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张贞浏

双月刊

1004-1648

83700011@163.com

025-82296069

210029

南京市广州路264号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具身运动想象训练联合针灸改善缺血性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功能MRI研究

    曹雨然刘婉王露露高润...
    435-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具身运动想象训练(MIT)联合针灸改善缺血性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并通过静息态功能MRI(fMRI)洞悉该联合疗法的潜在脑机制.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36例首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等比例随机分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针灸治疗,实验组接受常规康复+具身MIT联合针灸治疗.每次训练60 min,每天1次,每周5 d,共持续8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估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采集静息态下全脑的fMRI数据,计算低频振幅分数(fALFF)值及其z分数(zfALFF).统计学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别×时间交互效应、组别主效应及时间主效应.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FMA评分由(16.83±3.00)分升高至(27.89±3.99)分,MBI评分由(26.11±6.31)分升高至(59.22±9.47)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MRI数据显示,实验组病灶侧辅助运动区、顶下缘角回、三角部额下回、缘上回、颞中回的zfALFF显著升高,而对照组病灶侧辅助运动区、中央后回、三角部额下回、缘上回、颞中回的zfALFF显著降低;病灶侧辅助运动区和缘上回zfALFF的升高幅值与FMA升高幅值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 具身MIT联合针灸及常规康复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功能改善与病灶侧辅助运动区、顶下缘角回、三角部额下回、缘上回、颞中回和双侧中央后回等区域的神经活动和通路激活有关.

    缺血性脑卒中具身运动想象针灸上肢运动功能功能MRI

    奥卡西平与拉考沙胺单药治疗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自限性癫痫的平行对照研究

    仇莉汤继宏张兵兵肖潇...
    441-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OXC)和拉考沙胺(LCM)单药治疗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自限性癫痫(Se-LECTS)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以及对EEG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选择OXC或LCM单药治疗满3年的87例SeLECT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3年无发作率、有效率及12个月缓解率、EEG和认知功能的变化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7例SeLECTS患儿,OXC组47例,LCM组40例.在临床疗效和EEG改善方面,3年随访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认知方面,3年随访,两组全量程总智商、知觉推理指数、工作记忆指数、言语理解指数、加工速度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耐受性方面,OXC组和LCM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30%vs.17.50%,P=0.033).结论 LCM单药治疗SeLECTS的疗效与OXC相似,能够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且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可作为SeLECTS患儿单药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LCM对工作记忆的改善优于OXC,对知觉推理的改善较OXC体现更早.

    奥卡西平拉考沙胺单药治疗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自限性癫痫

    Epley手法复位序贯耳穴压豆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巴越钱小华李薇
    447-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6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根据治疗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n=33)和研究组(n=33).对照组接受Epley手法复位及服用倍他司汀,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用耳部穴位埋豆干预.记录复位前、复位1周及4周时患者的眩晕残障量表(DHI)、Berg平衡量表(BB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的数值,对耳穴压豆治疗后半规管BPPV患者的临床疗效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DHI评分、HADS评分及BBS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周及治疗4周时,研究组的DHI评分和HA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BBS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耳穴压豆可以减轻后半规管BPPV伴随症状的严重程度,提高临床总体疗效.

    Epley手法复位耳穴压豆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25年征订启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450页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邀您关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450页

    卒中后睡眠障碍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来峰
    451-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卒中后睡眠障碍(PSSD)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诊断评估偏主观化,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而随着生物医学、电子信息等学科的发展,现在PSSD的评价方法越来越趋于完善.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阐述和总结PSSD评价指标的最新研究结果,旨在指导临床完善PSSD治疗前的评价,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卒中后睡眠障碍评价综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正式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455页

    中枢神经系统厌氧菌感染的治疗现状

    郝文文刘雅菁冯双浩卜晖...
    456-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厌氧菌通常被认为是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不能在空气(或含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厌氧菌可通过临近头部与颈部的感染灶、血行播散、颅脑外伤等方式扩散至CNS,引起局灶性化脓性感染,如颅内脓肿(脑脓肿、硬膜外脓肿和硬膜下脓肿),而厌氧菌引起的脑膜炎较少见.本文对CNS厌氧菌感染的手术治疗、抗生素选择及其他治疗方式进行阐述.

    厌氧菌CNS治疗

    微小RNA在Alzheimer's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仲瑾徐心然吴婷
    459-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Alzheimer's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的积累.微小RNA(mi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是通过Dicer等酶的作用从前体miR-NA加工而来的成熟miRNA.miRNA能够通过与靶mRNA结合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多种miRNAs在AD患者的大脑组织和外周体液中表达异常,这些miRNAs参与了 AD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代谢、突触功能、神经元凋亡和神经炎症等过程.本文就miRNA在AD病理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其在AD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Alzheimer's病微小RNA发病机制生物标志物治疗靶点

    关于认真核对论文作者信息的提醒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4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