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麻醉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张国楼,徐建国

月刊

1004-5805

jca@lcmzxzz.com

025-83472912

210003

南京市紫竹林3号

临床麻醉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麻醉专业学术刊物,以围术期麻醉处理、急救复苏、重症监测治疗及疼痛治疗为主要内容,兼及有关边缘学科。本刊以临床麻醉为主要特色,注重文稿质量和编排水平,栏目活跃,发行量在麻醉同类杂志占首位,深受广大读者和作者欢迎和喜爱。1992年评为核心期刊,1997年进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围手术麻醉期伤害感受监测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张麟临李依泽王国林
    1013-1016页

    改良衰弱指数与老年患者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预后的相关性

    姜曦闫翔王晶吴安石...
    1017-1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5项改良衰弱指数(mFI-5)与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接受OPCABG的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术前mFI-5将患者分为三组:非衰弱组(mFI-5=0分)、衰弱前期组(mFI-5=1分)和衰弱组(mFI-5≥2分).收集三组患者的基线、术中及预后指标.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及线性回归)分析评估mFI-5与OPCABG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共有244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非衰弱组35例(14.3%),衰弱前期组82例(33.6%),衰弱组127例(52.1%).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前期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衰弱组术前LVEF明显降低,术中尿量明显减少,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衰弱前期组比较,衰弱组术中尿量明显减少,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FI-5每升高1分,ICU住院时间延长 3.189 d(95%CI 1.457~4.920 d,P<0.001),总住院时间延长 2.890 d(95%CI 1.070~4.709 d,P=0.002).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FI-5升高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包括急性肾损伤(OR=1.519,95%CI 1.076~2.145,P=0.017)、肺部并发症(OR=1.453,95%CI 1.075~1.965,P=0.015)和死亡(OR=3.730,95%CI 1.980~7.027,P<0.001).结论 mFI-5 量表是一种简便实用的衰弱筛查工具,对OPCABG老年患者采用mFI-5量表进行衰弱评估,可以筛选出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高危患者.

    5项改良衰弱指数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老年衰弱预后

    Logistic回归和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低SpO2的比较

    许斯洋王君渠磊秋桂波...
    1022-1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Logistic回归和机器学习模型对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术(TPPR)患者单肺通气(OLV)期间发生低SpO2的预测效能,并探讨低SpO2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行单侧TPPR患者127例,男61例,女66例,年龄18~80岁,ASA Ⅰ-Ⅲ级.根据术中OLV期间是否出现SpO2<90%将患者分为两组:低SpO2组(n=21)和正常SpO2组(n=106).收集患者围术期相关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与采用随机森林(RF)、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决策树(DT)、逻辑回归(LogR)、支持向量机(SVM)5种机器学习模型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采用沙普利加和解释法(SHAP)解释输出的最佳模型,确定TPPR患者OLV期间低SpO2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大(OR=1.087,95%CI 1.006~1.175,P=0.036)、BMI 升高(OR=1.299,95%CI 1.050~1.608,P=0.016)、术前血糖浓度升高(OR=2.028,95%CI 1.378~2.983,P<0.001)、RV/TLC%Pred降低(OR=0.936,95%CI 0.892~0.983,P=0.008)是 OLV 期间低 SpO2 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为 Logit(p)=-10.098+0.08×年龄+0.231×BMI+0.633×血糖-0.059×RV/TLC%Pred,该模型AUC为0.873(95%CI 0.803~0.943,P<0.001).经过网格搜索与五折交叉验证结合优化机器学习模型参数,模型训练效果良好.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F的AUC为0.921(95%CI 0.840~0.979),XGBoost 的 AUC 为 0.940(95%CI 0.812~0.981),DT 的 AUC 为 0.919(95%CI 0.828~0.982),LogR 的 AUC 为 0.892(95%CI 0.831~0.980),SVM 的 AUC 为 0.922(95%CI 0.832~0.982),XGBoost预测的AUC最高,且高于传统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经SHAP方法处理后,XGBoost输出模型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增大、BMI和术前血糖浓度升高.结论 年龄增大、BMI和术前血糖浓度升高是TPPR患者OLV期间低SpO2的危险因素,机器学习模型XGBoost预测OLV期间低SpO2发生的效能优于传统的Logistic回归,能分析变量与结局间的复杂关系,更精准地个体化预测OLV期间低SpO2的发生风险.

    机器学习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术单肺通气年龄体重指数血糖

    亚甲蓝复合罗哌卡因隐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赵智慧王晶白香花王丽斯...
    1029-1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亚甲蓝复合罗哌卡因隐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60~75岁,BMI 18.5~30.0kg/m2,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亚甲蓝复合罗哌卡因组(M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30例.腰-硬联合麻醉前,MR组采用0.10%亚甲蓝+0.25%罗哌卡因复合液20 ml行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R组采用0.25%罗哌卡因20 ml行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记录术后6、12、24、48、72 h患肢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24、48、72 h患肢膝关节最大活动度(ROM)和股四头肌徒手肌力检查(MMT)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和补救镇痛药首次追加时间.记录穿刺部位出血、感染、局部麻醉药物中毒、神经损伤、周围组织损伤等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R组比较,MR组术后12、24、48、72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72 h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48、72 h患肢膝关节ROM明显增大(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住院期间均未见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亚甲蓝复合罗哌卡因隐神经阻滞可增强TKA术后镇痛效果,延长镇痛作用时间,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有利于术后早期膝关节的功能锻炼.

    亚甲蓝罗哌卡因隐神经阻滞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活动度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环杓关节脱位夹持式复位的影响

    余理想于振坤杨传宗鲁媛媛...
    1034-1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三种剂量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环杓关节脱位夹持式复位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复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环杓关节脱位患者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18~80岁,BMI 18.5~30.0 kg/m2,ASA Ⅰ-Ⅲ级.根据瑞芬太尼剂量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瑞芬太尼0.5 μg·kg-1·min-1组(A组,n=17)、瑞芬太尼 1.0 μg·kg-1·min-1组(B 组,n=18)和瑞芬太尼 1.5 µg·kg-1·min-1组(C 组,n=16).入室后开始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 μg·kg-1·h-1,同时使用耳鼻喉麻醉喷雾器(2%利多卡因2 ml)对患者舌根进行表面麻醉,第5分钟对咽喉部进行第2次表面麻醉,第10分钟停止泵注右美托咪定,在可视喉镜视野下对声门上及环杓关节周围进行第3次表面麻醉,随即三组静脉泵注相应剂量的瑞芬太尼持续5 min,停止泵注后开始复位手术.记录首次复位成功情况、术者的麻醉质量满意度评分和术中追加瑞芬太尼情况.记录入室时、术后3、30min、6h VAS疼痛评分.记录术中及苏醒期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与B组比较,A组和C组首次复位成功率和术者的麻醉质量满意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中追加瑞芬太尼比例明显降低,术后3 min 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托下颌手法通气比例明显降低(P<0.05).三组术中和苏醒期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躁动、谵妄和喉痉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瑞芬太尼0.5、1.5 µg·kg-1·min-1比较,瑞芬太尼1.0 μg·kg-1·min-1联合右美托咪定序贯泵注可为环杓关节脱位夹持式复位手术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提高首次复位成功率,患者呼吸循环更加平稳,围术期不良反应更少.

    瑞芬太尼环杓关节脱位夹持式复位术镇痛恢复质量

    艾司氯胺酮对心肺转流心脏手术患者心室功能及颈内动脉血流的影响

    李宛霖孟洁琼韩瑛赵雅梅...
    1039-1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心肺转流(CPB)开始时静脉输注艾司氯胺酮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室功能和颈内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8~75岁,BMI 18.5~30.0 kg/m2,ASA Ⅱ或Ⅲ级,NYHA心功能分级Ⅰ 一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30例,术中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CPB开始后,E组静脉输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1·h-1至手术结束,C组以相同速度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切皮时、CPB停机后60 min内HR、MAP、CVP、心脏指数(CI);切皮时、CPB 40 min内、CPB停机后60 min内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纵向达峰时间应变标准差(GLTSD)、整体环向应变(GCS)、整体环向达峰时间应变标准差(GCTSD)以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GLS、GLTSD;麻醉诱导前、切皮时、CPB 40 min内、CPB停机后60 min内rScO2、BIS、Hb和乳酸(Lac)浓度以及颈内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SPV)、颈内动脉血流量(Q-ICA)、血流阻力指数(RI);麻醉诱导前、术后6 h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记录停机后自动复跳例数、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心脏不良事件以及术后30 d死亡例数.结果 与C组比较,E组CPB停机后60 min内CI明显升高(P<0.05);CPB停机后60 min内LVEF、RVEF及右心室GLS明显升高(P<0.05);CPB停机后30 min左心室GLS、GCS及右心室GLS明显升高(P<0.05);CPB 40 min内RI明显升高(P<0.05).两组cTnⅠ、ALT、Cr、NSE浓度、停机后自动复跳比例、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术后30 d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脏手术患者在CPB开始后使用艾司氯胺酮能明显增加CPB停机后的CI,并可能通过增加心室纵向和环向应变力来增强心肌收缩,提高术后心室射血分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艾司氯胺酮心室功能超声斑点追踪显像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中心静脉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

    曾智贺李林郑佳肖昭扬...
    1046-1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中心静脉压(CVP)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和2019-2022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所有行OPCABG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和手麻系统收集术前一般情况、术中情况.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绘制术中平均CVP与术后AK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术中平均CVP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平均CVP与术后AK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有400例(34.9%)患者发生AKI.与非AKI组比较,AKI组年龄明显增大(P<0.05),BMI、血清肌酐浓度、术前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注射胰岛素治疗比例、平均CVP、急性低血压发作比例明显升高(P<0.05),术中尿量明显减少(P<0.05),低血压时间明显延长(P<0.05).在完全调整人口统计学、术前合并症以及术中指标集用药等协变量后,术中平均CVP每升高1 mmHg,发生AKI的几率增加1.47 倍(OR=1.47,95%CI 1.36~1.59,P<0.001).术中平均 CVP 与术后 AKI 的 ROC 曲线确定术中平均CVP的最佳截断值为10.11 mmHg,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术中平均CVP≥10.11 mmHg的患者术后发生AKI的概率是术中平均CVP<10.11 mmHg患者的4.14倍.结论 OPCABG术中平均CVP升高(≥10.11 mmHg)与术后AKI的较高风险独立相关.

    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急性肾损伤中心静脉压预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部手术患者不同手术时机与术中肺内分流率的相关性

    李敏段鲜宁张建友杨大威...
    1052-1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行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术患者不同手术时机与术中肺内分流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择期行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术患者120例,男65例,女55例,年龄30~75岁,BMI 18.5~25.0 kg/m2,ASA Ⅰ或Ⅱ级.根据感染后不同手术时机将SARS-CoV-2感染手术患者分为三组:感染后5~8周组(B组)、感染后9~12周组(C组)和感染后13~16周组(D组),每组30例.另选择非感染手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A组).于双肺通气10 min、单肺通气15、30 min时测定桡动脉和混合静脉血血气,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SARS-CoV-2感染肺部手术患者不同手术时机与术中肺内分流率的相关性.记录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双肺通气10 min、单肺通气15、30 min PaO2明显降低,Qs/Qt明显升高(P<0.05);D组单肺通气15、30 min PaO2明显降低,Qs/Qt明显升高(P<0.05);B组术后7 d内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D组术后7 d内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感染时间短(β=-0.478,95%CI-3.857~-1.231,P<0.001)、感染临床分型加重(β=0.274,95%CI 0.368~3.453,P=0.016)和术前存在持续症状(β=-0.240,95%CI-5.986-0.537,P=0.019)与双肺通气10 min时肺内分流率增加相关;感染时间短(β=0.267,95%CI 0.130~3.018,P=0.033)、感染临床分型加重(β=-0.391,95%CI-4.715~-1.323,P=0.001)、术前存在持续症状(β=-0.497,95%CI-10.484~-4.491,P<0.001)和术前存在呼吸困难(β=-0.246,95%CI-8.596-0.691,P=0.022)与单肺通气15 min时肺内分流率增加相关.结论 SARS-CoV-2感染后5~8、9~12周肺内分流率增加,但在感染后13~16周双肺通气10 min时的肺内分流率逐渐恢复,在此间期手术的患者具有更低的PPCs发生率.感染时间短、感染临床分型加重、术前存在持续症状与肺内分流率增加相关.

    新型冠状病毒肺部手术肺内分流率氧合

    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中血糖变异指数与术后谵妄的相关性

    潘鑫蔡宁李慧慧官双双...
    1058-1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中血糖变异指数(GLUCV)与术后谵妄(PO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12例,男16例,女96例,年龄65~80岁,BMI22.0~28.0kg/m2,ASA Ⅰ或Ⅱ级.根据术后5 d内是否发生POD将患者分为两组:POD组和非POD组.收集术前最后1次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得分、手术时间、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值降低幅度超过rScO2基础值13%(△rScO2>13%)的时间,术前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浓度,入室前、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5 min、切皮后1 min、离室前采集指尖血糖浓度等资料,计算GLUCV.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POD的危险因素,并计算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GLUCV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5 d内发生POD 30例(26.8%).与非POD组比较,POD组手术时间和术中△rScO2>13%时间明显延长(P<0.05),CRP浓度、GLUCV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术中 △rScO2>13%时间延长(OR=3.542,95%CI 1.380~9.093,P=0.011)、CRP 浓度升高(OR=1.984,95%CI 1.078~3.650,P=0.015)、GLUCV升高(OR=5.257,95%CI 1.690~16.353,P=0.008)是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POD的危险因素.GLUCV预测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POD的AUC为0.747(95%CI 0.650~0.844,P<0.001),临界值为23.4%,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63.3%.结论 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GLUCV与POD存在明显相关性,同时GLUCV对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发生POD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谵妄血糖变异指数危险因素血糖

    《临床麻醉学杂志》可直接使用缩略语的词汇

    10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