、手术、放疗和化疗是MSSCC的OS的影响因素,年龄、T分级、淋巴结转移、全身转移、手术、放疗和化疗是其CSS的影响因素.结论:MSACC的5年生存率高于MSSCC,手术对其预后均有积极意义,但放疗和化疗对2种肿瘤预后影响存在差异,分析结果可为其的生存预期和治疗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上颌窦腺样囊性癌上颌窦鳞状细胞癌SEER数据库倾向评分匹配预后分析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颅底坏死的临床分型分期及治疗策略

    兰桂萍翁敬锦李敏覃颖...
    490-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鼻咽癌放疗后的放射性颅底坏死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建立一种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风险评估的分型分期系统.方法: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9年1月-2022年12月共计86例放射性颅底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放弃治疗,69例进行治疗.通过分析69例患者的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结合MRI、CT等影像学检查,提出放射性颅底坏死分型分期系统,进一步分析分型分期系统与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根据放射性颅底坏死对软组织、骨质、重要血管神经的破坏程度及范围,将其分为闭合型(5例)和开放型(64例),其中开放型又分5型:Ⅰ型(4例),Ⅱ型(6例),Ⅲ型(39例,其中Ⅲa型21例,Ⅲb型18例),Ⅳ型(12例),Ⅴ型(8例).根据鼻内镜检查联合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结合是否二程放疗、感染累及的部位、骨质破坏范围、颈内动脉累犯程度、脑组织坏死程度进行计分和统计,按不同分数级别将病变分为4期:Ⅰ期4例(1~2分),Ⅱ期11例(3~4分),Ⅲ期24例(5~6分),Ⅳ期30例(≥7分).69例患者中,22例选择保守治疗:1期2例,Ⅱ期3例,Ⅲ期7例,Ⅳ期10例;47例选择鼻内镜手术治疗:Ⅰ期2例、Ⅱ期8例、Ⅲ期17例、Ⅳ期20例,其中16例行游离黏膜瓣和(或)带蒂鼻中隔黏膜瓣鼻咽颅底修复.按分期划分,Ⅰ、Ⅱ、Ⅲ期患者手术治疗后均获得较好效果,分期越高的患者预后越差,且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越高.术后并发症有手术部位感染无法愈合、脑脊液鼻漏、进展性骨坏死、鼻咽部大出血及死亡等.结论:放射性颅底坏死的分型分期系统可在定期随访中早期发现病变,在发现病变后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指导和风险预后评估.

    鼻咽肿瘤鼻咽坏死鼻内镜手术

    31例硬脑膜颅底重建的颅鼻沟通瘤临床分析

    顾红波张二朋李冰时蕾...
    496-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颅鼻沟通瘤切除与硬脑膜颅底修复重建方法.方法:收集2018-2022年接受颅鼻沟通瘤切除术后行硬脑膜颅底重建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3~41个月.结果:总计31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19~74岁,中位年龄57岁.良性病变17例(血管瘤、Rathke囊肿、鳞状上皮乳头状瘤、颅咽管瘤各1例,脑膜脑膨出、内翻性乳头状瘤、脑膜瘤Ⅰ级各2例,神经鞘瘤3例,垂体瘤4例),恶性病变14例(骨肉瘤、低分化癌各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嗅神经母细胞瘤、腺癌、腺样囊性癌各2例,鳞癌4例).鼻内镜联合颅面切口 16例,单纯鼻内镜手术15例.31例患者均行肿物手术全切及硬脑膜颅底重建,游离组织修复8例(阔筋膜5例,鼻腔黏膜3例);带蒂皮瓣修复23例(单纯鼻中隔黏膜瓣11例,鼻中隔黏膜瓣联合游离移植物6例,帽状腱膜联合游离移植物6例);31例患者中有8例行颅底骨性修复.术后脑出血1例,脑脊液漏1例,颅内感染2例,治疗后均顺利出院.放疗后脑脊液漏伴颅内感染1例,保守治疗康复.17例良性病变患者均生存;14例恶性患者术后13例行放疗,9例无复发生存;5例复发,其中2例带瘤生存,1例再次手术,2例死亡.结论:颅鼻沟通瘤是前中颅底的高危疾病,肿物完整切除后修复方式多种多样,良好的修复重建及多学科协作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硬脑膜颅底重建颅鼻沟通瘤阔筋膜鼻中隔黏膜瓣多学科协作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顾月龙茆松唐如李志鹏...
    503-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经鼻内镜手术联合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7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17例患者中改良Kadish B期4例,C期10例,D期3例.10例患者一期行鼻内镜手术切除肿瘤(除外颈清),平均手术时长(5.2±2.5)h,平均出血量为(192.0±162.0)mL.15例患者行颅底重建,3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13例患者达到阴性切缘.所有患者均得以随访,平均随访(49.7±40.2)个月,死亡3例,复发和(或)转移6例.1、2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8.2%、80.2%和80.2%,1、2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2.4%、82.4%和50.8%.切缘阴性和切缘阳性的患者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25.0%,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1.5%和25.0%.结论:经鼻内镜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嗅神经母细胞瘤疗效可靠,切缘阳性患者预后较差.

    嗅神经母细胞瘤鼻内镜外科手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