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陈卫民

月刊

1003-1634

lckqyx@yahoo.com.cn

027-83663149

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Stoma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5年2月。属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以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同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贯彻“注重临床,为临床第一级服务”的办刊宗旨,确保“五湖四海”的办刊思想,主要报道与临床相结合的科研成果,技术革新和学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种植体支抗辅助治疗严重骨性Ⅱ类高角病例

    李立国刘琪郝洁
    194,254-255页

    骨性Ⅱ类高角微种植体支抗掩饰性治疗露龈笑

    小鼠舌白斑的转录组学特征和信号通路改变及白介素17A单抗治疗的实验研究

    韩馨怡张倩倩王子瑞周曾同...
    195-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口腔白斑形成及进展过程中的转录组学特征和信号通路改变以及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单抗对小鼠舌白斑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舌白斑患者同时期正常黏膜组织(NM)、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组织(OL)和小鼠正常舌黏膜组织(mNM)、4NQ O诱导的小鼠舌白斑伴异常增生组织(mOL)的转录组学特征;4NQO诱导12周小鼠舌白斑形成后将小鼠分为实验组(腹腔注射IL-17A单克隆抗体)和对照组(腹腔注射IgG1同型对照抗体)两组,其中单抗的剂量为10 mg/kg/w.注射4周后取材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的方法对小鼠舌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体外IL-17A刺激人口腔白斑细胞系(DOK、Leuk1),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周期.结果:综合分析人和小鼠的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IL-17信号通路在白斑组织中显著上调.小鼠舌白斑用药4周后,实验组小鼠舌80%为轻到中度异常增生,20%为重度异常增生,而对照组中40%为轻到中度异常增生,40%为重度异常增生,20%为浸润癌.Ki67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舌上皮细胞中处于增殖时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相较对照组,IL-17A显著导致白斑细胞更多集中在S-G2-M期(P<0.05).结论:人及小鼠舌白斑形成及进展过程中IL-17信号通路显著上调;IL-17A单抗对4NQO诱导的小鼠舌白斑有潜在的治疗作用;IL-17A会促进人白斑细胞的增殖.

    转录组测序IL-17信号通路4NQO小鼠口腔白斑模型IL-17A单抗

    欢迎订阅2024年《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199页

    双侧陈旧性颞下颌关节脱位诊疗经验总结

    邹姣姣侯笑茹王淋李立峰...
    200-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我院收治的双侧陈旧性颞下颌关节脱位(chronic protracted mandibular dislocation,CPMD)的病例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为陈旧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3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例CPMD病例,总结并分析CPMD患者的基本资料、脱位类型、脱位时间及临床症状;发病时所伴随的其他系统疾病及意识状态;复位方法、复位用时、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出院随访张口度、咬合关系及复发情况.结果:9例CPMD患者平均年龄(67±11.3)岁,女性占比88.9%;脱位类型均为双侧前脱位,脱位平均时间(2.1±1.4)个月.神经系统损伤是CPMD发病联系最密切的危险因素,发病时意识不清的患者占77.8%,仅22.2%的患者在初期感知脱位症状;约88.9%的CPMD病例发病与医疗活动存在密切联系.8例患者在麻醉下手法复位,手法复位率达88.9%,平均时间(24.3±10.9)min,1例患者行手术复位.复位后均给予弹性牵引及后期张口功能训练.除手术复位患者存在轻微张口受限及面神经损伤外,其他患者随访期间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正常,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CPMD主要继发于意识丧失的颅脑损伤性疾病;全麻下手法复位配合牵引钉+橡皮圈弹性牵引是治疗CPMD的首选及有效方法,但必要时仍需手术复位.

    陈旧性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弹性颌间牵引手术复位

    读编往来①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204页

    口腔诊室超声洁治后气溶胶沉降的模拟分析

    万紫千红冯鑫王小霞朱卓立...
    205-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超声洁治进行模拟并评估气溶胶的沉降情况.方法:采用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S.marcescens)和BGI气溶胶发生器模拟从患者口腔发生的气溶胶,使用空气自然沉降法在诊室内易接触表面进行采样,同时利用Andersen-6级筛孔撞击式微生物采样器对诊室中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间点为气溶胶停止释放、停止释放后15 min、30 min.结果:持续释放30 min的气溶胶后至少需要30 min排空,所有采样位点均检测到了菌落的沉降,气溶胶颗粒沉降最多为牙椅设备托盘上的采样位点,患者头上方的桌子,放置有电脑的桌子,牙椅设备托盘与医疗垃圾桶盖的菌落沉降数均高于诊室平均水平.结论:生物气溶胶的沉降在诊疗环境内普遍存在,长时间的诊疗结束后需对牙椅设备托盘等表面重点消毒.

    生物气溶胶超声洁治口腔诊室

    骨皮质切开术配合正畸治疗在牙周炎致错位前牙患者中的应用

    李鹏
    208-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牙周炎致错位前牙患者采用骨皮质切开手术配合正畸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我院牙周炎致错位前牙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正畸治疗治疗,观察组接受骨皮质切开手术联合正畸治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错位前牙正畸治疗时间及治疗前后牙槽骨吸收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C)、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骨保护素(OPG)]、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与对照组(92.5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牙列精细调整时间、排齐整平时间及间隙关闭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牙槽骨吸收程度低于对照组,OC、OPG水平高于对照组,RANK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PGE2、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皮质切开术能加快牙周炎致错位前牙正畸移动速度,缩短正畸时间,调节骨代谢,降低炎症反应,减轻牙槽骨吸收,属于辅助正畸治疗的安全、有效牙齿移动加速方法.

    正畸治疗牙周炎错位前牙骨代谢

    读编往来②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212页

    丹栀逍遥片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高雅杨靖雯孙慧敏周海文...
    213-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探讨中成药丹栀逍遥片精准施治肝郁化火夹虚型灼口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口腔黏膜科符合纳入标准的灼口综合征受试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丹栀逍遥片及甲钴胺片,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所有受试者在入组时、2周、4周及6周分别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记分、焦虑抑郁量表积分、口腔健康影响程度表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视觉模拟疼痛记分、抑郁量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表、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而丹栀逍遥片对实验组焦虑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相似(P>0.05).采用中、西医疗效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一致,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Z=-1.729,P<0.05;Z=-2.688,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丹栀逍遥片能有效治疗肝郁化火夹虚型灼口综合征,同时建立两个可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体系以供参考.

    灼口综合征丹栀逍遥片中成药中医治疗视觉模拟疼痛记分焦虑抑郁中医证候

    光动力疗法结合龈下喷砂对2型糖尿病牙周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刘喜玲雷祎范轶群
    217-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结合龈下喷砂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则加用光动力疗法结合龈下喷砂,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患者牙周临床指标、龈沟液细胞因子水平和龈下菌斑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低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抵抗素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高于对照组(P<0.05).菌群分析显示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P<0.05),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光动力疗法结合龈下喷砂治疗可有效地改善牙周情况和龈下菌斑菌群结构,调节龈沟液CRP、抵抗素和SOD水平,从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2型糖尿病牙周炎光动力疗法龈下喷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