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季刊

2095-2775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Journal Clinical Laboratory Journal (Electronic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科DIC患者行凝血检验的价值分析

    黄汝梁昌欢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凝血检验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中的实践价值,以期为临床有关工作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我院产科2018年9月-2019年9月接收的35例DIC患者与40例健康体检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皆实施凝血检验,对比两组凝血检验中各项目诊断结果 .结果 试验组纤蛋白原(Fib)、凝血酶凝固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均明显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凝血检验在产科DIC患者中的应用,可清楚了解患者疾病发展状况,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DIC疾病早期防控工作的开展.

    凝血检验产科DIC

    针对性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价值

    严文蔚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外科术后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6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8月-2019年8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组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动静脉内漏护理.观察组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案,观察两组间差异.结果 通过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内漏闭塞率与患者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动静脉内漏闭塞率为3.33%,显著低对照组的23.33%,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引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可以让患者对动静脉内瘘有正确合理的认识、提高医患双方临床治疗配合水平、有效降低动患者的内漏闭塞率、提高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值得在全院推广应用.

    针对性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

    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的应用效果

    李宣霖
    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从2018年2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胸痛中心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中选取96例,以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包括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预检分诊,观察组患者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结果 患者的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心电图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比较,观察组都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6.25%(3/48),显著低于对照组29.17%(1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5.83%(46/48),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的应用,能够显著缩短胸痛患者的各项急救时间,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有效控制并发症.

    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区域性胸痛中心急诊急救

    核酸检测在延边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王蕊
    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上海科华的核酸检测系统对自愿无偿献血者HBV、HCV、HIV核酸检测,评估核酸检测技术应用血液筛查的必要性,统计延边血站2017-2018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核酸检测的数据,分析核酸检测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重要性.方法 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果 阴性及丙氨酸转氨酶检测合格的献血者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检测期间对30390份无偿献血者核酸标本进行筛查,检出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标本11例,HBV-DNA阳性检出率为0.036%;HIV-DNA阳性NAT检出率为0.01%.结论 血液核酸筛查的实施有效防止了病毒经血液传播,进一步保障了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

    无偿献血窗口期核酸检测血液安全

    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效果的影响观察

    许连刚
    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5月-2019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60名健康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收集每位体检者5 mL静脉血,对照组通过室温自然下分离和规范离心检验血液指标,观察组通过人工溶血和规范离心检验血液指标,观察比较两组体检者血清标本生化检验结果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钾离子、谷草转氨酶以及总胆固醇指标更高(P<0.05).结论 血液检验效果受溶血现象的影响,所以检测人员需要根据标准操作规程采集、存储和检验血液标本,以保证检验结果 的准确.

    溶血现象血液检验效果影响

    配伍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杨洋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配伍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分层抽样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计75例,单双号法分组为观察组(38例)以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配伍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率第,值得推广.

    心绞痛冠心病中草药活血化瘀理气辨证

    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比较

    张超兵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牙体牙髓病患者行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39例,多次法根管治疗)和观察组(39例,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两组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更好降低患者并发症情况,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多次法根管治疗一次性根管牙体牙髓病

    CA125、SCC、CA199、CA153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王才友安立王才会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提高宫颈癌检测的成功率,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联合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检测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从本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接诊的宫颈癌患者中选取50例的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列为观察组,通过相同方法 从同时间段在本院行健康体检人员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列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薄层液基细胞学、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检测,探讨两组患者血清CA125、SCC、CA199、CA153水平,观察薄层液基细胞学联合血清CA125、SCC、CA199、CA153在宫颈癌检测中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25、SCC、CA199、CA153水平明显增加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薄层液基细胞学联合血清CA125、SCC、CA199、CA153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均高于任一指标单独检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联合血清CA125、SCC、CA199、CA153检测,能够明显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薄层液基细胞学CA125SCCCA199CA153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松何玲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55例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和37例RMPP患儿进行组间对照分析,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MP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GMPP组比较,RMPP组年龄偏大,肥胖儿、特应性体质居多,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室指标方面,RMPP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CD19+、CD8+等指标高于GMPP组(P<0.05),RMPP组人类白细胞DR抗原、CD4+、CD4+/CD8+等指标低于GMP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外并发症、hs-CRP明显升高、CD4+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为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P<0.05).结论 hs-CRP明显升高、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越明显、合并肺外并发症对早期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

    RF、CRP及ESR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邓志航朱小红苏泳恩申慧敏...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定39例RA患者(Ⅰ组)、24例其他风湿病患者(Ⅱ组)、20例健康体检者Ⅲ组),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RF、CRP,经Westergren法对ESR检测,对比组间RF差异.结果 Ⅰ组和Ⅲ组、Ⅱ组和Ⅲ组、Ⅰ组和Ⅱ组之间RF、CRP、ESR检测结果 均具有明显差异;83例受检者中,RF、CRP、ESR总阳性率分别为43.37%、37.35%、46.99%(P<0.05).结论 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各组RF、CRP、ESR检测结果 存在明显差异.

    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特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