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肝胆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肝胆病杂志
吉林大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吉林大学

贾继东

月刊

1001-5256

Lcgdbzz@163.com

0431-88782542

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519号

临床肝胆病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临床肝胆病杂志》于1985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支持的医学专业期刊,是我国首个肝胆病专业杂志。ISSN 1001-5256,CN 22-1108/R。 本刊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18年、2020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2017-2023)、《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科技版)》收录期刊(Q4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本刊核心影响因子为1.793,核心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总分在消化病学类核心期刊中均蝉联第1位,综合评价总分在40个医学学科、743种医学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3位,位居前1.75%;在112个自然科学学科、2070种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55位,位居前2.66%。 杂志以提升肝胆胰疾病临床诊疗水平和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为方向,以服务广大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为己任,主要反映国内外肝胆胰疾病防治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肝胆胰领域学术交流。刊载内容实行肝胆胰并重,内外科并重,中西医并重,临床与基础并重。设述评、专家论坛、指南与规范、指南解读、论著、病例报告、综述、学术争鸣、临床病例讨论、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等栏目。杂志为月刊,全年12期,16开本,每月20日发行,2022年每期定价60元。 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局订购邮发代号12-80。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复方逆转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作用机制

    张鹏郑世豪苟思媛谢金池...
    1873-1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纤维化、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病进展后的共同结局.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及一定程度的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中药复方逆转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疗效确切,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中药复方起效涉及的6个主要机制表型(即抑制肝脏炎症与调控免疫,调控肝星状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生成,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逆转肝窦毛细血管化,调控肝脏细胞再生以及调节肠道菌群),并分析了各个表型领域研究的进展与不足.未来中药复方研究可围绕上述表型进行实验探索和验证,对有确切作用的表型上下游信号进一步深入探究.本文旨在帮助厘清中药复方疗效机制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为阐明中药复方科学实质提供依据.

    肝纤维化肝硬化中草药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5年1~4期重点号选题及执行主编

    《临床肝胆病杂志》编辑部
    1879页

    肝癌的医学影像智能化诊断研究进展

    徐捷徐文斌贺柯庆上官定...
    1880-1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癌是对人体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致死率极高.早期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医学影像是辅助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当前基于医学影像数据的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已深入涉足医学诊断领域并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综述目前人工智能方法在肝脏医学影像中诊断局灶性肝脏病变的研究现状,提出当前人工智能诊断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今后肝癌的智能化诊断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肝肿瘤人工智能诊断

    炎症细胞因子在肝硬化患者糖代谢紊乱中的作用

    吴云冲杨颜颜李川吴小欢...
    1886-1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对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C反应蛋白等常见的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及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炎症细胞因子与糖代谢紊乱及胰岛功能受损的相关性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肝硬化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及其在糖代谢紊乱、胰岛功能受损中的作用,为阐明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肝硬化胰岛素抵抗炎症细胞因子类

    人工智能在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预测模型中的研究现状

    姜伟常秀君曾帆兰蕴平...
    1891-1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且以肝脏和/或肝外器官衰竭和短期高病死率为主要特征的复杂临床综合征.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内科综合治疗下病死率高达50%~90%.开发简单快捷、准确性高的ACLF预后预测模型,能帮助临床医师早期准确判断ACLF患者预后,识别预后不良患者,从而实施早期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有助于降低病死率.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数据处理能力愈发强大,人工智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预测等多方面均有应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常见的ACLF预后模型和机器学习预后预测模型进行综述,总结最新研究进展,为ACLF预后预测模型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预后

    外泌体在肝衰竭中的调控机制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童话罗越王亚东
    1897-1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泌体是介导细胞间物质与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源自肝细胞、肝干细胞或肝外间充质干细胞等的外泌体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拮抗氧化应激与凋亡、诱导自噬等多种方式促进损伤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发挥对肝衰竭的保护作用.本文综述外泌体在肝衰竭发病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对肝衰竭发生发展与预后转归的影响,旨在评价其作为肝衰竭诊断标志物与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肝功能衰竭外泌体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

    肝再生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莫胤康范子豪任锋
    1902-19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再生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肝损伤后恢复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PAP过量服用后,通常是肝损伤程度越大,再生的程度就越大,从而导致肝损伤的消退和大多数情况下的自发恢复.然而,严重APAP过量会导致肝再生受损和无法控制的肝损伤,导致无法恢复,甚至死亡.在APAP肝损伤后,肝脏中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再生反应非常重要.肝再生由多种增殖信号通路共同调控,这些通路涉及激酶、核受体、转录因子、转录共激活因子.严重的APAP过量后会抑制增殖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和肝再生受损.虽然肝再生在APAP肝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目前其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已有的相关研究对肝再生在APAP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对乙酰氨基酚信号传导修复

    《临床肝胆病杂志》对形态学图片的质量和制作要求

    1907页

    细胞焦亡:连接肠道菌群与肝脏疾病的新桥梁

    赵奕杰谢露张亚亭刘光伟...
    1908-1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肠-肝轴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已有大量研究着眼于探索肠道菌群和肝病之间的联系,但以细胞焦亡为枢纽,探究肠-肝串扰的内在机制的观点仍处于萌芽阶段.本文主要通过叙述了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影响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和胆汁酸的代谢,诱导细胞焦亡,进而影响肝脏相关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的过程,并总结出肠道菌群失调通过诱导NLRP3/AIM2/Caspase-1依赖型、Caspase-4/11/GSDMD依赖型和Caspase-3/GSDME依赖型细胞焦亡以影响肝脏相关疾病的观点.希望通过建立细胞焦亡与肠-肝免疫串扰之间的联系,为未来肝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肝疾病胃肠道微生物组细胞焦亡胆汁酸类和盐类

    本期审稿专家

    19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