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产化学与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产化学与工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
林产化学与工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

宋湛谦

双月刊

0253-2417

cifp@vip.163.com

025-85482493,85482490

210042

江苏南京市锁金五村16号林产化工研究所

林产化学与工业/Journal Chemistry and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以反映我国林产化学化工科学技术成就、报道学术研究成果、评述国际国内发展动向、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刊登内容包括木材化学与制浆技术、萜类化学、植物原料水解及其产物加工利用、木质原料热解及活性炭生产和利用、松脂化学和利用、单宁化学和利用、精油化学和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和其它万分的加工利用、木本油料、油脂、林产药物、林产香料等化学和利用。本刊先后被国内外10多种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脱氢枞酸二芳胺的D-A-D型聚集诱导红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能

    许立君窦立薇罗汉荣高宏...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2-脱氢枞酸二芳胺为供体(D),蒽醌基团为受体(A),通过C-N偶联的方法合成D-A-D型化合物6,6'-((9,10-二氧代-9,10-二氢蒽-2,6-二基)双((4-甲氧基苯基)氮二基))双(7-异丙基-1,4-二甲基-1,2,3,4,4a,9,10,10-八氢蒽-1-羧酸酯)(2DDPA-AQ),用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表征其结构。测试2DDPA-AQ的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荧光量子产率及寿命、溶致变色效应、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和抗光漂白特性;通过理论计算探讨其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2DDPA-AQ在甲苯中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449 nm,在甲苯中和固体状态下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630和653 nm,呈现红光发射;2DDPA-AQ在正己烷、环己烷、甲苯、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中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578、584、630、638、645、650 nm。2DDPA-AQ的最大发射波长随溶剂极性的增大依次红移,表明其具有溶致变色效应和分子内的电荷转移行为。2DDPA-AQ的荧光发射强度随水/四氢呋喃(H2O/THF)中水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表明其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2DDPA-AQ在水体积分数为95%的H2O/THF中经连续30 min的紫外灯照射后,其荧光发射强度仅轻微减弱,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光漂白特性。由实验所得数据计算2DDPA-AQ的HOMO/LUMO能级为-5。18 eV/-2。86 eV,带隙值为2。32 eV,按理论计算2DDPA-AQ的HOMO/LUMO能级为-4。91 eV/-2。14 eV,带隙值为2。77 eV,实验值与理论值略有偏差,由数据可知:2DDPA-AQ具有较窄带隙,符合红光分子的带隙特征。

    脱氢枞酸二芳胺蒽醌D-A-D型聚集诱导红光发射

    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好氧生物强化增效处理研究

    丁来保朱津苇杨然郭奇...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竹炭为载体制备氮铈掺杂改性且固定化微生物及微量元素的生物增效材料,采用生物强化增效技术对废纸制浆造纸废水的好氧处理进行优化,通过降低生化处理出水浓度来降低深度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利用SEM和16S rRNA测序等手段对活性污泥表面形貌及结构和微生物菌落结构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了生物强化增效技术对废纸制浆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提高污染物生物降解能力,提高生物处理效果。普通生化处理出水COD平均值140 mg/L、氨氮平均值2。3 mg/L,色度平均值260倍,平均COD去除率86。47%、平均氨氮去除率88。83%、平均色度去除率33。33%;同等条件下,生物增效处理出水COD平均值72。2 mg/L、氨氮平均值0。95 mg/L、色度平均值50倍,平均COD去除率93。02%、平均氨氮去除率达到了95。39%、平均色度去除率87。18%,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生化处理。生物增效处理出水采用传统PAC或PFS处理均可达到排放标准,且PFS的处理成本低至0。63元/m3;而普通生化处理只能采用芬顿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且处理成本达3。27元/m3。SEM分析结果显示:生物增效处理的活性污泥絮体结构紧凑,具有更高的生物量;与普通生化处理的污泥相比,生物增效处理的污泥中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丰度增加了3。07和2。29个百分点,unclassified_o_PB19属增加了2。96个百分点,说明生物增效材料的投加能帮助一些具备特殊降解功能的微生物创造有利生存环境并激活其生长,提高了反应体系的定向降解能力。

    废纸制浆造纸废水活性污泥法处理生物强化增效碳基改性材料微生物菌群结构

    黄酮类化合物抑制β-酮酰基-ACP还原酶的构效关系研究

    袁海华荀航曹先爽杨渊...
    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对β-酮酰基-ACP还原酶(FabG)的抑制能力和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抑制作用机制。通过体外酶活测定,系统评价了33种黄酮类化合物对FabG的抑制活性,分析了构效关系;采用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对FabG的抑制作用模式,研究了木犀草素对FabG的抑制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25 mg/L时,异银杏双黄酮、奥洛波尔和木犀草素对FabG的抑制率达50%以上,另有15种黄酮类化合物对FabG的抑制率大于20%。具有FabG抑制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基本结构特征是A环上C-5、C-7以及B环C-4'位同时存在羟基,C环具有C-4位羰基和C-2、C-3位碳碳双键。B环增加邻位羟基取代会提升其FabG抑制活性,C环C-3位羟基化会减弱抑制活性。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能通过氢键、π相互作用等结合力与FabG-NADP+复合物的酪氨酸-151(Tyr-151)、丝氨酸-138(Ser-138)等关键活性氨基酸残基产生结合作用。抑制动力学测定结果显示:木犀草素抑制FabG时与底物(EAA)是竞争性关系,与辅酶(NADPH)是反竞争性关系。黄酮类化合物通过与FabG-NADP+复合物结合,与底物竞争活性位点,从而对FabG产生抑制作用。黄酮类化合物的抑制FabG活性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主要活性基团为A环和B环上的羟基取代基。

    β-酮酰基-ACP还原酶(FabG)黄酮类化合物抑制活性分子对接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证书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28页

    超低甲醛释放木质素基胶黏剂的制备及应用

    高士帅谢宜彤张代晖储富祥...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脲醛树脂耐水、耐候性能差和潜在甲醛释放的问题,以工业碱木质素(L)为原料,通过与苯酚(P)、尿素(U)和甲醛(F)共缩聚反应制备了符合ENF级Ⅰ类胶合板要求的木质素基胶黏剂(LPUs)。考察了L、P和U质量比对LPUs凝胶时间、游离甲醛含量、储存稳定性、固化反应活性以及胶合板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L/(mP+mU)为1∶1时制备的树脂LPU1~LPU4中,随着尿素用量的增加,LPUs树脂的凝胶时间逐渐缩短,m(P)∶m(U)=30∶70时制备的LPU4,其凝胶时间为(18±2)min,约为LPU1(m(P)∶m(U)=90∶10)的凝胶时间(30±2)min的40%,游离甲醛含量从0。05%(LPU1)升高至0。18%,储存期由127 d缩短至14 d,表现出脲醛树脂的理化特性。DSC监测固化过程焓变行为表明,LPUs树脂反应活化能仅为商业酚醛树脂和脲醛树脂的2%~7。8%。mL/(mP+mU)=1且苯酚用量不低于尿素时制备的LPU1~LPU3树脂胶合板耐沸水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满足ENF级Ⅰ类胶合板要求,其中LPU2树脂的施胶量可降低至工业生产工艺的66。7%,此时,依然可以确保胶合板的耐沸水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满足ENF级Ⅰ类要求,可有效降低胶合板生产成本。

    木质素共缩聚反应胶合板耐沸水胶合强度甲醛释放量

    无患子花总皂苷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美白活性研究

    张澳环赵子冰王晰翁学煌...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总皂苷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无患子花总皂苷水提取工艺,对比无患子花水提液与无患子果皮水提液中的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含量。通过DPPH·、ABTS+·、O2-·清除实验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测定评价无患子花水提液抗氧化能力;通过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探究其美白效果;通过红细胞溶血试验,探究无患子花水提液的刺激性。结果表明:无患子花水提液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80 min、液料比30∶1(mL∶g),此条件下,总皂苷得率为12。15%。无患子花水提液的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含量较无患子果皮高;无患子花与果皮的水提液抗氧化能力及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较好,且无患子花水提液优于果皮水提液。无患子花水提液的HD50/DI>100,根据红细胞溶血试验刺激性分级标准,表明无患子花水提液无刺激性。

    无患子花皂苷黄酮抗氧化酪氨酸酶

    β-水芹烯异构制备α-松油烯的研究

    王婧陈玉湘赵振东李海兵...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β-水芹烯酸催化异构制备α-松油烯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甲基溴硅烷(TMSBr)因酸性适中对β-水芹烯表现出良好催化效果,但其对α-蒎烯、β-蒎烯、3-蒈烯、苧烯和异松油烯等单萜烯催化效果不佳;助剂30%(质量分数)H2O2因其所含的水可使TMSBr转化为H+从而催化异构反应进行,并通过对H+的扩散作用减少副反应发生,此外H2O2自身酸性对反应起到辅助催化效应,这3方面特性极大提升了反应效率。β-水芹烯异构制备α-松油烯的较佳工艺条件为:β-水芹烯0。1 mol、TMSBr 0。002 mol、30%H2O20。1 mo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6 h,此条件下原料转化率为88。4%,产物选择性为94。0%。

    β-水芹烯α-松油烯展松松节油催化异构三甲基溴硅烷

    马来海松酸十八酰胺双羧酸钠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自组装性能研究

    张文静孙兴燊翟兆兰王丹...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松香为原料经D-A加成、酰胺化和酸碱中和反应,合成了马来海松酸十八酰胺双羧酸钠(C18MPA2Na),并利用FT-IR、1H NMR、质谱确证了结构。采用表面张力法和尼罗红(NR)荧光探针法研究了C18MPA2Na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29 mmol/L,达到cmc时的表面张力值(γcmc)为41。11 mN/m,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将C18MPA2Na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复配,成功制备了一类黏弹溶液,采用原位冷冻电镜(Cryo-TEM)和流变性能测试研究了复配体系的微观结构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黏弹溶液的聚集体为蠕虫胶束。固定复配体系中CTAB的浓度为80 mmol/L,零剪切黏度(η0)随C18 MPA2Na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C18MPA2Na 为 15 mmol/L 时,η0最大值为 5。67 ×104 mPa·s;固定复配体系中 C18MPA2Na 与 CTAB 的比例(3∶16),η0 随复配体系中C18MPA2Na和CTAB总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快速升高后趋于平稳的趋势,η0与浓度的幂指数值为11。7;当C18MPA2Na为15 mmol/L,CTAB浓度为80 mmol/L时,随着pH值的降低,η0先增加后降低,且在pH值为7。13时η0值最大,为7。67 ×104 mPa·s。该研究表明松香的刚性骨架能够促进表面活性剂自组装。

    松香表面活性剂黏弹溶液蠕虫状胶束

    《林产化学与工业》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60页

    葛根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研究

    朱号天宋科于华忠贺健...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葛根素为原料,设计合成8个葛根素衍生物(PD1~PD8),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其化学结构,利用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各衍生物对酪氨酸酶的激活活性,并利用分子对接模拟探讨各衍生物与酪氨酸酶的结合情况,酶动力学分析确定激活类型。8个葛根素衍生物结构鉴定为:4'-甲氧基-葛根素(PD1)、4'-乙氧基-葛根素(PD2)、4'-丙氧基-葛根素(PD3)、7-O-乙酰基-葛根素(PD4)、7-O-三甲基乙酰基-葛根素(PD5)、7-甲氧基-葛根素(PD6)、7-O-乙氧羰基亚甲基-葛根素(PD7)、7,4'-O-二乙氧羰基亚甲基-葛根素(PD8)。激活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D6为混合型激活,PD6的半激活浓度EC50=0。416 mmol/L,高于葛根素(EC50=0。434 mmol/L)。

    葛根素衍生物合成酪氨酸酶激活剂动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