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血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血液学杂志
临床血液学杂志

宋善俊 陆道培 胡丽华

双月刊

1004-2806

lcxyzz@qq.com

027-85726342-8806

430022

湖北武汉解放大道1277号

临床血液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Hem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设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炎症-营养指标对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和早期死亡的预测作用

    王亮李娜王雪刘雪...
    649-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炎症-营养指标对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NDMM)患者的预后及早期死亡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2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初次诊断的161例NDM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红蛋白、白蛋白、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血β2-微球蛋白、肿瘤负荷、浆细胞表面的CD27及CD56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细胞遗传学结果、是否合并髓外病变、是否合并脾大、预后营养指数(PNI)、炎症指标单核-淋巴细胞比值(M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以及治疗方案.对初诊时基线特征及治疗方案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索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早期死亡的因素.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LDH、PNI、MLR、CD27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因素(P<0.05);年龄、LDH、PNI、MLR、CD27、CD56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LDH、高MLR、CD27阴性是影响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65岁、高LDH、低PNI、高MLR、1q21扩增阳性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2个月内死亡和24个月内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11.5%和24.2%.年龄≥65岁、浆细胞表面CD56阴性是12个月内死亡和24个月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高LDH是12个月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高MLR、低PNI是24个月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低PNI、高MLR是影响NDMM患者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可能预示患者早期死亡的风险增加.

    多发性骨髓瘤单核-淋巴细胞比值预后营养指数早期死亡预后因素

    维奈克拉长疗程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张佳玉马晓霖赵洪国赵春亭...
    657-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方案长疗程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指导更加个体化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接受维奈克拉联合方案长疗程(≥6个周期)治疗的AML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的复合完全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27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5(9.2~17.9)个月,维奈克拉联合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8(6~28)个周期.在结束2个周期治疗后24例患者可评估疗效,复合完全缓解率为91.67%,部分缓解率为4.17%.所有患者首次获得复合完全缓解率的中位周期为1(1~2)个周期,随访期内55.56%的患者获得持续缓解.17例患者有微小残留病结果,微小残留病转阴率为58.82%.33.33%的患者微小残留病持续阴性,获得了持久而深度的缓解.27例患者中6例(22.22%)出现疾病进展.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未达到,1年总生存率为84.21%.安全性分析以血液学不良反应最常见,其次为消化道症状、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肝功异常等.结论:维奈克拉长疗程治疗AML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部分患者可达深度而持久的缓解,维奈克拉可作为AML患者巩固及维持治疗的选择.

    维奈克拉急性髓系白血病长疗程疗效安全性

    AML-MTG16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分析

    向萌陈玙王丽君杨小飞...
    663-66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AML-MTG16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特点以及可能的致病机制.回顾性分析3例AML-MTG16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研究纳入AML-MTG16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3例,其中男1例,女2例,以成人为主,初诊时1例出现嗜酸性细胞增多;3例患者CD13、CD33、CD34均阳性,2例出现CD19共表达,其中1例伴cCD79a弱阳性;1例患者出现额外的+8染色体异常,2例合并GATA2基因突变,1例患者合并KRAS基因突变,1例患者合并BCOR 基因、DNMT3A、U2AF1、NRAS突变.2例患者给予IA方案(去甲氧柔红霉素12 mg/m2/d×3 d+阿糖胞苷100~200 mg/m2/d×7 d)化疗后达完全缓解,后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达持续缓解;1例患者行DAC+半程ECAG(地西他滨20 mg/m2 × 3 d,阿克拉霉素20 mg,隔日1次×3 d,阿糖胞苷10 mg/m2,每12 h 1次×7 d,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 μg,每日1次×7 d)方案化疗后缓解,后复发,行HD-Arac+VP16(阿糖胞苷2 g/m2,每12 h 1次×3 d,依托泊苷100 mg/m2/d×6 d)方案化疗后达CR2.AML-MTG16融合基因阳性多以成人为主,女性多见,部分患者可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且预后不良.

    AML-MTG16急性髓系白血病t(1621)(q24q22)

    难治性IgD型眼眶浸润髓外多发性骨髓瘤1例并文献复习

    孔祥敬潘雪飘苏楠陆小雅...
    667-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告1例难治性IgD型眼眶浸润髓外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应用达雷妥尤单抗为主的方案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探讨罕见类型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收治的1例接受达雷妥尤单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难治性IgD型多发性骨髓瘤进展伴髓外浸润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2021年1月经骨髓细胞学及免疫固定电泳等检查诊断为IgD型多发性骨髓瘤,初诊给予VR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方案治疗,2022年8月患者出现视物模糊、头疼伴血细胞减少,评估病情为疾病进展伴多发髓外浸润,给予达雷妥尤单抗联合BPd(苯达莫司汀、泊马度胺、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评估达非常好的部分缓解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眼眶肿物明显缩小,血细胞恢复,一般情况较前改善.IgD型多发性骨髓瘤伴髓外浸润发病率低,生存期短,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案,尽早应用达雷妥尤单抗联合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细胞毒性药物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会延长患者生存期.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IgD髓外浸润达雷妥尤单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临床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徐红佩肖淑梅王珊曹玉林...
    672-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通过转运特异性生物活性分子进行细胞间通信,参与血管生成、骨溶解、免疫抑制、耐药性等多个过程,因此可以作为有潜力的生物标志物辅助诊断和探索MM治疗的新方式.本文旨在综述其重塑骨髓微环境促进MM进展的机制、与耐药性的关系、作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通过作为干扰通信的治疗靶点和工程化改造促进MM治疗的临床前景,分析得出特定MM-EVs的纯化表征、功能分析和安全性是MM-EVs临床转化的重要挑战.

    细胞外囊泡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微环境生物标志物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病因和诊断

    吴婷婷唐亮胡豫
    67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即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免疫失调综合征,以细胞毒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过度活化为特征,引起细胞因子风暴,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器官损伤甚至死亡.HLH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存在致病基因(淋巴细胞毒性缺陷、炎症小体异常活化等),后者可由多种因素触发(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医源性因素等).早期敏锐的识别和及时治疗对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目前的诊断使用最广泛的是HLH-2004标准和Hscore积分.本文系统讨论和更新了 HLH的病因、实验室相关检查以及诊断方法.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噬血细胞综合征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免疫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