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许文荣

月刊

1001-764X

editor@lcjyzz.com

025-83620683

210008

南京市中央路42号

临床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江苏省医学会主办的医学检验专业学术期刊,以中高级医学检验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医学检验及其相关和交叉学科领域领先而实用的科研成果和理论探讨、工作实践经验和体会。辟有论著、论著摘要、案例报告、新技术和新方法、经验交流、检验与临床、述评、专家意见、问题讨论、综述、讲座、学术动态、继续教育园地、网络天地及产品信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血清和尿液中色氨酸代谢物的水平

    马萌萌滕晓明陆柳叶致含...
    561-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比较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血清和尿液中色氨酸-犬尿氨酸(TRP-KP)通路代谢物的浓度.方法 对该通路中主要代谢物如色氨酸(TRP)、犬尿氨酸(KYN)、犬尿酸(KYNA)和3-羟基犬尿氨酸(3-HK)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定量分析.使用岛津C18色谱柱,0.2%甲酸水溶液和乙腈进行梯度洗脱分离,7 min内采用正离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考察线性范围、精密度等参数.用该方法检测143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和110例体检健康者血液和尿液样本并比较.结果 以TRP为例,血清和尿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4~107.84 µmol/L和0.74~147.06μmol/L.批内变异系数(CV)≤6.3%,批间CV≤3.22%,实验室总CV≤6.5%.抑郁组和对照组血清和尿液检测结果表明,抑郁组KYNA、KYN和TR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3-HK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TRP外,其他代谢物水平在尿液中显著高于血清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血清相比,尿液中TRP-KP的代谢物即KYN、KYNA和3-HK浓度更高,由于尿液收集过程是无创的,因此检测尿液中TRP-KP代谢物具有更大的优势.

    色氨酸-犬尿氨酸通路3-羟基犬尿氨酸抑郁症串联质谱

    碳青霉烯耐药基因院外流行及不同抗菌机理的抗菌药物对其传播的影响

    冯兰兰谭金辉赵枰徐志洪...
    567-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院外泌尿系统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菌株分布及耐药基因传播方式,进一步探讨不同抗菌机理的抗菌药物对耐药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方法 在991份体检健康者非重复尿液标本中筛查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确定碳青霉烯耐药基因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主要耐碳青霉烯菌株进行分型,确定不同ST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揭示院外耐药基因的传播方式;接合实验分析不同亚抑菌浓度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处理供体菌和/或受体菌不同时间对耐药质粒接合效率的影响.结果 共检出18株院外健康人群的非重复耐碳青霉烯菌株(1.82%,18/991),主要为大肠埃希菌(E.coli)(44.44%,8/18),主要基因型为 blaKPC-2(7/8);MLST 结果表明,7 株E.coli 分别属于 ST-10、ST-101、ST-131、ST-405、ST-410、ST-1193和ST-2562;同源聚类分析表明,7株E.coli类型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接合效率范围为(1.59±0.20)×10-4~(4.01±1.31)× 10-4;接合效率最高供体菌经1/8 MIC抗菌药物处理9 h的条件下,其接合效率较无抗菌药物处理组增加最明显;3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抗菌药物均可提高接合效率,而氨苄西林提高最明显.结论 本研究中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CREC)基因型主要为blaKPC-2,传播方式以水平传播为主;亚抑菌浓度抗菌药物可以促进该耐药质粒的接合转移,不同作用机理的抗菌药物及不同抗菌药物胁迫条件对接合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接合效率blaKPC-2亚抑菌浓度抗菌药物

    《临床检验杂志》可直接使用缩略形式的常用词汇

    573页

    多重标志物联合检测模型在诊断4a型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吴雨洁邓博郭明全王珏...
    574-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与单一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T(cTnT)进行对比,初步探索多重心肌标志物[和肽素(copeptin)、cTnT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检测模型在诊断4a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3月至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术后cTnT升高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URL)第99百分位数的非AMI患者.根据《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按照术后是否出现4a型AMI将患者分为非4a型AMI组和4a型AMI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金纳米组装体免疫传感阵列(ciGold)测定AMI生物标志物浓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一标志物和多重联合心肌标志物诊断模型的诊断性能,从ROC曲线获得敏感性和特异性,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ROC)评估各自诊断价值.使用Kappa分析评估多重标志物联合检测模型与《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共纳入65例患者,女性占23.1%.ROC曲线分析显示,多重联合心肌标志物诊断模型的特异性为96.5%,敏感性为92.3%,符合率为94.6%,阳性预测值为92.3%,阴性预测值为96.2%,AUCROC为0.979.cTnT模型的特异性为94.2%,敏感性为100%,符合率为95.7%,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4.9%,AUCROC为0.987.虽然多重标志物联合检测模型诊断敏感性较低(P=0.011),但具有更高的特异性(P=0.016).两种诊断模型准确性的AUCROC差异性分析提示P>0.05,诊断准确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Kappa分析结果表明,多重联合心肌标志物检测模型与《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诊断4a型AMI具有高度一致性,Cohen's Kappa系数为0.818.结论 多重标志物联合检测模型与cTnT在诊断4a型AMI方面性能相近,诊断一致性高,但联合检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优势.

    4a型心肌梗死和肽素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T多重标志物联合检测模型

    血清Lp-PLA2对肺炎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分级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杨玉嘉董宝军屈金辉黄津...
    580-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肺炎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诊断分级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设计,将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天津医院ICU连续收治的57例p-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普通呼吸病房收治的26例肺炎患者和1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收集3组人群的血清样本,其中p-ARDS组和肺炎组样本于患者入院24 h内获得,采用Luminex®多重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Lp-PLA2、IL-6和IL-8的表达水平.收集p-ARDS组和肺炎组患者基线资料以及入院血常规、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D-二聚体(D-dimer)等实验室资料.按照临床诊断、p-ARDS严重程度和28 d临床结局进行分组比较,通过绘制ROC曲线、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评估Lp-PLA2对p-ARDS的诊断及预后价值.结果 p-ARDS组血清Lp-PLA2水平显著高于肺炎组[(233.67±83.49)ng/mL vs(150.86±39.48)ng/mL,P<0.05],而肺炎组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150.86±39.48)ng/mL vs(92.07±12.89)ng/mL,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PLA2对p-ARDS和肺炎的鉴别能力优于IL-6、IL-8、CRP和PCT等指标,其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781(95%CI:0.685~0.878),Lp-PLA2与D-dimer联合的诊断价值更高(AUCROC=0.897,95%CI:0.832~0.963).亚组分析发现,随着肺损伤加重,血清Lp-PLA2水平递增,Lp-PLA2与p-ARDS患者PaO2/FiO2比值呈负相关(r=-0.549),但与入院SOFA评分呈正相关(r=0.412).与p-ARDS生存组相比,死亡组血清Lp-PLA2 水平更高[(314.5±43.1)ng/mL vs(174.9±48.9)ng/mL,P<0.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校正 SOFA 评分后,Lp-PLA2与 28 d 死亡风险独立相关(OR=1.099,95%CI:1.026~1.178,P=0.007),校正 IL-8 或 PaO2/FiO2 后可得到类似结果.结论 血清Lp-PLA2可作为辅助p-ARDS诊断分级和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LA2G7基因

    去除CD38单克隆抗体干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策略

    裴燕董林赵昕亚周秦...
    586-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快速有效解决CD38单抗干扰输血相容性检测的方法.方法 选取10例使用达雷木单抗(DARA)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盐水法、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进行输血前相容性检测;采用二硫苏糖醇(DTT)处理红细胞,同时使用脐血细胞进行辅助验证,对比不同方法的检测情况.结果 患者DARA治疗前后意外抗体筛查及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盐水法和凝聚胺法均为阴性,微柱凝胶法在治疗后转为阳性,脐血细胞辅助验证均为阴性.DTT处理红细胞后,采用3种方法进行意外抗体筛查及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对于使用抗CD38单抗治疗的患者,急诊输血时可使用凝聚胺法,脐血进行辅助验证;平诊输血时可使用DTT处理去除CD38单抗的影响,采用灵敏度更高的微柱凝胶法,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CD38单抗达雷木单抗多发性骨髓瘤凝聚胺法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和依拉环素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马肖胡超然马立艳
    589-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和依拉环素(ERV)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体外抗菌作用,为临床治疗CRKP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23年3月至9月分离的90株CRKP菌株,用Vitek MS微生物质谱仪进行菌种鉴定,用Vitek 2微生物药敏分析仪进行药敏分析.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CRKP产生的5种碳青霉烯酶表型.用K-B法检测CRKP对CZA的药物敏感性,用E-test法检测CRKP对ERV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90株CRKP菌株对CZA的耐药率为12.2%,对ERV的耐药率为6.7%.81.1%的CRKP对CZA和ERV同时敏感,未发现CRKP菌株对CZA和ERV同时耐药.90株CRKP中有83株产KPC酶,对CZA和ERV的耐药率分别为8.4%和6.0%;有3株产NDM酶,对CZA和ERV的耐药率分别为100%和0%;有4株未检出碳青霉烯酶,对CZA和ERV的耐药率均为25%.结论 CZA和ERV对CRKP菌株均有较强的体外抗菌作用,为临床治疗CRKP提供更多参考.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依拉环素耐药性

    精神障碍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12项表达谱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李燕王余成
    592-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 12 项细胞因子(IL-2、IL-4、IL-5、IL-6、IL-8、IL-10、IL-17、IL-1β、IL-12p70、IFN-α、IFN-γ、TNF-α)在常见精神障碍(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谱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确诊为精神障碍的288例患者,采用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12项细胞因子水平,同时收集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结果及临床精神病情等资料.比较分析12项细胞因子在不同精神障碍患者中的水平差异,以及主要细胞因子间及与血常规、CRP、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与试剂盒提供的参考区间相比,精神障碍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5、IL-6和IL-1β异常升高.与抑郁障碍患者比较,双相障碍组外周血IL-2、IL-4、IL-5、IL-8、IL-10、IL-17、IL-12p70、IFN-α、IFN-γ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精神分裂症组(除IL-5和IL-17外)也显著降低(P均<0.05),但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3组中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的主要阳性细胞因子IL-5与IL-6(r分别为 0.5,0.33,0.26,P 均<0.05)和 IL-1β(r 分别为 0.71,0.24,0.50,P均<0.05)呈正相关;IL-6 与 IL-1β(r 分别为 0.4,0.24,0.46 P均<0.05)呈正相关,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IL-6水平与CRP值呈正相关(r=0.3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暴力危险分级评估、自杀风险评估是发生重性精神障碍的独立风险因素(P均<0.05).诊断重性精神障碍时,4种细胞因子联合、IL-8、IL-1β和IL-5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依次为0.751、0.817、0.622和0.613(P均<0.05).结论 精神障碍患者发病过程中其外周血存在独特的细胞因子谱,对判断精神障碍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细胞因子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法

    心肌营养因子-1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张菲娅张冬青
    597-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肌营养因子-1(CT-1)作为白介素-6超家族细胞因子的重要一员,在不同的组织和细胞类型上具有多种效能,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协同发挥作用,在体内多个脏器均有表达.现已证实CT-1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些年CT-1与肿瘤,骨代谢等疾病相关性研究逐渐增多,并证实其血浆浓度在多种疾病中高表达,CT-1是一种很有研究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阐述CT-1的生物作用,在不同疾病诊断、监测中的应用潜力.

    心肌营养因子心血管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

    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例从临床试验监管角度探讨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的质量管理

    赵垠莹薛艳清袁颖
    603-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例,从临床试验监管的视角深入探索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LDT)在质量管理上的应用,在还未大规模应用于体外诊断试剂前期,对该方法的制定、验证、预期用途的确定,以及检测人员和设备、质量保证及控制策略的具体描述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以满足临床的具体需求,实现LDT产品合规化管理,从而为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和精准的检测数据,同时也在区域性的医疗机构中起到了示范试验的角色.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临床试验监查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