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陈卫民

月刊

1003-1634

lckqyx@yahoo.com.cn

027-83663149

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Stomat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5年2月。属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以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同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贯彻“注重临床,为临床第一级服务”的办刊宗旨,确保“五湖四海”的办刊思想,主要报道与临床相结合的科研成果,技术革新和学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髁突骨折采用经颌后切口腮腺前缘入路的疗效及术后颞下颌关节功能与咬合关系的影响

    潘志崇黄莅韦均闵赵亮...
    551-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髁突骨折采用经颌后切口腮腺前缘入路的疗效及术后颞下颌关节功能及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的 104 例单侧髁突骨折患者均在 2020 年 5 月~2023 年 12 月期间收治,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组.对照组 52 例采用传统经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观察组 52 例采用经颌后切口腮腺前缘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颞下颌关节功能及咬合关系均恢复良好,比较髁突骨折复位有效率、咬合关系、侧方运动幅度、下颌后退运动、下颌前伸运动值以及张口度恢复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9.57±4.24)mL]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77.29±9.34)min]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3.85%vs 19.23%)低于对照组(χ2=6.029,P=0.014).结论:颌后径路手术操作方法均能使髁突骨折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咬合关系得到良好的恢复,且选择经颌后切口腮腺前缘入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更少.

    髁突骨折颌后径路手术疗效颞下颌关节咬合功能

    两种根管治疗技术在单根非弯曲钙化根管疏通精准度的对比研究

    张瑀家张晓东郝平邵伟豪...
    55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静态导航技术引导根管治疗与传统显微根管治疗在钙化根管疏通的精准度.方法:选取56 颗离体单根前牙和前磨牙作为研究对象.模拟钙化根管形态后随机分为两组,并按照牙弓形态排列在树脂基托模型中.实验组(n=28)应用静态导航技术引导根管治疗,对照组(n=28)应用传统显微根管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锥束计算机体层技术(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扫描以及数字化光学表面扫描,比较两组根管治疗时长、牙体硬组织损失量以及根管偏差值.结果:对照组有 4 颗离体牙经根管治疗后发生了侧穿或者根尖偏移.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治疗时长分别为(6.92±1.65)min和(14.67±3.7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牙体硬组织损失量为(10.58±1.50)mm3 和(12.95±2.88)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偏差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根向差(0.40±0.10 mm vs 0.48±0.15 mm)和轴向角度(2.04±0.48° vs 4.59±1.8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0.29±0.06 mm)与对照组的冠向差(0.33±0.08 mm)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态导航技术引导根管治疗的根向差和轴向角度比传统显微根管治疗小,治疗时间短,牙体硬组织损失量少.静态导航技术引导根管治疗在单根非弯曲钙化根管的疏通方面优于传统的显微根管治疗.

    静态导航技术钙化根管锥束计算机体层技术牙科显微镜

    牙周炎与慢性胃炎或胃溃疡之间的因果关系:双向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胡媛媛沈萌璇陆雨郡黄昌骏...
    559-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旨在通过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牙周炎(periodontitis,PD)与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或胃溃疡(gastric ulcer,GU)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PD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来自Gene-Lifestyle Interactions in Dental Endpoints(GLIDE)联盟(12289 例).FinnGen联盟提供了关于CG(7605 例)和GU(4542 例)的GWAS数据.分析主要使用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weighted,IVW)方法进行.为了明确是否有水平多效性的影响,使用了 3 种不同方法:加权中位数(weighted median,WM)、MR-Egger回归和多效性残差和异常值法(MR-pleiotropy residual sum and outlier,MR-PRESSO).结果:IVW方法确定 PD对 CG(OR=0.885,95%CI:0.725~1.081,P=0.234)和GU(OR=1.034,95%CI:0.860~1.244,P=0.720)无因果影响.同样,CG和GU对PD都没有显著的因果影响.MR-Egger和加权中位数的结果与IVW方法一致.结论:在欧洲人种中,牙周炎和慢性胃炎或胃溃疡没有因果关系,反之亦然.

    牙周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因果关系孟德尔随机化

    鼻内镜辅助下取翼下颌间隙内下颌第三磨牙1例

    周兴安邱雁君德乐黑巴特尔尚多...
    564-566页

    鼻内镜翼下颌间隙下颌第三磨牙

    单细胞RNA测序在骨骼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聂晴朱玲新孙筱月
    567-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骼由高度异质的细胞组成,研究其异质性对治疗骨骼疾病、促进骨骼损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单细胞RNA测序(single 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是在单细胞水平分析细胞转录组的方法.利用该技术已在骨骼细胞谱系中发现具有不同转录特征的细胞,包括骨骼干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破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血管系统细胞.通过认知骨骼细胞异质性,研究不同骨骼细胞群功能,为骨骼疾病的细胞疗法铺平道路.本文就近年来利用scRNA-seq识别不同骨骼细胞类型及其功能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单细胞RNA测序骨骼细胞异质性微环境

    人工智能在口腔影像应用的研究进展

    陶天金贺楚芸童庆华方文静...
    570-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过去几年中,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口腔领域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人工智能正在逐渐改变口腔领域的医疗实践,口腔医生应该对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有基本的理解和评估能力.本文旨在回顾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牙科影像中的应用的现有文献,阐明AI作为自动分析工具在口内照片、面部照片以及X线片中的应用.此外,概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牙科影像中的最新突破和应用,阐述了医疗人工智能系统未来进展的局限性和挑战,并提供了人工智能在牙科影像中的一些未来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牙科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