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龚西騟 孟刚

月刊

1001-7399

lcsybl@yahoo.com.cn;jcepw@sohu.com

0551-65161102

230032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常见实体肿瘤分子学进展

    殷敏智Kenneth Tou En Chang
    673-679页

    肿瘤儿童分子学

    中国儿童颅外卵黄囊瘤病理诊断规范化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儿科病理学组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病理学组福棠儿童医学发展中心病理专业委员会国家卫健委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专委会病理学组...
    680-684页

    卵黄囊瘤儿童病理诊断专家共识

    学术论文中图片质量的注意事项

    684页

    儿童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马阳阳杨晓群甘华磊
    685-688页

    后肾腺瘤儿童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

    儿童非肿瘤性胃肠道疾病活检病理的难点与诊断

    刘洋汤宏峰
    688-691页

    非肿瘤性胃肠道疾病儿童炎症性肠病儿童

    淋巴结内朗格汉斯细胞增生及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叶东梅刘勇
    692-695页

    朗格汉斯细胞肉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皮病性淋巴结炎淋巴结鉴别诊断

    警惕虚假网站假冒本刊名义征稿收费

    695页

    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K27变异型102例临床病理特征

    李金华王立峰王佳
    696-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s,DMG)伴H3K27变异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学特征.方法 收集102例DMG伴H3K27变异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应用Sanger测序法行分子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1~14岁,中位年龄7岁.发病部位:脑干83例(81.4%),非脑干如丘脑、基底节和松果体等19例(18.6%).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和步态不稳等.MRI示T1低信号或等信号,T2高信号.组织学示高级别64例(62.7%),低级别38例(37.3%).免疫表型:H3K27me3表达降低或缺失(100%,81/81),表达 H3K27M(98%,100/102)、EZHIP(2%,2/102)、BRAF V600E(2.2%,2/89);p53 突变型占 53.6%(52/97);ATRX 失表达(19.1%,18/94);IDH1 不表达(100%,89/89).分子检测示 BRAF 突变占 1.7%(1/59);EGFR 突变占 9.1%(1/11).结论 儿童DMG伴H3K27变异型好发于脑干,组织学以高级别为主,H3K27me3染色呈不同程度表达缺失,分子变异包括H3K27M突变、EZHIP过表达和EGFR突变.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K27变异型儿童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伴ALK基因融合的婴儿型半球胶质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王瑞芬管雯斌严敏骅韩蕙如...
    700-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伴ALK基因融合的婴儿型半球胶质瘤(infant-type hemispheric glioma,IHG)临床病理学、分子学特征、治疗与预后.方法 收集2例IHG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检测GFAP、Olig2、Syn、NeuN、H3K27M、H3K27me3、H3G34V、H3G34R、ALK和BRAF等表达,应用FISH和NGS法检测ALK融合基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例1,男性,15个月,头颅MRI示左侧额颞叶巨大占位.例2(外院会诊病例),男性,18个月,发现额颞叶占位.镜检:例1肿瘤细胞呈弥漫片状分布,部分区域排列呈小结节状,被纤维血管分隔,细胞密度高,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核分裂象易见,伴出血、坏死.例2,肿瘤细胞弥漫分布,部分围绕血管形成假菊形团,部分呈束状排列,细胞轻-中度异型,核圆形、卵圆形,淡染,有小核仁,核分裂象罕见,未见微血管增生和坏死.免疫表型:例1肿瘤细胞GFAP、NeuN局灶阳性,H3K27me3、ALK(细胞质、细胞膜)和AT-RX均弥漫阳性,p53部分阳性(30%),Olig2、Syn、H3K27M、H3G34V、H3G34R和BRAF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20%.例2肿瘤细胞GFAP、ATRX、H3K27me3、ALK(细胞质、细胞膜)和Olig2均弥漫阳性,Syn局灶弱阳性,NeuN、p5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5%.FISH、NGS检测显示2例均有ALK基因融合,例1为EML4::ALK融合,例2为LRRFIP1::ALK融合.随访7个月,例1残余病灶缩小,一般情况良好;例2失访.结论 IHG组织学多表现为高级别胶质瘤或伴间变特征,ALK变异型的异质性较高,也可表现为低级别胶质瘤形态,需与其他高级别胶质瘤、婴儿促纤维增生型节细胞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等鉴别.

    婴儿型半球胶质瘤ALK融合鉴别诊断靶向治疗

    牙源性始基瘤4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张磊李慧玲夏舒帕克扎提·色依提...
    705-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牙源性始基瘤(primordial odontogenic tumour,PO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4例颌骨POT的临床资料,采用影像学检查、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发病年龄5~21岁;男女性各2例;发病部位于上、下颌骨各2例.临床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切面呈灰黄、灰白色,周围多与1枚未萌牙牙冠相关.肿瘤由黏液样背景中散在疏松梭形或星形细胞组成,周边可见单层立方、柱状上皮被覆,部分区域可见乳头状反褶内陷,2例可见钙化.结论 POT是罕见的良性牙源性混合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掌握其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可作出正确诊断,行完整切除者预后良好.

    牙源性肿瘤牙源性始基瘤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