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杂志

邹声泉

月刊

1005-6483

whlcwk@126.com

027-87893476

430064

武汉市武昌丁字桥路60号

临床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临床外科专业性学术刊物,为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我国著名外科学专家裘法祖院士任总顾问,外科学专家夏穗生教授任名誉总编,邹声泉教授任总编辑。办刊宗旨是扩大信息交流,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本刊开设以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综述与讲座等为主的多个栏目,及时介绍我国临床外科及其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积极推广临床外科先进经验,以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面向广大读者,为我国医院外科临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在胃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中的临床意义

    王惠君乔莉娜金鲜珍
    41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在早期胃癌(GC)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GC病人90例(GC组)、癌前病变病人外周血样本89例(Pre组),同期纳入4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样本作为对照(NC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的诊断价值.通过内镜检查随访Pre组病人疾病进展情况.基于 circBase 和 RegRNA 2.0 靶点预测软件获得 hsa_circ_0008035 潜在的 microRNA(miRNA)靶点.结果 与NC组比较,GC组和Pre组病人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其中GC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与传统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诊断GC及Pre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准确性均显著提高,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在区分早期GC和Pre病人时的AUC为0.681,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6.35%和83.31%.Pre组病人中位随访5.3年,21例病人发生疾病进展,这部分病人诊断为疾病进展时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表达水平较基线值显著上调(P<0.001),基线时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表达水平也较未发生疾病进展的病人普遍上调(P=0.005).对于GC组病人,中晚期GC(TNM分期Ⅲ~Ⅳ期)病人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表达水平高于早期GC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_circ_0008035 靶通路预测结果显示,hsa_circ_0008035 含有 hsa-miR-599、hsa-miR-17-3p、hsa-miR-1256和hsa-miR-375种子序列及相关的常见下游靶点.结论 血清外泌体hsa_circ_0008035表达在早期GC及癌前病变病人中普遍上调,对早期GC、胃癌前病变的诊断和疾病进展的评估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胃癌癌前病变早期诊断hsa_circ_0008035

    《临床外科杂志》采用万方数据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

    《临床外科杂志》编辑部
    416页

    叉头框蛋白M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配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林勇赵占学
    417-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叉头框蛋白M1(FOXM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配体(PD-L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间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在术中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124例;FOXM1和PD-L1 mRNA表达采用qRT-PCR检测;FOXM1和PD-L1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FOXM1和PD-L1与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胃癌组织中FOXM1和PD-L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FOXM1和PD-L1表达与TNM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Kaplan-Meier 法分析表明,胃癌组织FOXM1和PD-L1阳性表达病人3年生存率(39.47%)均低于阴性表达(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FOXM1阳性表达和PD-L1阳性表达是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FOXM1和PD-L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

    叉头框蛋白M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配体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腹部创伤感染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海岳东王琦郑俊全
    42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腹部创伤感染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感染病人10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腹部创伤未发生感染的病人10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MP-9、SDF-1水平;Spearman法分析血清MMP-9、SDF-1与SIRS评分和住院时间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MMP-9、SDF-1对腹部创伤感染病人的诊断价值.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腹部创伤感染病人治疗前后血清MMP-9、SDF-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腹部创伤感染发生的因素.结果 病例组病人血清MMP-9、SDF-1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合并糖尿病、创伤类型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创伤感染病人血清MMP-9水平分别与SIRS评分、CRP、WBC、TNF-α呈正相关性(r=0.505、0.471、0.423、0.416,P<0.05);血清 SDF-1 水平分别与 SIRS 评分、CRP、WBC、TNF-α 也呈正相关性(r=0.469、0.439、0.518、0.469,P<0.05).ROC 分析显示,血清 MMP-9、SDF-1 预测腹部创伤发生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50(95%CI:0.799~0.902)、0.806(95%CI:0.746~0.866),二者联合检测的 AUC 为 0.914(95%CI:0.876~0.951),高于 MMP-9、SDF-1 单独检测(Z=1.987、2.97,P<0.05).治疗后血清MMP-9、SDF-1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创伤类型、血清MMP-9、SDF-1水平是腹部创伤病人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腹部创伤感染病人血清MMP-9、SDF-1水平升高,二者可能参与腹部创伤感染的发生发展,对腹部创伤感染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腹部创伤感染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诊断价值

    急危重多发伤胃肠破裂急诊修复术后不良预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沈辉云天奇代伟宏
    425-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危重多发伤后胃肠破裂急诊修复术后不良预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急诊收治急危重多发伤后胃肠破裂病人183例,均采取对症及修复手术方案治疗,院内随访30天,记录预后情况,死亡为主要终点,收集病人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检验模型的区分度,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绘制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校准度.结果 随访30天后,其中死亡28例,临床症状及体征较入院时加重38例,预后不良率为26.78%,然后分为预后不良组(49例)及预后良好组(13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休克、高D-二聚体、高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是急危重多发伤后胃肠破裂修复术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此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急危重多发伤后胃肠破裂修复术后发生不良预后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精准性与区分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986;H-L偏差度检验结果为0.984.结论 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休克、高D-二聚体、高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是急危重多发伤后胃肠破裂修复术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风险列线图模型区分度与精准性较高,在急危重多发伤后胃肠破裂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好.

    急诊急危重多发伤胃肠破裂修复术不良预后风险预测模型

    直肠上动脉栓塞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的疗效分析

    卢精华刘启学吴春艳苏玉光...
    429-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上动脉(SRA)栓塞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的效果及对术中出血量及疼痛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就医并确诊为Ⅱ~Ⅲ期内痔病人共84例,按照手术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PPH组及SRA栓塞组,每组均42例.PPH组应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式干预治疗,SRA栓塞组应用SRA栓塞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围术期各项指标、肛门症状情况、术后疼痛程度、肛肠动力学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内痔复发情况.结果 SRA栓塞组和PPH组术后12个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6.19%,手术时间分别为(17.23±4.26)分钟和(43.16±9.37)分钟、住院时间分别为(5.52±1.89)天和(8.25±2.67)天,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7.36±2.23)天和(17.83±4.04)天,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3±2.38)ml和(16.22±3.11)ml,手术费用分别为(14327.36± 892.23)元和(2762.83±524.04)元,术后12个月术后肛门失禁分别为(0.45±0.02)分和(0.60 ±0.09)分、肛门疼痛分别为(3.04±0.14)分和(5.15±1.68)分、肛门出血分别为(0.43±0.08)分和(0.61±0.19)分、肛缘水肿分别为(0.29±0.09)分和(0.52±0.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SRA栓塞术组和PPH组直肠静息压(RRP)分别为(2.41±0.35)kPa和(2.95±0.29)kPa,肛管静息压(ARP)分别为(13.14±1.51)kPa 和(14.67±1.59)kPa,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分别为(14.22±0.28)kPa和(13.35±0.23)kPa,术后12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76%和2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接受12个月随访,SRA栓塞术组有13例内痔复发;PPH组有10例内痔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A栓塞治疗Ⅱ~Ⅲ期内痔病人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对促进病人快速恢复、改善疼痛度等症状有积极意义.

    直肠上动脉栓塞术内痔临床疗效疼痛程度

    本刊关于论文写作中志谢的要求

    《临床外科杂志》编辑部
    432页

    七氟烷调控miR-96-5p/SIK1轴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许代园郗磊姜祯珍陈媛媛...
    43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烷调控微小RNA(miR)-96-5p/盐诱导激酶1(SIK1)轴表达对胃癌(GC)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0、1%、2%、3%、4%、5%v/v浓度的七氟烷处理GC细胞SGC7901细胞,CCK-8法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情况;将SGC790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七氟烷组(3%v/v七氟烷干预)、七氟烷+miR-NC组(转染miR-NC后再以3%v/v浓度的七氟烷干预48小时)、七氟烷+miR-96-5p mimics组(转染miR-96-5p mimics后,以3%v/v浓度的七氟烷干预48小时),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96-5p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磷酸化盐诱导激酶1(SIK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96-5p和SIK1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0浓度组相比,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在1%、2%、3%、4%、5%v/v浓度七氟烷处理下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显著增加(P<0.05),选取3%v/v浓度七氟烷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七氟烷组细胞miR-96-5p表达水平、迁移、侵袭以及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凋亡率和SIK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激活miR-96-5p表达减弱了七氟烷对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表明miR-96-5p可靶向调节SIK1表达.结论 七氟烷可能通过下调miR-96-5p、上调SIK1抑制GC SGC790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七氟烷微小RNA-96-5p/盐诱导激酶1轴胃癌细胞增殖凋亡

    《临床外科杂志》对书写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要求

    《临床外科杂志》编辑部
    437页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疗进展

    杜龙宇薛航曹发奇周武...
    438-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骨折,对病人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疗进展.在诊断方面,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虽然X线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但MRI具有更高的识别灵敏度,新型MRI技术有望提高OVCFs的诊断准确度.治疗方面,保守治疗和微创手术是常用的方法.除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等传统微创技术外,基于支架类植入物的椎体成形术和机器人辅助椎体成形术等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