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杂志

邹声泉

月刊

1005-6483

whlcwk@126.com

027-87893476

430064

武汉市武昌丁字桥路60号

临床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临床外科专业性学术刊物,为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我国著名外科学专家裘法祖院士任总顾问,外科学专家夏穗生教授任名誉总编,邹声泉教授任总编辑。办刊宗旨是扩大信息交流,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本刊开设以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综述与讲座等为主的多个栏目,及时介绍我国临床外科及其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积极推广临床外科先进经验,以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面向广大读者,为我国医院外科临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后病人血清微小RNA-30a-5p和微小RNA-129-5p表达与疗效的关系

    赵洁江帆祁涛闫丽娟...
    923-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30a-5p、miR-129-5p在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治疗后病人血清中的表达以及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6月行靶向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病人186例,根据病人疗效分为有效组(141例)和无效组(45例).比较两组血清miR-30a-5p、miR-129-5p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0a-5p、miR-129-5p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吸烟史、TNM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血清miR-30a-5p、miR-129-5p的表达水平低于有效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0a-5p、miR-129-5p、吸烟史、TNM分期均为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iR-30a-5p、miR-129-5p二者联合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AUC为0.926,敏感性为91.11%,特异性为83.69%,优于两者各自单独预测(Z二者联合-miR-30a-5P=3.260、Z二者联合-miR-129-5P=3.726,P=0.001、0.000).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EGFR靶向治疗后无效组病人血清miR-30a-5p、miR-129-5p水平显著低于有效组,二者联合对非小细胞肺癌EGFR靶向治疗后疗效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微小RNA-30a-5p微小RNA-129-5p非小细胞肺癌EGFR靶向治疗疗效

    脉冲射频式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部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和恢复质量的影响

    石教辉汪涛
    927-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脉冲射频式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部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行胸腔镜下单侧肺部切除术病人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肋间神经局麻药阻滞组(INB组),肋间神经脉冲射频阻滞组(PRF组),每组45例.两组病人肋间神经阻滞均在全身麻醉实施前超声引导下完成,术后均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记录两组病人术中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复苏期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情况、苏醒后各时点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镇痛泵的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例数、术后舒芬太尼及哌替啶用量、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的术后恢复质量评分(QoR-40评分)、出院后疼痛控制及神经损伤情况.结果 PRF组在复苏期高血压、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NB组(P<0.05).PRF组苏醒时(T4)、苏醒后2小时(T5)、苏醒后6小时(T6)、苏醒后24小时(T7)、苏醒后48小时(T8)的静息VAS评分和运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INB组(P<0.05).PRF组镇痛泵的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病人比例均明显低于INB组(P<0.05).PRF组术后24小时舒芬太尼用量、术后48小时舒芬太尼用量、术后哌替啶用量明显小于INB组(P<0.05).PRF组术后1、3、7天时QoR-40评分总分均明显高于INB组(P<0.05).PRF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INB组(20%)(P<0.05);术后2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PRF组轻度疼痛病人比例明显低于INB组(P<0.05);术后2个月、3个月PRF组重度疼痛病人比例明显低于INB组(P<0.05).结论 肋间神经脉冲射频阻滞能有效缓解胸腔镜肺部术后疼痛,能明显提高病人术后恢复质量,且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脉冲射频肋间神经阻滞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恢复质量

    血浆外泌体miR-93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陈应凯严明
    93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93在恶性胸腔积液病人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8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胸腔积液病人118例,其中63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为恶性组,55例良性胸腔积液病人为良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检测病人血清及胸水常规指标[胸水蛋白、癌胚抗原、氯离子、白细胞计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磷酸肌酸激酶]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外泌体中miR-93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miR-93与病人血清及胸水常规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浆外泌体miR-93水平对恶性胸腔积液的预测价值.结果 恶性组病人血浆外泌体miR-93水平低于良性组,恶性组病人胸水蛋白、癌胚抗原、白细胞计数、AST、ALT、氯离子水平高于良性组,磷酸肌酸激酶水平低于良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93与胸水蛋白、癌胚抗原、氯离子、白细胞计数、AST、ALT水平呈负相关(r=-0.386、-0.363、-0.404、-0.423、-0.404、-0.453,P<0.05),与磷酸肌酸激酶水平呈正相关(r=0.46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外泌体miR-93预测恶性胸腔积液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2(95%CI:0.925~0.993),对应的敏感度为87.30%,特异度为96.55%.结论 恶性胸腔积液病人血浆外泌体中miR-93表达水平低于良性胸腔积液病人,检测miR-93的表达对诊断恶性胸腔积液具有重要的价值.

    恶性胸腔积液外泌体miR-93诊断价值

    鱼刺致继发性肝脓肿腹腔镜治疗一例

    李金凇李刚张贯博王家兴...
    935-936页

    鱼刺肝脓肿异物反应诊断治疗

    血清尿酸水平对原发性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肌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研究

    汪明泉王会哲卢双动王谦...
    937-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血清尿酸水平对原发性肝癌(PLC)病人肝切除术后肌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行肝切除术治疗的PLC病人161例,根据是否并发肌少症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病人临床资料、血清尿酸等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分析血清尿酸水平对PLC病人肝切除术后发生肌少症的预测价值和影响.结果 本研究最终收录的158例行肝切除术治疗的PLC病人中,有34例术后发生肌少症,发生率为21.52%.发生组的血尿酸水平为(311.79±35.32)μmol/L,高于未发生组的(280.52±31.15)p.mol/L,ALB水平为(31.59±5.73)g/L,低于未发生组的(35.63±5.13)g/L,术后辅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占38.24%,高于未发生组的20.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尿酸、ALB、术后辅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与PLC病人肝切除术后发生肌少症有关(OR=0.853、1.035、11.189,95%CI:0.770~0.945、1.018~1.052、3.533~35.433,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血清尿酸预测PLC病人肝切除术后发生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95%CI:0.657~0.850).绘制列线图发现,血清尿酸辅助其他主要临床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PLC病人肝切除术后肌少症发生的C-index为0.847(95%CI:0.782~0.913),提示模型一定预测价值;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显示,阈值在0~1.00范围内,模型临床实际净受益率始终>0,最大净受益率为0.215,提示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PLC病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是其术后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检测血清尿酸水平有助于辅助临床早期预测肌少症发生风险.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肌少症尿酸

    小肠多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合并肠套叠一例

    范立鑫成传立夏甘霖陈韵瑶...
    941-942页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未分化多形性肉瘤诊断治疗

    窄带成像技术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复发分析

    陈晨叶小峰王晶卜玲玲...
    94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技术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LST)的效果及术后复发分析.方法 2019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LST病人78例,根据病人意愿选择手术方式,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窄带成像技术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并比较两组围术期及术后恢复情况、肿瘤切除情况、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8.16±10.13)分钟,术后恢复排便时间为(51.34±6.36)小时,排气时间为(47.28±10.78)小时,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2.67±6.02)小时,对照组分别为(76.03±10.11)分钟、(54.55±6.27)小时、(52.56±11.55)小时、(35.84±5.97)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9例/39例)整体切除率高于对照组(32例/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感染、消化不良和不良反应总计率(5例/39例)低于对照组(18例/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神健康情况评分为(76.16±12.13)分,情感职能情况评分为(77.32±11.13)分、社会功能情况评分为(80.37±11.13)分、活力情况评分为(81.23±9.07)分、躯体疼痛情况评分为(83.15±8.15)分、生理职能情况评分为(82.09±10.28)分、生理功能情况评分为(85.27±8.28)分,对照组分别为(62.34±11.09)分、(65.50±12.13)分、(72.18±10.07)分、(75.10±9.11)分、(76.11±7.07)分、(76.11±7.07)分和(75.14±8.3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窄带成像技术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LST的治疗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少.

    窄带成像肠镜黏膜下剥离术结直肠癌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

    结直肠癌合并肝骨转移病人预后评分系统的开发和验证: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秦乐衡怡鑫徐佳鑫黄宁...
    947-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预测结直肠癌伴肝骨转移(CRCHBM)病人总生存期(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SS)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自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和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WUHCC)数据库2010年至2019年的2239例CRCHBM病人.SEER随机分配至训练及内部验证队列,武汉数据库作为外部验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病人OS和CSS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预测病人OS和CSS的列线图.使用校准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 基于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肿瘤直径、TNM分期、化疗、原发灶手术、淋巴结采样数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9个独立预测因素构建OS列线图.列线图预测1、3、5年OS的敏感度在训练组中为0.764、0.790、0.805,在内部验证组中为0.754、0.760、0.801,在外部验证组中为0.822、0.874、0.906.基于TNM分期、放疗和化疗3个独立预测因素构建CSS列线图.训练组1、3、5年的AUROC值分别为0.791、0.757、0.782;内部验证组分别为0.682、0.709、0.625,外部验证组分别为0.759、0.702、0.75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DCA结果显示,使用我们的模型预测OS和CSS比其他单一临床病理特征更有效.结论 基于显著临床病理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可以方便地用于CRCHBM病人的术后个体化预测OS和CSS.

    结直肠癌肝骨转移列线图总生存期癌症特异性生存率预后

    髋臼发育不良不同入路方式髋臼周围截骨术对创伤应激、下肢力线及预后的影响

    马世强郭东辉肖丽石秋玲...
    95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髋臼发育不良(DDH)不同入路方式髋臼周围截骨术(PAO)对创伤应激、下肢力线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DDH病人9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行常规髂腹股沟入路PAO治疗,研究组49例,行改良髂腹股沟入路PAO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康复指标、Mckay临床疗效、下肢力线、并发症、手术前后创伤应激因子[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髋关节影像学指标[前侧CE角(ACEA)、外侧CE角(LCEA)、髋臼指数(AI)]、改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mHHS)、髋关节结果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HOS-ADL).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8.64±18.73)分钟和(141.80±21.59)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72.95±35.18)ml和(495.68±40.26)m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42.39±32.74)ml和(305.81±39.56)ml,住院时间分别为(11.57±2.29)天和(12.86±2.41)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ckay临床疗效优良率(95.92%)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1天、3天、7 天血清 NE 分别为(73.16±8.07)ng/L 和(81.33±8.52)ng/L,(65.81±7.29)ng/L 和(72.24±7.65)ng/L,(45.98±6.31)ng/L 和(50.37±7.02)ng/L;COR 分别为(164.84±19.35)ng/L 和(178.62±21.46)ng/L,(142.69±17.81)ng/L 和(157.36±19.22)ng/L,(88.79±16.13)ng/L 和(97.62±17.50)ng/L;AngⅡ 分别为(138.74±20.51)mmol/L 和(150.19±21.36)mmol/L,(128.35±17.69)mmol/L 和(137.18±19.24)mmol/L,(119.82±17.41)mmol/L 和(128.73±18.50)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ACEA 分别为(29.71±4.81)°和(27.68±4.53)°,(29.80±4.75)°和(27.72±4.60)°,(29.64±4.79)° 和(27.63±4.51)°,LCEA 分别为(33.79±6.12)° 和(31.04±5.83)°,(33.82±6.10)° 和(31.10±5.90)°,(33.75±6.08)° 和(31.05±5.77)°,AI 分别为(6.15±1.86)° 和(7.03±1.94)°,(6.08±1.82)°和(7.01±1.89)°,(6.12±1.84)°和(7.06±1.90)°,mHHS 评分分别为(72.15±7.65)分和(68.23±7.71)分,(76.51±7.52)分和(72.19±7.94)分,(90.13±5.16)分和(86.76±5.72)分,HOS-ADL 评分分别为(79.92±7.50)分和(76.26±7.62)分,(80.85±7.42)分和(77.13±7.66)分,(89.73±6.37)分和(86.25±7.1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力线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髂腹股沟入路PAO治疗DDH可优化手术,减轻机体创伤应激因子,能进一步提升疗效,改善股骨头覆盖状态及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髋臼发育不良髋臼周围截骨术入路方式创伤应激下肢力线影像学髋关节功能

    高龄胃体部原发性胃淋巴瘤急性穿孔一例

    韩尚志刘钧汉徐其银
    960-961页

    高龄原发性胃淋巴瘤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