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季刊

2095-2775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Journal Clinical Laboratory Journal (Electronic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β-HCG、P、E2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宫外孕中的临床价值

    韦英新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血清β-HCG、P、E2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宫外孕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宫外孕患者90例为观察组,另取正常宫内妊娠者45例作为阳性对照组,同期正常未孕者45例作为阴性对照组,对三组受试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β-HCG、P、E2水平,并对检测几个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β-HCG、P、E2水平均较阳性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但血清β-HCG、P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E2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β-HCG、P、E2联合检测对宫外孕早期诊断中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关注并推广.

    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联合检测宫外孕早期诊断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

    肖琼茵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 以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过敏及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肠道、过敏及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显著减少不良反应,临床价值大.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护理配合不良反应

    奥沙利铂分别联合分卡培他滨和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田述梅吴远鹏陈瑶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分别联合分卡培他滨和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时间为2016年8月-2019年5月,采用双盲法实施平均分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与替吉奥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与分卡培他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疾病控制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或奥沙利铂联合分卡培他滨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更少.

    奥沙利铂分卡培他滨替吉奥疗效不良反应

    临床血脂生化检验应用分级检验法的效果研究

    黄晓辉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血脂生化检验应用分级检验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7月-2019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拉网式检验,实验组则采用分级检验,观察两组患者检验结果 .结果 对照组LDL、Apo AI以及Apo B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TC、TG及HDL检查结果 则无明显差异,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级检测能够有效检测出患者血脂情况,为进一步诊治提供了有效参考数据,该方法 具有参考价值.

    分级检验血脂生化检验阳性率

    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培养结果分析

    张中华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培养结果 ,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颅内感染患者60例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培养的结果 .结果 60例颅内感染患者共培养出68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41株),占60.29%,其次是革兰阴性菌(27株)占39.71%.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和表皮葡萄球菌(11株)为主,分别占20.59%、16.18%;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9株)和不动杆菌(6株)为主,分别占8.82%、5.88%.结论 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和不动杆菌为主.

    颅内感染脑脊液病原菌

    梅毒检验中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法的比较

    张伟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法检验梅毒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梅毒检验的140例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法 不同分为甲组(n=70)与乙组(n=70),同时选取40例健康体验梅毒检测阴性者为参照.甲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进行检验,乙组患者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法(TRUST法)进行检验,对两组检验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甲组患者检验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71%、95.71%、97.50%、92.86%、98.53%,乙组患者检验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85.71%、92.50%、78.72%、95.24%,甲组检验准确性、灵敏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乙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检验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在梅毒检验中,ELISA法的准确性、灵敏性更高,适用于大样本梅毒筛查,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法

    研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实践效果

    雷建女陈丽婵范洁梅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诊断冠心病中采用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的实践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时段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将来我院就诊的3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就诊的3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水平.结果 观察组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肌红蛋白阳性率、肌钙蛋白阳性率、肌酸激酶同工酶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诊断冠心病中采用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有临床实践意义.

    冠心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

    降低口腔癌的复发率的微波固化治疗应用价值

    吴婷张诗扬王禹锟郭婧玉...
    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微波固化治疗口腔癌对其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口腔癌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对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采取微波固化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口腔功能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本次研究的66例患者经过微波固化治疗后,接受至少1年的随访,其中存活的有62例,死亡的有4例,存活率为93.94%;随访1年内原发灶复发的患者有6例,复发率为9.09%,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8例,复发率为12.12%;出现术后局部出血的有2例、出现局部切口渗血的有3例,出现颌骨内侧骨膜坏死的有2例,共计6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61%;口腔功能较佳者有35例(53.03%),口腔功能良好者有19例(27.27%),口腔功能较差者有8例(12.12%);本次研究的66例患者经过微波固化治疗后下颌骨均完整保持,且颌部无疤痕,美容满意度100%.结论 对口腔癌患者采取微波固化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口腔癌复发率微波固化治疗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临床应用

    姚士欣屈美娜李栋武炳茁...
    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月来我院治疗甲状腺结节的81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于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对比病理结果 情况.结果 对比甲状腺结节患者手术病理结果 与活检结果 情况,手术病理结果 显示81例患者的阴性与阳性分别为71例、10例,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的阴性与阳性分别为72例、9例,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所呈现出的诊断准确率高,可被临床推广使用.

    超声引导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临床应用

    舒芬太尼对全麻下肾癌根治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尤校雷谷峪徐辉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舒芬太尼对全麻下肾癌根治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行肾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瑞芬太尼;试验组:舒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指数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后VAS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对照组(22.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对全麻下肾癌根治术中此方案可在术后将患者疼痛降至最低,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肾癌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