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许文荣

月刊

1001-764X

editor@lcjyzz.com

025-83620683

210008

南京市中央路42号

临床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江苏省医学会主办的医学检验专业学术期刊,以中高级医学检验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医学检验及其相关和交叉学科领域领先而实用的科研成果和理论探讨、工作实践经验和体会。辟有论著、论著摘要、案例报告、新技术和新方法、经验交流、检验与临床、述评、专家意见、问题讨论、综述、讲座、学术动态、继续教育园地、网络天地及产品信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真菌核酸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倪萍徐娟胡海涛彭海林...
    641-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真菌核酸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 460 例疑似或确诊为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作为考核方法,以真菌 26S rRNA基因核酸测定试剂盒联合Sanger测序法作为参考方法,采集各研究对象痰液样本并同步使用考核方法、参考方法检测,计算两种方法的Kappa值以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以参考方法为对照,考核方法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 92.83%(427/460);此外,与参考方法相比,考核方法检测8 种真菌(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季也蒙念珠菌、曲霉菌)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分别为 97.34%(183/188)、97.06%(264/272)、97.17%(447/460);100.00%(33/33)、99.77%(426/427)、99.78%(459/460);100.00%(16/16)、99.55%(442/444)、99.57%(458/460);98.11%(52/53)、99.75%(442/444)、99.57%(458/460);95.08%(58/61)、99.50%(397/399)、98.91%(455/460);100.00%(9/9)、99.56%(449/451)、99.57%(458/460);85.00%(17/20)、99.32%(437/440)、98.70%(454/460);97.59%(81/83)、97.88%(369/377)、97.83%(450/46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评价的Kappa值均大于 0.8.对两种方法不一致结果进行复核检测,结果发现有 53.7%(22/41)的检测结果与考核方法一致,有 46.3%(19/41)的检测结果与参考方法一致.结论 使用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能同时检测 8 种真菌,且检测结果与参考方法高度一致,在真菌检测中具有独特优势,且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真菌核酸检测念珠菌鉴定熔解曲线法

    术前D-二聚体、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乳腺癌临床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葛秋霞娄鉴芳
    648-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D-二聚体、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9 月至 2020 年 3 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67 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 30 例作为健康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D-二聚体、血小板(PLT)及淋巴细胞(L)数值,并计算PLR.分析D-二聚体、PLR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术前D-二聚体[1.13(0.62,2.18)mg/L]、PLR[135.2(106.6,166.5)]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D-二聚体:0.35(0.16,0.59)mg/L,PLR:102.9(88.4,115.8),P均<0.001].术后复发组的术前D-二聚体[1.39(0.78,2.33)mg/L)、PLR(152.2(118.0,169.3)]水平显著高于术后未复发组[D-二聚体:0.35(0.16,0.59)mg/L,PLR:102.9(88.4,115.8),P均<0.001].D-二聚体用于乳腺癌筛查及区分乳腺癌复发的ROC下面积(AUCROC)分别为 0.891、0.724,PLR的AUCROC分别为 0.735、0.689,二者联合的AUCROC分别为 0.907、0.762.D-二聚体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P=0.02)、远处转移(P=0.03)显著相关,而PLR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01).二者联合高值组的无病生存率(DFS)显著低于低值组(中位生存时间:24.8 个月vs 30.5 个月,P=0.048).结论 术前D-二聚体、PLR水平与乳腺癌的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且可以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乳腺癌D-二聚体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预后

    更正

    《临床检验杂志》编辑部
    652页

    基于常规检验学指标构建胃部疾病患者恶性风险评估模型

    王萌萌韩秀晶吴淑仪胡佳晴...
    653-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肿瘤标志物、血常规、凝血等常规检验学指标构建预测胃部疾病患者良恶性判断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价值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胃部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胃癌组(134 例)和非萎缩性胃炎组(298 例),收集两组患者的血清及全血检测等常规检验学指标数据,利用R 4.2.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构建胃癌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了包含D-二聚体(DD)、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72-4(CA72-4)、血红蛋白(Hb)4 个检验学指标的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可视化列线图作为最终预测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 0.809(95%CI:0.754~0.864)和 0.808(95%CI:0.724~0.89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58.5%和 93.3%,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通过常规检验学指标建立了胃部疾病患者恶性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准确性良好,可有效预估胃部疾病转化为胃癌的风险,有助于临床尽早发现早期胃癌患者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胃癌非萎缩性胃炎血清学标志物血红蛋白风险预测列线图

    成人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TH17/Treg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

    王雨佳彭喆王辰璐李欣...
    659-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成人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HLH)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TH17/Treg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 年4 月至2023 年3 月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82 例成人sHLH患者,入院次日统计其临床特征资料,并检测TH17/Treg细胞(TH17、Treg、TH17/Treg)、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CD56+)水平.给予HLH-2004 治疗方案并随访 6 个月,根据治疗结果分为生存组(57 例)和病死组(25 例),比较两组入院次日TH17/Treg细胞、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一步分析TH17/Treg细胞与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以及对成人sHLH患者病死的评估价值.结果 82 例成人sHLH患者均存在血β2 微球蛋白和血清铁蛋白升高,90%以上患者存在持续性不规则高热、浆膜腔积液、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临床特征.入院次日、治疗 1 个月、治疗 2 个月、治疗 3 个月时生存组TH17、TH17/Treg水平均低于病死组,而Treg水平高于病死组(P<0.05);CD3+、CD8+T细胞水平低于病死组,而CD4+、CD16+CD56+淋巴细胞水平高于病死组(P<0.05).TH17/Treg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联合预测成人sHLH患者病死的AUCROC为 0.853(95%CI:0.758~0.922),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 成人sHLH患者的临床特征复杂多样,存在明显TH17/Treg免疫功能紊乱、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失调,TH17/Treg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联合预测成人sHLH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效能.

    噬血细胞综合征成人继发性TH17Treg淋巴细胞亚群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急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血栓风险指数的诊断价值

    梁翠莹梁爽董峰苏玉...
    664-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急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CMVT)的危险因素,并评估血栓风险指数对CMVT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老年创伤性髋部骨折患者急诊入院样本,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凝血指标[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和生化指标[血清总蛋白(TP)、球蛋白(Glob)、肌酸激酶(CK)、三酰甘油(TG)、乳酸脱氢酶(LDH)].比较CMVT组、小腿深静脉血栓(DCVT)组与非深静脉血栓(DVT)组间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CM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生成血栓风险指数,评估其诊断CMVT的价值.结果 与非DVT组相比,CMVT组TAFI、Fib、TP、CK、TG、PCT和LDH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D-二聚体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CVT组TP水平显著低于非DVT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LDH和Fib是CMVT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栓风险指数诊断CMV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718(P<0.001).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CMVT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LDH和Fib,而血栓风险指数对诊断CMVT具有较高的价值.

    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血栓风险指数老年髋部骨折

    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前后miR-143-5p/miR-145-5p的表达变化及与DUSP6的相关性

    闫东科张蕾李伟伟门颖超...
    669-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AM)患者手术前后miR-143-5p、miR-145-5p和双特异性磷酸酶 6(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s 6,DUSP6)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因AM切除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或双附件切除)患者手术前后及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体检健康者(健康人对照组)全血标本各 45 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miR-143-5p、miR-145-5p的表达水平,并采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筛查AM的临床效能.经miRTarBase、TargetScan、TargetMiner及miRDB在线软件预测miR-143-5p、miR-145-5p靶基因,采用ELISA法检测靶蛋白DUSP6 的表达水平,并采用Pearson分析法对miR-143-5p、miR-145-5p与DUSP6 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组miR-143-5p和miR-145-5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组miR-143-5p与miR-145-5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组(P<0.01),且术后组miR-143-5p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术后组DUSP6 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术前组(P<0.01).术前和术后组miR-145-5p和miR-143-5p与DUSP6 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术前miR-145-5pr=-0.784,P=0.004;术后miR-145-5pr=-0.689,P=0.024,术前miR-143-5pr=-0.632,P=0.003 2;术后miR-143-5p r=-0.601,P=0.022).miR-143-5p、miR-145-5p、DUSP6 三者联合检测筛查AM的AUCROC为 0.936,敏感性为 0.863,特异性为0.978,均显著高于三者单项指标检测.miR-145-5p 和 miR-143-5p 靶基因分别为 DUSP6 和 MAPK13.结论 miR-143-5p、miR-145-5p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于靶基因DUSP6,参与AM的进展,miR-143-5p、miR-145-5p与DUSP6 三者联合可作为筛查AM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子宫腺肌病血清微小RNA-143-5p微小RNA-145-5p双特异性磷酸酶6

    孕中晚期孕妇外周血Treg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

    葛芳娣朱耿超
    673-675,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孕中晚期孕妇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亚群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体检孕中晚期孕妇 35例和健康非孕期女性体检者(对照组)25 例.利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BMCs中CD3+CD4+CD25+CD127-Treg在CD4+T细胞中的占比,CXCR3+CCR6-Treg(TH1-样Treg)、CXCR3-CCR6-Treg(TH2-样Treg)和CXCR3-CCR6+Treg(TH17-样Treg)细胞在Treg细胞中的占比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孕中晚期孕妇组PBMCs中Treg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占比和TH1-样Treg细胞在Treg细胞中的占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H2-样Treg细胞在Treg细胞中的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t=2.973,P=0.004),而TH17-样Treg细胞在Treg细胞中的占比低于对照组(t=4.118,P<0.001).Treg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占比与孕周呈正相关(r=0.572,P<0.001);TH1-样Treg细胞与孕周呈负相关(r=-0.348,P=0.041).结论 孕中晚期孕妇人群外周血Treg细胞亚群存在一定的变化,Treg细胞及其TH1-样Treg细胞与孕周存在相关性,为深入研究Treg细胞亚群在孕中晚期孕妇中的作用和功能提供了实验依据.

    孕妇调节性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

    缺血性脑卒中新型标志物的研究现状与临床应用

    李丹丹陈青文王子铭严孝岭...
    676-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一种多因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疾病,病死率和复发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目前IS确诊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缺乏有效用于临床实践的生物学标志物,早期预防、诊断和有效治疗仍然是IS诊治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目前已发现多种血清标志物、蛋白质、代谢相关分子、非编码RNA、DNA甲基化分子等具有IS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能.该文旨在总结和分析近年来新发现的IS新型诊疗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及检测技术进展,以期促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IS新型标志物的应用研究,推动IS的精准诊疗.

    缺血性脑卒中生物学标志物

    高通量测序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优势

    单兰雅罗孟军王丽
    680-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基因组计划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对基因多样性以及疾病基因分子水平的理解.从第一个序列草案到个人基因组测序,都在测序技术的非凡进步下变为可能.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其技术也不断地成熟与稳定.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样本病原体鉴定、肿瘤检测、疾病诊断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从而为精准医疗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分析检测工具.

    高通量测序病原微生物精准医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