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秦省

月刊

1003-3548

clinmed@vip.163.com

0371-65995212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经三路7号

临床医学/Journal Clinical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卵泡期长方案、拮抗剂方案及黄体期短效长方案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临床妊娠的影响

    刘瑞敏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早卵泡期长方案、拮抗剂方案和黄体期短效长方案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周口市中心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110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38例(接受早卵泡期长方案)、B组35例(接受拮抗剂方案)及C组37例(接受黄体期短效长方案)。比较三组促排卵效果[促性腺激素(Gn)总天数、Gn总剂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卵泡刺激素(FSH)、hCG日黄体生成素(LH)、hCG日雌二醇(E2)、hCG日孕酮(P)、获卵数、2PN受精卵数、有效胚胎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周期取消数、全胚冷冻数]、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内膜下血流VI、内膜下血流VFI)、妊娠结局(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临床妊娠、多胎妊娠、流产)。结果 A组患者Gn总天数、Gn总剂量显著大于B组及C组,B组患者hCG日LH水平高于A组及C组,A组患者有效胚胎率、优质胚胎率高于B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患者hCG日FSH、E2、P水平,获卵数、2PN受精卵数、移植胚胎数、周期取消数、全胚冷冻数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三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内膜下血流VI、内膜下血流VFI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内膜下血流VI、内膜下血流VFI均明显升高,且A组高于B组和C组,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妊娠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卵泡期长方案在提高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和临床妊娠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不孕症子宫内膜容受性临床妊娠早卵泡期长方案拮抗剂方案黄体期短效长方案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外泌体miR-499、miR-939和MALAT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史周乾李庆勇陈雪斌汪凤兰...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外泌体miR-499、miR-939和MALAT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1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2组,另外将同期20例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无冠脉狭窄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血清外泌体miR-499、miR-939、MALAT1水平。结果 研究2组血清miR-499水平高于研究1组、对照组(P<0。05),而研究1组、对照组血清miR-499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血清miR-939水平比研究1组、对照组低(P<0。05),研究1组血清miR-939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2组血清MALAT1水平比研究1组、对照组高(P<0。05),而研究1组、对照组血清miR-499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外泌体miR-499、miR-939和M AL AT1联合检测在ACS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将其作为诊断、判断预后、选择治疗方式的靶点。

    外泌体miR-499外泌体miR-939外泌体MALAT1急性冠脉综合征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效果

    张华磊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封堵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开封市儿童医院行CHD介入封堵术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30例。单一组予以七氟醚麻醉,联合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进入手术室(T0)、置入喉罩后(T1)、穿刺即刻(T2)、置封堵器即刻(T3)、手术结束时(T4)的血流动力学(心率、平均动脉压)指标、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氧化应激指标[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丙二醛(MDA)、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两组T1~T4时,心率先上升后下降,平均动脉压先下降后上升(P<0。05);T1~T3时,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4时,联合组心率较单一组低(P<0。05);T1~T4时,两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苏醒期躁动评分低于单一组(P<0。05)。术前24 h,两组cTnI、MDA、H-FABP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联合组cTnI、MDA、H-FABP水平低于单一组(P<0。05)。单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7/30)与联合组(10。00,3/3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x2=1。920,P=0。166>0。05)。结论 对行CHD介入封堵术患儿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苏醒期躁动,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

    右美托咪定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血流动力学

    ICU重症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分析

    周琼玉陈汶娟杜丽杰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ICU重症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ICU收治的86例重症医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病例组,另选同期ICU内未感染的8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ICU重症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率为60。47%(52/86),革兰阳性菌感染率为33。72%(29/86),真菌感染率为5。81%(5/86)。革兰阴性菌主要对头孢曲松耐药,革兰阳性菌主要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病例组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降钙素原及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症医院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患者感染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升高,这些指标具有潜在的诊断及评估治疗效果的价值。

    ICU重症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计数

    暴露疗法配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小儿面部烧伤的临床观察

    宋占李满鑫杨绪娟陈佳欣...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暴露疗法配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在小儿面部烧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收治的96例小儿面部烧伤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暴露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rb-bFGF。比较两组疗效、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溶痂时间、疼痛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对照组为75。0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溶痂时间、疼痛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IL-6、hs-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柔软度、色泽、厚度、血管分布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暴露疗法配合rb-bFGF治疗小儿面部烧伤患儿可提高临床效果,减轻炎性反应,缓解疼痛不适,加快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且具有安全性。

    面部烧伤暴露疗法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孙君华叶永生徐小晶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进行抽样调查,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术式分为开腹治疗组与腹腔镜治疗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另外依据腹腔镜治疗组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48)与预后不良组(n=7),其中预后不良组为复发或死亡病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年龄、月经情况、淋巴转移、肌层浸润深度),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情况,将有差异项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腹腔镜治疗组子宫内膜癌缓解率为87。27%(48/55),开腹治疗组为69。09%(3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3/55),开腹治疗组为18。18%(1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月经情况、年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转移、肌层浸润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淋巴转移、肌层浸润深度是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疗效优于开腹手术且术后并发症少,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因素主要有淋巴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在腹腔镜手术后需给予更多关注,定期复查。

    腹腔镜手术早期子宫内膜癌开腹手术预后影响因素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蕾毛毅敏王同生王伟...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O SAHS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35例。单一组采用CPAP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耽氨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睡眠呼吸功能[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Epworth嗜睡量表(ESS)、最低血氧饱和度(minSpO2)]、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1。43%(32/35)]较单一组[71。43%(25/35)]高(P<0。05)。治疗后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AHI值、ESS评分较低,且minSpO2水平较高(P<0。05)。治疗后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IL-6、TNF-α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FEV1、FEV1/FVC水平较高(P<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CPAP在老年O SAHS患者中疗效显著,还能改善睡眠呼吸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提升心肺功能。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乙酰半胱氨酸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术前预保温在围术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军晓张震王伟王超杰...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预保温在围术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干预,试验组予以术前预保温干预。比较两组围术期核心温度(麻醉前、麻醉后60 min、手术开始60 min、手术开始90 min、手术开始150 min、手术结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麻醉前,两组核心温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后60 min、手术开始60 min、手术开始90 min、手术开始150 min、手术结束时患者核心温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低体温、寒战发生率(8。00%、2。00%)均低于对照组(58。00%、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室颤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围术期肺癌患者予以术前预保温,可保证患者围术期核心体温稳定,减少患者寒战、低体温的出现。

    肺癌预保温围术期

    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脏骤停患儿心肺复苏效果及生命体征恢复时间的影响

    孔丹陈娜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气管插管时机在心脏骤停患儿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心脏骤停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气管插管时机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行及时气管插管的41例患儿纳入对照组,行早期气管插管的45例患儿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效果、生命体征恢复情况(气道开放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心跳恢复时间、意识改善时间)、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 两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为 86。67%(39/45)、出院存活率为 77。78%(35/45),高于对照组[6。41%(26/41)、48。78%(20/41)],气道开放时间为(37。25±4。30)s、呼吸恢复时间为(92。45±8。37)min、心跳恢复时间为(5。63±0。58)min、意识改善时间为(37。35±3。06)min,短于对照组[(58。63±6。75)s、(115。89±10。63)min、(8。97±1。46)min、(54。22± 4。8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前,两组PaCO2、PaO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观察组 PaCO2 为(39。53±4。15)mmHg,低于对照组[(46。21±6。30)mmHg],PaO2 为(88。97±10。54)mmHg,高于对照组[(69。75±8。2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行气管插管具有更显著的心肺复苏效果,更能够加速心脏骤停患儿的生命体征恢复,改善动脉血气分析。

    心脏骤停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生命体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灭菌效果的影响

    任修梅刘颖苏毅花瑞芳...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所使用的腹腔镜预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使用的腹腔镜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手工联合多酶清洗,观察组使用的腹腔镜行多酶联合超声清洗,均通过高温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通过目测法、3M试验法和隐血试验法评估两组腹腔镜的清洗效果,比较两组腹腔镜的灭菌效果及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通过目测法、3M试验法、隐血试验法评估清洗效果,观察组腹腔镜各部位清洗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各部位灭菌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感染率1。60%(4/250),显著低于对照组[6。00%(15/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酶联合超声清洗腹腔镜器械比手工联合多酶的清洗效果、灭菌效果更优,可显著降低患者感染率。

    消毒供应中心腹腔镜清洗效果灭菌效果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