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肝胆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肝胆病杂志
吉林大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吉林大学

贾继东

月刊

1001-5256

Lcgdbzz@163.com

0431-88782542

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519号

临床肝胆病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临床肝胆病杂志》于1985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支持的医学专业期刊,是我国首个肝胆病专业杂志。ISSN 1001-5256,CN 22-1108/R。 本刊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18年、2020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2017-2023)、《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科技版)》收录期刊(Q4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本刊核心影响因子为1.793,核心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总分在消化病学类核心期刊中均蝉联第1位,综合评价总分在40个医学学科、743种医学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3位,位居前1.75%;在112个自然科学学科、2070种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55位,位居前2.66%。 杂志以提升肝胆胰疾病临床诊疗水平和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为方向,以服务广大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为己任,主要反映国内外肝胆胰疾病防治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肝胆胰领域学术交流。刊载内容实行肝胆胰并重,内外科并重,中西医并重,临床与基础并重。设述评、专家论坛、指南与规范、指南解读、论著、病例报告、综述、学术争鸣、临床病例讨论、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等栏目。杂志为月刊,全年12期,16开本,每月20日发行,2022年每期定价60元。 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局订购邮发代号12-80。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临床肝胆病杂志》推荐使用的规范医学名词术语

    318页

    肝细胞癌复发进程中DNA修复调节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及验证

    常凯王艳艳江忠勇孙巍...
    319-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肝细胞癌(HCC)复发进程中DNA修复调节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串联质量标签(TMT)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HCC 2年内复发和5年预后良好的肝癌组织样本,分析富集在DNA复制、错配修复、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4条通路的蛋白表达差异,分析在HCC复发进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调控通路及靶点,预测可能的调控机制.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真核生物复制复合体通路MCM2(P=0.018)、MCM3(P=0.047)、MCM4(P=0.014)、MCM5(P=0.008)、MCM6(P=0.006)、MCM7(P=0.007)、PCNA(P=0.019)、RFC4(P=0.002)、RFC5(P<0.001)、LIG1(P=0.04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核苷酸切除修复通路中PCNA(P=0.019)、RFC4(P=0.002)、RFC5(P<0.001)、LIG1(P=0.042)共4个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减少;碱基切除修复通路PCNA(P=0.019)和LIG1(P=0.042)在HCC复发组中均显著降低;错配修复富集通路中MSH2(P=0.026)、MSH6(P=0.006)、RFC4(P=0.002)、RFC5(P<0.001)、PCNA(P=0.019)、LIG1(P=0.042)共6个蛋白在肝癌复发组织中均显著减少.差异蛋白涉及MCM复合体、DNA聚合酶复合体ε、连接酶LIG1、长补丁碱基剪切修复复合体(long patch BER)、DNA错配修复蛋白复合体的重要组分.对DNA修复调节的重要差异蛋白进行临床样本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复发组中除MCM6表现出下降趋势外,MCM5(P=0.008)、MCM7(P=0.007)、RCF4(P=0.002)、RCF5(P<0.001)和MSH6(P=0.006)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结论 HCC复发过程中,DNA修复进程中多个复合体蛋白组分存在显著减少或缺失.

    癌,肝细胞肿瘤复发,局部DNA修复蛋白质组学

    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5(KIF15)对肝细胞癌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仇建南汪鹏曹胤王忠夏...
    327-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5(KIF15)对肝细胞癌(HCC)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分析TCGA和GEPIA数据集确定KIF15在HCC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肿瘤分期、生存的影响.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体外培养的人源HCC细胞系(HepG2、Hep3B、MHCC-97H和LM3)与人正常肝细胞系L02细胞的KIF15表达水平,并选择Hep3B和HepG2进行后续研究.通过对Hep3B慢病毒转染sh-NC/sh-KIF15和对HepG2慢病毒转染LV-vector/LV-KIF15进行CCK-8、平板克隆和EdU染色实验评估细胞的活力和增殖能力.GSEA分析KIF15与HCC相关的作用信号通路并通过Western Blot进行检测.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TCGA和GEPIA数据集分析结果显示KIF15在HC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并且KIF15与HCC分期成正比,KIF15高表达的HCC患者的生存更差.与sh-NC-Hep3B相比,sh3-Hep3B的KIF15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下降(P值均<0.05);与sh-NC-Hep3B相比,sh3-Hep3B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和EdU阳性率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vector-HepG2相比,LV-KIF15-HepG2的KIF15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升高(P值均<0.05);与vector-HepG2相比,LV-KIF15-HepG2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和EdU阳性率均提高(P值均<0.05).皮下瘤实验结果显示:与sh-NC-Hep3B相比,sh3-Hep3B的瘤体积和瘤重量降低;Ki67的组化评分降低,而TUNEL的组化评分提高(P值均<0.05).GSEA分析显示在HCC中PI3K/AKT/mTOR通路与KIF15呈正相关(NES=1.59,P<0.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LY294002能够抑制LV-KIF15-HepG2中上调的PI3K/AKT/mTOR通路,与LV-KIF15-HepG2相比,LY294002+LV-KIF15-HepG2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和EdU阳性率降低(P值均<0.05).结论 KIF15通过上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增强HCC的活力和增殖能力.

    癌,肝细胞驱动蛋白信号传导细胞增殖

    铁皮石斛叶发酵液对酒精性肝炎小鼠模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周兴念刘渝洪秦玉洁张权...
    335-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铁皮石斛叶发酵液对小鼠酒精性肝炎的干预机制.方法 将70只健康雄性6~8周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液体饲料对照组,水飞蓟宾组,铁皮石斛叶发酵液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共7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小鼠喂养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小鼠采用Lieber-DeCarli经典法液体饲料饲养8周,诱导小鼠酒精性肝炎模型.造模期间,铁皮石斛叶发酵液低、中、高剂量组小鼠饮用威门石斛水,其余各组小鼠饮用纯净水;正常组、模型组、液体饲料对照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水飞蓟宾组给予水飞蓟宾0.25 mL/10 g,铁皮石斛叶发酵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125 mL/10 g、0.250 mL/10 g、0.375 mL/10 g铁皮石斛叶发酵液灌胃,1次/d.第8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采用生化方法检测AST、ALT水平;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以及脂质积累情况.Luminex多因子检测小鼠血清IL-6、IL-1β、TNF-α及CCL2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NLRP3、Caspase-1、Caspase-11、GSDMD、GSDMD-N端、IL-18和IL-1β的蛋白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ST、ALT、IL-6、IL-1β、TNF-α和CCL2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模型组相比,铁皮石斛叶发酵液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ST、ALT、IL-6、IL-1β、TNF-α和CCL2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肝小叶结构紊乱,有大量的脂肪变性空泡及细胞坏死;与模型组比较,铁皮石斛叶发酵液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大部分肝小叶结构完整,仅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肝脏出现大脂滴和小脂滴积聚,肝脂肪含量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铁皮石斛叶发酵液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减轻,多以小脂滴散在存在.肝组织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细胞胞质中GSDMD阳性染色面积比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01);铁皮石斛叶发酵液高剂量组小鼠肝细胞胞质中GSDMD阳性染色面积比与模型组比较显著下降(P<0.00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NLRP3、Caspase-1、Caspase-11、GSDMD、GSDMD-N端、IL-18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值均<0.05);与模型组相比,铁皮石斛叶发酵液高剂量组NLRP3、Caspase-1、Caspase-11、GSDMD、GSDMD-N端、IL-18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值均<0.05).与模型组相比,铁皮石斛叶发酵液高剂量组Caspase-1和Caspase-1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其中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757,较模型组下降26.6%,Caspase-1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455,较模型组下降70.3%;Caspase-11较Caspase-1下降幅度更大.结论 铁皮石斛叶发酵液可减轻小鼠酒精性肝炎,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11介导的非经典细胞焦亡通路有关.

    肝炎,酒精性铁皮石斛细胞焦亡小鼠,近交C57BL

    Journal of Hepatology|硫唑嘌呤与吗替麦考酚酯诱导初治自身免疫性肝炎缓解的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

    SNIJDERS RJALMSTOELINGA AECGEVERS TJG李想...
    342页

    清解化攻方调控NLRP3/TLR4/NF-κB信号通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模型胰腺组织的保护作用

    冯敏超秦百君罗芳李凯...
    343-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清解化攻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探索清解化攻方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清解化攻方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乌司他丁),每组6只,除空白组小鼠,余各组小鼠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黄胆酸钠建立SAP模型,清解化攻方低、中、高剂量组在造模后分别予以清解化攻方1、2、4 g/kg灌胃,西药组在造模后予以腹腔注射乌司他丁(5×104 U/kg),共干预7 d.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α-淀粉酶、脂肪酶、IL-1β、IL-6、IL-8、IL-18和TNF-α水平;RT-qPCR检测胰腺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组织NLRP3、TLR4、NF-κB的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NLRP3、TLR4、NF-κB、IL-1β、IL-6蛋白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胰腺组织结构弥漫性破坏、胰腺小叶间隔局灶性扩张、腺泡萎缩和大量炎症细胞浸润,α-淀粉酶、脂肪酶、IL-1β、IL-6、IL-8、IL-18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值均<0.05),NLRP3、TLR4、NF-κB mRNA表达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上升(P值均<0.05),NLRP3、TLR4、NF-κB、IL-1β、IL-6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值均<0.05).与模型组相比,清解化攻方各剂量组和西药组可见小鼠胰腺组织结构稍紧密、完整,胰腺腺泡细胞排列有序,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胰腺小叶出血灶,α-淀粉酶、脂肪酶、IL-1β、IL-6、IL-8、IL-18和TNF-α含量明显下降(P值均<0.05),NLRP3、TLR4、NF-κB mRNA表达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NLRP3、TLR4、NF-κB、IL-1β、IL-6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弱(P值均<0.05).结论 清解化攻方可能通过抑制NLRP3/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激活,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防止炎症级联反应增强,进而对SAP小鼠胰腺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胰腺炎NLR蛋白质类Toll样受体4NF-κB清解化攻方小鼠,近交C57BL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eyeMax胆胰成像系统直视下液电碎石治疗困难胆管结石效果观察

    陶丽莹王宏光郭庆梅朴连玉...
    351-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eyeMax胆胰成像系统直视下应用液电碎石技术治疗困难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11月吉林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ERCP联合eyeMax胆胰成像系统直视下应用液电碎石技术治疗困难胆管结石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碎石、取石的临床效果,评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操作时间.结果 12例患者中,11例(91.67%)患者直视液电碎石成功,9例(75.00%)一次性取石成功,11例(91.67%)达到结石完全清除,1例患者因多次胆道手术造成胆管多处狭窄,直视下将狭窄处上方的Ⅱ级肝内胆管结石取出,但仍残留Ⅲ级肝内胆管结石,进而未能达到结石完全清除的效果;ERCP平均操作时间(91.3±26.2)min,其中能量碎石时间为(41.8±22.2)min;术后2例胆道感染,给予抗感染后好转;2例高淀粉酶血症,未予特殊处置;3例轻度胰腺炎,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后好转;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ERCP联合eyeMax胆胰成像系统直视下应用液电碎石技术治疗困难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行.

    胆总管结石病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eyeMax胆胰成像系统碎石术

    B型尼曼-皮克病及其肝脏受累的异质性表现1例报告

    阳乔沈轶史悦王进...
    356-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以"肝脾肿大待查"为主诉,经各项检查确诊为B型尼曼-皮克病的案例,并通过文献复习,总结B型尼曼-皮克病肝脏受累的异质性表现,旨在提高疑难罕见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

    尼曼-皮克病,B型肝肿大遗传性疾病,先天性基因检测

    GPD1基因新发突变p.K327N致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1例报告

    李孝尧段剑锋王大成陈显成...
    361-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甘油三酯血症为我国急性胰腺炎的第二大病因,可以由原发性因素即基因突变引起,所导致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易反复发作,且甘油三酯水平难以有效控制.本文报道了1例罹患8次HTG-AP的中国成年男性患者,发现其携带GPD1新发杂合突变p.K327N,可能导致甘油三酯水平持续较高及HTG-AP反复发作.

    高甘油三酯血症胰腺炎甘油磷酸脱氢酶突变

    胰腺内副脾误诊2例报告

    张孟哲饶洁张正乐
    365-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副脾是指正常脾脏以外存在的,与主脾结构相似,有一定功能的脾脏组织,其中完全被胰腺包裹的胰腺内副脾(IPAS)发生率仅为2%,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特征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以及其他胰腺占位性病变较为相似,临床上容易误诊.本文报道了2例分别被误诊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IPAS患者,并分析误诊原因,总结诊疗经验,以期提升临床对IPAS明确鉴别诊断的认识.

    脾疾病胰腺误诊神经内分泌瘤乳头状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