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产化学与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产化学与工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
林产化学与工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

宋湛谦

双月刊

0253-2417

cifp@vip.163.com

025-85482493,85482490

210042

江苏南京市锁金五村16号林产化工研究所

林产化学与工业/Journal Chemistry and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以反映我国林产化学化工科学技术成就、报道学术研究成果、评述国际国内发展动向、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刊登内容包括木材化学与制浆技术、萜类化学、植物原料水解及其产物加工利用、木质原料热解及活性炭生产和利用、松脂化学和利用、单宁化学和利用、精油化学和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和其它万分的加工利用、木本油料、油脂、林产药物、林产香料等化学和利用。本刊先后被国内外10多种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型精密仪器 准确分析结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仪器分析中心

    70页

    法定检验机构 第三方公正评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化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京)

    70页

    生物基席夫碱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樊旭董阜豪刘鹤蒋建新...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态共价键是一种能在特定条件下断开并复原的化学键.其中,席夫碱是一种由醛和胺类化合物缩合形成的动态共价键.通过1,8-对䓝烷二胺(MD)的氨基与香草醛的醛基反应合成了一种生物基席夫碱化合物(MV/S),用乙二胺代替MD合成了无脂肪环的席夫碱化合物(EV/S),并以MV/S和EV/S为扩链剂制备了自修复的席夫碱聚氨酯膜(PU/SM和PU/SE),同时以不添加MV/S和EV/S时制备的不含席夫碱的聚氨酯(PU/BDO)为空白对照探讨MD对自修复聚氨酯性能的影响,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对聚氨酯的结构、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U/SM的拉伸强度为30.7 MPa,与PU/BDO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20.1 MPa.TG/DTG分析发现:MD的引入能显著提高PU/SM的耐热性;在相同温度下对比发现,PU/SM的松弛时间相比PU/SE明显减小,说明MD的引入促进了动态共价键的交换速率.与PU/SE相比,PU/SM的松弛速率较快,并且活化能(Ea)降低了35.84 kJ/mol.自修复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PU/BDO和PU/SE相比,PU/SM具有更优异的自修复性能,剪断后的PU/SM膜在80℃加热24h的自修复率达到了77%.

    1,8-对䓝烷二胺松弛时间自修复环境友好

    双功能炭基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纤维二糖醇解

    范腾张荣花王奎潘晖...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壳聚糖为碳源,通过金属浸渍、高温炭化制备负载铁的含氮活性炭(ACN-Fe),再进一步水热磺化制备了一系列金属负载型双功能炭基固体酸(ACN-Fe-SO3H),并将其应用于催化纤维二糖醇解反应,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光谱、红外(FT-IR)光谱、N2 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和酸碱滴定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研究结果显示:固体酸中的不饱和三价铁离子具有路易斯酸性,磺酸基具有布朗斯特酸性,炭化温度 800℃下制备的固体酸(800-ACN-Fe-SO3 H)具有最强的酸性(酸度0.81 mmol/g)和最大的比表面积(85.7 m2/g),催化性能最佳.800-ACN-Fe-SO3 H用量0.20 g时,在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5h的条件下,纤维二糖的转化率为 99.6%,产物乙酰丙酸(LA)和乙酰丙酸甲酯(ML)产率分别为15.6%和62.1%.催化剂经过5 次循环回收,纤维二糖的转化率为93.1%,LA和ML的总产率为51.1%,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此外还初步探索了纤维二糖醇解的反应机理.

    生物质催化转化碳基固体酸纤维二糖乙酰丙酸乙酰丙酸甲酯

    K2CO3活化法油茶果壳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

    浦丽伟莫立焕胡崟李军...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油茶果壳(COS)为原料,K2CO3为活化剂,分别在空气和氮气中活化制备COS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K2CO3溶液浸渍COS的比例(浸渍比,mL∶g)对活性炭制备的影响,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活性炭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中活化,浸渍比值为1.5,温度为800℃,炭化活化时间为1h的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得率为12.48%,BET比表面积为1 080.94 m2/g,亚甲基蓝(MB)吸附值为441.62 mg/g;在氮气中活化,浸渍比值为2.5,温度为800℃,炭化活化时间为1h时,制得的活性炭得率为18.00%,BET比表面积为942.42 m2/g,MB吸附值为428.77 mg/g.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氮气气氛下制备的活性炭H/C元素比低,芳香性提高;FT-IR和SEM分析表明活化促进了活性炭—CH、—COOH热解和孔隙生长;相比N2 气氛下的样品,空气作热解气制备的活性炭孔隙更发达,吸附性能更好.

    油茶果壳活性炭碳酸钾吸附

    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甘油可降解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江东阳李楠楠黄海源周泽广...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CMC)混合,加入甘油作为增塑剂,采用流延法制备淀粉/CMC/甘油复合膜.采用SEM、XRD、FT-IR等方法对复合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复合膜的力学、透光、吸水和降解性能,重点探讨不同甘油添加量(以淀粉和CMC总干质量计,0~30%)对复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淀粉、CMC和甘油为物理共混,甘油的加入可以提高体系的相容性,甘油添加量越多,复合膜断裂面越光滑.随着甘油添加量增加,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显著增大,当添加量从 0 增加到 30%时,断裂伸长率由3.39%升高到46.23%,增大了12.6 倍.复合膜的透光率、吸水率和水蒸气透过率(WVP)等性能随甘油添加量的增加而提升,当甘油添加量为20%时,600 nm透光率最大可达 79.42%,WVP和吸水率分别为 5.14×10-11 g/(m·s·Pa)和25.46%.体系中甘油添加量的增加还能够加快复合膜的降解速度,当甘油添加量为20%时,复合膜土埋9 天后几乎完全降解.甘油添加量为20%时制备的淀粉/CMC/甘油复合膜的力学、光学及可降解性能较优,可以满足食品包装膜的性能要求.

    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甘油阻隔性能可降解性

    松油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研究

    张运朱广通卓梅芳黄燕敏...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α-松油烯(1)为起始原料,通过与丁炔二酸二甲酯发生Alder-Rickert反应制备了松油烯基丁烯二酸二甲酯(2),并通过闭环反应合成了松油烯基邻苯二甲酸酐(3),继而与一系列芳胺化合物发生取代反应,合成了13 个新型结构的松油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衍生物(4a~4m).通过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等手段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相关表征数据表明目标化合物4a~4m成功合成.初步的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1.5 kg/hm2 施药量下,当采用茎叶处理时,大部分化合物对稗草、马唐、苘麻和反枝苋均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 4b(R = p-CH3)和 4c(R = p-OCH3)对苘麻的抑制活性最好,抑制率分别为62.2%和64.0%,均达到B级.

    松油烯邻苯二甲酰亚胺除草活性合成

    计量标准器具 竭诚欢迎使用检定 松香色度标准块本产品具有国内行业中质量检验的权威性长期、周到的售后服务让客户无后顾之忧

    110页

    尿素-乙二醛树脂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杨舜尧李奇恒张俊夏炎...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尿素-乙二醛(UG)树脂和大豆分离蛋白(SPI)为主要原料制备大豆蛋白胶(SUG),并对其固体含量、黏度、表面张力系数、接触角及胶合性能进行测试;利用XPS、FT-IR和13 C NMR对合成的SUG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DSC及DMA对SUG的固化性能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大豆蛋白胶的固体含量、黏度、表面张力系数及接触角随着SPI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黏度的变化最显著;合成大豆蛋白胶中主要含有C—C、C—O—C、C、C、C等官能团;结合13 C NMR及FT-IR分析结果,可以得出UG树脂与SPI二者之间产生了交联;当SPI用量为30 g,UG树脂用量为50g时,制备的大豆蛋白基胶黏剂性能较佳且固化后储能模量较大,为4 082 MPa,在160 和180℃热压温度下制备的胶合板冷水24h湿强度分别为1.23和1.48 MPa,热水3h湿强度分别为1.05 和1.22 MPa,远大于国家标准GB/T 9846-2015 对Ⅱ类胶合板的要求,且具备一定的耐沸水性能.

    尿素-乙二醛树脂大豆蛋白胶黏剂表征胶合强度

    NiMoRe/HZSM-5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

    郭效博江文夺侯文彪赵平...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浸渍法制备了5 kg NiMoRe/HZSM-5 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OE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对该催化剂用于硬脂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的最佳条件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3 种商用催化剂,NiMoRe/HZSM-5 中金属Ni具有较小颗粒,且分散均匀,BET比表面积(SBET)更大,为239.1 m2/g,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在温度260℃、0.3 g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4h、初始H2压力3 MPa的最优反应条件下,原料转化率和烷烃选择性均为100%,且催化剂稳定性较佳,第5 次循环原料转化率仍高达96.1%,加氢脱氧(HDO)反应的选择性(SHDO/DCO),即HDO反应与脱羧脱羰(DCO)反应的比值由 1.2 降至 0.56.将催化剂NiMoRe/HZSM-5 用于脂肪酸甲酯无溶剂条件下的加氢脱氧反应放大实验后进行中试,采用 2.8L固定床对 25 kg脂肪酸甲酯进行连续加氢性能评价,经过15 循环后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达到98%.

    脂肪酸甲酯中试加氢脱氧烃基生物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