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季刊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FOR CLINICIANS(ELECTRONIC VERS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腔镜下保留直肠上动脉和左结肠动脉的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付涛刘超李胜杰
    1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郭应喜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于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就诊的 80 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研究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疼痛评分、氧化应激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白介素-6、白介素-8、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以及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白介素-6、白介素-8、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 12h、1d及 3d,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与术后疼痛,减轻手术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炎症因子疼痛评分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后三角入路与经胆囊板入路的临床比较

    姜理文王飞吴吉薛原...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经胆囊后三角入路与经胆囊板入路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0 月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 96 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奇偶数法分为A组与B组,各 48 例。A组采用经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经胆囊板入路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 12h、24h疼痛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 12h、24h时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经胆囊板入路对比,经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缩短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对患者疼痛感,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胆囊后三角入路经胆囊板入路疼痛并发症

    微型营养评定简表在围手术期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应用

    赖观好彭双林卢雪云邓晶莹...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 short-form,MNA-SF)在围手术期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10 月阳江人民医院的胃癌根治术患者 100 例,使用数字随机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试验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 24h内进行MNA-SF营养风险筛查,对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术前给予肠内+肠外营养干预。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24h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 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术前给予肠内+肠外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阳性率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试验组老年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MNA-SF通过提供一个简单而全面的评估框架,有助于早期发现老年患者的营养问题并提早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微型营养评定简表围手术期老年患者营养风险

    瑞戈非尼联合微波消融、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陈枫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瑞戈非尼联合微波消融、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 年 10 月至2024 年 4 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74 例,采用病历号信封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 37 例。对照组行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观察组行瑞戈非尼联合微波消融、TACE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生物标志物、肝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胞角蛋白1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水平,以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脆性组氨酸三联体、P16 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中 9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 10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行瑞戈非尼联合微波消融、TACE治疗,可提高近期疗效,改善肝功能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瑞戈非尼微波消融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

    不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苏醒期质量的影响

    黄丽清李晓敏温肖玲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气腹压力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colorectal-carcinoma surgery,LCS)患者的效果和对术后苏醒期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高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对 70 例LCS患者,根据人工气腹压力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气腹压力控制在 13~15mmHg)与观察组(气腹压力控制为8~12mmHg),各 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质量、认知功能、应激反应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且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术后禁食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 1d、3d、7d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 1d,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T1~T3 时刻较T0 时刻,两组的皮质醇、C反应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T1~T3时刻皮质醇、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同时刻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相较于高气腹压力,LCS治疗中采取低气腹压力对患者认知功能、胃肠功能和机体应激反应影响更小,可以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

    气腹压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苏醒期质量应激反应

    不同方式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

    徐文强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江阴市青阳医院收治的 90 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式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常规组(75。56%),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及术后下床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1/45),显著低于常规组[6。67%(3/45)],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406,P=0。036)。结论 腹腔镜式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治疗中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

    艾司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在阑尾切除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疼痛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丰小雷吴芹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取艾司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方案对于阑尾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疼痛、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3 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择期采取阑尾切除术的102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51)、对照组(n=51)。两组均采取相同的麻醉诱导方案,对照组术中应用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术中应用艾司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生命体征、术后疼痛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 1min、麻醉 5min时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均较入手术室时降低(P<0。05),而术毕时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较入手术室时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麻醉 1min与麻醉5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4h、8h、12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 24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采取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应用艾司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满意,术后疼痛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

    阑尾切除术艾司氯胺酮瑞芬太尼术后疼痛不良反应

    日间手术病房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陈婷婷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日间手术病房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陆丰市人民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 117 例,按手术时间不同分为住院手术组(59例,常规护理方法干预)、日间手术组(58例,日间手术病房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日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日间手术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自主下床活动时间较住院手术组更短,且术中出血量、总费用均较住院手术组更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日间手术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22。41%)显著低于住院手术组(47。4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日间手术病房护理模式干预能显著提升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较低。

    日间手术病房护理模式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通淋固肾灸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尿潴留风险的影响

    蔡雪贞唐健荣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通淋固肾灸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尿潴留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10 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 102 例实施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医综合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通淋固肾灸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排尿状况,并用自制的腹胀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腹胀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自主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但排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为3。92%(2/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9。6%(10/51),且患者排尿状况评分、腹胀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淋固肾灸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可显著降低混合痔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提高排尿量,减少膀胱残余尿量,促小便顺畅排出,改善患者腹胀情况。

    混合痔通淋固肾灸尿潴留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