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肝胆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肝胆病杂志
吉林大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吉林大学

贾继东

月刊

1001-5256

Lcgdbzz@163.com

0431-88782542

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519号

临床肝胆病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临床肝胆病杂志》于1985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支持的医学专业期刊,是我国首个肝胆病专业杂志。ISSN 1001-5256,CN 22-1108/R。 本刊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18年、2020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2017-2023)、《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科技版)》收录期刊(Q4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本刊核心影响因子为1.793,核心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总分在消化病学类核心期刊中均蝉联第1位,综合评价总分在40个医学学科、743种医学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3位,位居前1.75%;在112个自然科学学科、2070种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55位,位居前2.66%。 杂志以提升肝胆胰疾病临床诊疗水平和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为方向,以服务广大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为己任,主要反映国内外肝胆胰疾病防治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肝胆胰领域学术交流。刊载内容实行肝胆胰并重,内外科并重,中西医并重,临床与基础并重。设述评、专家论坛、指南与规范、指南解读、论著、病例报告、综述、学术争鸣、临床病例讨论、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等栏目。杂志为月刊,全年12期,16开本,每月20日发行,2022年每期定价60元。 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局订购邮发代号12-80。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丙型肝炎患者肝外疾病预后的影响

    王晓燕张缭云
    369-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HCV感染者的预后不仅取决于肝脏病变,还取决于肝外后遗症.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作为当前治疗丙型肝炎的一线用药,使越来越多的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及临床治愈,但其对肝外疾病转归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就DAAs治疗对丙型肝炎患者肝外疾病预后的影响作一综述,提示丙型肝炎治愈患者仍需进行长期随访监测.

    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肝外表现

    肠道微生态与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

    夏雨艳曾琼戎李福建黎凤炎...
    374-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以慢性肝脏炎症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社会医疗负担不容小视.肠道微生态正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认为肠道微生态的改变会引起自身免疫状态、菌群代谢产物和肠道屏障的改变,是AIH发病的驱动因素之一.早期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有助于改善AIH患者的预后.本文介绍了AIH患者肠道菌群的特点、肠道微生态失衡对AIH发病机制的影响以及从肠道微生态角度出发简述了相关治疗方案,旨在全面理解和解释肠道微生态在AIH中的作用,了解肠道微生态平衡对AIH致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影响.

    肝炎,自身免疫性胃肠道微生物组诊断治疗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评估肝肿瘤术后残留肝组织储备功能的研究现状

    叶彦宏陆力坚
    380-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扫描作为一种无创、简便、可重复的检查手段,在肝储备功能评价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Gd-EOB-DTPA增强MRI测量肝实质信号强度参数、磁共振弛豫时间参数、胆道强化参数以及肝体积参数等来评价患者的肝储备功能.近年来,利用Gd-EOB-DTPA增强MRI评估肝肿瘤术后残留肝组织储备功能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肝肿瘤磁共振成像钆塞酸二钠

    肝癌靶向联合免疫治疗耐药后的二线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张天奇曹钰哲左孟轩顾仰葵...
    386-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靶向和免疫单药及联合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为一线用药方案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疗效与安全性证据.然而,对于肝癌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各项临床指南尚无统一意见,原因在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局限于索拉非尼失败后的选择,而对于新的一线方案,如靶向免疫联合治疗肝癌耐药后的二线治疗方案,依然缺乏高证据等级的临床试验结论.本文回顾了目前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根据药物作用的不同机制,对靶向免疫一线治疗耐药后肝癌二线治疗方案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并系统总结近年研究进展.对于一线靶免联合治疗耐药的肝癌患者,靶向联合治疗、免疫双抗治疗均有望提高疗效、改善生存,未来还需更多前瞻性临床研究数据,为靶免联合治疗耐药的肝癌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癌,肝细胞药物疗法抗药性,肿瘤

    孟德尔随机化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

    李凌巍秦俊杰贾云龙吕浩...
    391-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病因探索,以其遗传变异的分配随机性和时序优先性的独特优势,可以有效克服传统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偏倚和反向因果的干扰.本文针对该方法及其在肝癌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肝癌的因果关联研究提供新思路.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肝肿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余学海陈本栋刘伊敏马勇新...
    397-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关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肿瘤中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话题,尤其是在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血管生成和肿瘤侵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类型,而关于NLRP3炎性小体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争议不断.因此,本文就NLRP3炎性小体在HCC进展过程中的潜在影响以及在抗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认为NLRP3炎性小体可以作为HCC患者的有效治疗靶点.

    癌,肝细胞NLR家族,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细胞焦亡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引起肝损伤的发生机制

    曾雪李福青李清清王红...
    402-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物性肝损伤是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在近三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诊治过程中,抗病毒药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国内外关于抗COVID-19药物引起肝损伤的报道较多,且其导致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对COVID-19抗病毒药物的种类及其引起肝损伤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促进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新型冠状病毒病理过程

    良性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

    韩旭李嘉熊清芳杨永峰...
    408-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生化指标检测是临床上判断肝功能的重要方法,但肝生化指标异常不完全等同于肝损伤.一些遗传、免疫因素也可引起肝生化指标异常,但预后大多良好.本文归纳了一些良性肝生化指标异常的原因及检测方法,以提醒临床医生拓宽诊治思路,考虑到遗传、免疫等因素,避免误诊误治.

    肝疾病诊断肝功能试验

    线粒体自噬在肝脏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潘萌史晓燕
    413-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粒体自噬是细胞在营养缺乏或受到外界刺激时,通过对受损线粒体的特异性清除,来维持线粒体功能完整性和细胞稳态的选择性自噬.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线粒体自噬功能失调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和肝细胞癌等多种肝脏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线粒体自噬调控肝脏相关疾病的具体机制进行总结,进一步阐述了线粒体自噬在肝脏相关疾病中的潜在治疗靶点,以期为肝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策略.

    肝疾病线粒体自噬病理过程

    去乙酰化酶Sirtuins家族与放射性肝病的关系

    宗也凯刘江凯
    419-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放射性肝病(RILD)或称放射性肝炎,是一种由辐射引起的亚急性肝损伤.去乙酰化酶家族Sirtuins(SIRTs)作为衰老相关研究的焦点具有DNA修复和染色质调节等分子功能,是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稳定性的枢纽.辐射诱导的肝脏DNA损伤和反应是RILD主要的生理病理过程,这与SIRTs表征的功能相似.本文简述了SIRTs蛋白家族的结构和功能,回顾了放射治疗的物理生理学基本概念及进展,主要从放射生物学角度分析了SIRTs与RILD二者的内在关系,指出SIRTs作为RILD防治靶点的可能性.

    放射性肝病抗衰老酶辐射,电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