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麻醉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麻醉学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张国楼,徐建国

月刊

1004-5805

jca@lcmzxzz.com

025-83472912

210003

南京市紫竹林3号

临床麻醉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麻醉专业学术刊物,以围术期麻醉处理、急救复苏、重症监测治疗及疼痛治疗为主要内容,兼及有关边缘学科。本刊以临床麻醉为主要特色,注重文稿质量和编排水平,栏目活跃,发行量在麻醉同类杂志占首位,深受广大读者和作者欢迎和喜爱。1992年评为核心期刊,1997年进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术中持续泵注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后谵妄的影响

    刘恒花杨锦锦邱迪滕培兰...
    1063-1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术中持续泵注瑞马唑仑对蛛网膜下腔阻滞下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236例,男82例,女154例,年龄≥65岁,BMI 18.5~31.0kg/m2,ASA 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18例.在手术部位消毒铺巾时,R组给予首剂量瑞马唑仑0.1 mg/kg,随即以0.2 mg·kg-1·h-1静脉泵注,维持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1或2分,手术结束时停止泵注;C组以相同速率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中文修订版(CAM-CR)于术后1~3 d评估POD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前1 d、术后1 d焦虑评分以及入室后、术毕血浆皮质醇浓度.记录术中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R组PO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焦虑评分和术毕血浆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中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入室后血浆皮质醇浓度、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马唑仑可以降低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POD的发生率,可能与缓解术中焦虑、抑制术中应激反应有关.

    瑞马唑仑术后谵妄皮质醇镇静髋部骨折手术老年

    蒙药那如-3味丸对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效果的影响

    越娜澈力木格李辉吕亮亮...
    1068-1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蒙药那如-3味丸对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P)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确诊为NP的疼痛科住院患者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40~80岁,BMI≥18.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蒙药那如-3味丸组(观察组,n=20)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21).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口服普瑞巴林胶囊联合超声引导下疼痛区域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蒙药那如-3味丸(2 g/10粒),每晚临睡前口服3~5粒,共2周.记录治疗前1 d、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数字评分量表(NRS)疼痛评分、简化 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于治疗前1 d、治疗后2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IL-1β、TNF-α浓度.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恶心、呕吐、腹胀、心悸、嗜睡和头晕等.结果 与治疗前1 d比较,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两组NRS疼痛评分、SF-MPQ评分、PSQI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周两组血清IL-6、IL-1β、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观察组NRS疼痛评分、SF-MPQ评分、PSQI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IL-6、IL-1β、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蒙药那如-3味丸联合常规疗法可有效减轻NP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可能具有调节神经炎症作用.

    蒙药那如-3味丸神经病理性疼痛疼痛评分睡眠质量炎性因子

    针刺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有效性的Meta分析

    马丽陈丽萍徐紫清薛建军...
    1073-1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针刺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3年5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RCTs,患者1 072例,其中针刺组545例,对照组527例.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RR=1.17,95%CI 1.08~1.27,P<0.01),术后胃泌素(SMD=1.86,95%CI 1.40~2.32,P<0.01)、胃动素(SMD=1.53,95%CI 0.99~2.06,P<0.01)水平明显升高,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MD=-4.53 d,95%CI-6.51-2.55 d,P<0.01).结论 针刺可提高术后胃瘫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升高术后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促进术后胃动力恢复.

    针刺术后胃瘫综合征胃泌素胃动素Meta分析

    《临床麻醉学杂志》对来稿署名的要求

    1078页

    微小RNA参与调控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刘军林李益刘文捷
    1079-1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PND发病率高且与手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PND公认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中枢神经炎症反应、突触功能障碍、细胞凋亡、氧化应激、Aβ过度沉积等.微小RNA(miRNA)作为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调节的关键基因表达调控因子,不仅直接参与这些过程的调控,同时还通过参与调控微生物菌群-肠-脑轴、围术期情绪调节以及术后疼痛,间接影响PND的发生.本文对miRNA在调控PND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PND的诊断、预防以及开发该疾病的靶向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微小RNA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神经炎症疼痛

    全身麻醉药物对微生物-肠-脑轴影响的研究进展

    谷茜舒进军
    1085-1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共生关系,并且肠道微生物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双向交流的通路,即"微生物-肠-脑轴".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药物与大脑之间可以通过微生物-肠-脑轴进行复杂的双向交流,全身麻醉药物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代谢.本文就常见的全身麻醉药物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麻醉与微生物-肠-脑轴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微生物-肠-脑轴肠道微生物全身麻醉药物

    床旁肌肉超声评估老年患者衰弱的研究进展

    陈添雅宋芬刘玥
    1089-1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衰弱是指生理储备减少导致抗应激能力下降的多系统综合征,高发于老年患者,且与手术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麻醉科医师围术期进行的衰弱评估具有必要性,如何快速、准确、客观地量化评估衰弱,仍是一大难题.随着肌肉变化在衰弱的病理生理改变中的重要性被逐渐揭示,床旁肌肉超声在衰弱评估方面的应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介绍床旁肌肉超声的检查参数及其用于老年患者衰弱评估的参数选择和肌肉选择,以期为麻醉科医师围术期评估衰弱提供参考.

    衰弱肌肉超声围术期老年

    术中液体治疗对内皮糖萼脱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志瑶苏国宁尚舫
    1095-1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皮糖萼(EG)是血管内皮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液稳态、炎症反应调节、维持血管通透性、血小板和白细胞粘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创伤、炎症、感染和医源性干预是EG脱落的重要原因.液体治疗是麻醉科医师围术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患者选择适当的液体类型和液体输注策略可能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EG的结构和生理特性进行阐述,对术中液体治疗的现状进行归纳,并探讨术中液体治疗对EG的影响以及液体治疗的优化对EG的保护作用,为术中液体治疗提供参考.

    液体治疗内皮糖萼晶体胶体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24年版发布

    1099页

    老年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术前筛查及预康复策略

    徐瑞彭丽桦周玲
    110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老年患者容易发生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PND可能会对患者术后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早期识别PND高危患者、加强术前预康复对于患者围术期脑健康和术后康复极为重要.本文就老年患者PND的术前危险因素及简易评估方法、术前预康复策略进行归纳,为临床开展老年患者高危患者筛查与预康复提供参考.

    术前筛查老年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危险因素术前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