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秦省

月刊

1003-3548

clinmed@vip.163.com

0371-65995212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经三路7号

临床医学/Journal Clinical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孙艳华石保建尚伟民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效果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3年12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NSTE-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n=48)与联合组(n=47),单一组采取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采取吲哚布芬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肝肾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尿素氮(BUN)]水平、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46/47),单一组为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ALT、BUN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TT、PT高于单一组,FIB低于单一组,VEGF高于单一组,ET-1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NSTE-ACS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调节凝血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联合用药不会影响肝肾功能。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吲哚布芬氯吡格雷

    依帕司他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维生素D缺乏的效果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牛振霞李广华张栋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合并维生素D(Vit D)缺乏的效果,并探讨其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河南省荣军医院收治的DPN合并Vit D缺乏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层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治疗,研究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骨化三醇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多伦多神经病变评分(TCSS)、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DNS),应用肌电图检测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CV/SCV)及其潜伏期和波幅。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CSS、MDN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运动神经传导的潜伏期相较对照组小(P<0。05),波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高(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波幅均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的波幅相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右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右腓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骨化三醇有助于改善DPN合并Vit D缺乏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升疗效,在神经传导潜伏期、波幅及速度改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依帕司他骨化三醇活性维生素D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D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

    高丽曾美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3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1)与研究组(n=52)。对照组予以缩宫素治疗,研究组予以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4。23%(49/52),对照组为78。43%(40/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SOD、LPO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D水平均上升,LPO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LP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能够获得更好的止血效果,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改善氧化应激指标,且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较优。

    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

    赖氨肌醇维生素B12口服溶液辅助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的效果

    魏毛妮王冰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赖氨肌醇维生素B12 口服溶液辅助治疗营养不良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营养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观察组采用赖氨肌醇维生素B12 口服溶液。比较两组疗效、营养状况[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微量元素(钙、锌、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为77。50%(3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RF、ALB水平高于对照组,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钙、锌、铁元素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为7。50%(3/40),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赖氨肌醇维生素B12 口服溶液在营养不良患儿中疗效显著,能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微量元素水平,且该方案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营养不良赖氨肌醇维生素B12口服溶液疗效

    心脉隆与新活素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张正伟郭明明郭军强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心脉隆与新活素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三组,其中心脉隆组28例,新活素组26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洋地黄等];心脉隆组则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联合采用300 mg心脉隆和生理氯化钠溶液静脉给药,2次/d,连续给药1周;新活素组则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新活素,其初始给药量为1。5 µg/kg,之后给药量按照0。075 µg/(kg·min)静脉给药,连续给药1周。比较治疗1周后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应用心脏超声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比较三组患者入院24 h内及用药1周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半年的跟踪随访,统计分析患者由于心衰发作而再次入院率以及死亡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三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脉隆组与新活素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经过1周治疗后,LVE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DD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新活素组和心脉隆组患者经过治疗,其NT-pro BNP下降≥30%的比例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新活素组和心脉隆组患者半年内由于心衰再次住院的情况以及病死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脉隆组与新活素组临床效果接近,均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治疗1周后可明显提高左室射血分数,降低NT-pro BNP水平及6个月内由于心衰反复住院的比例,这两种药物均可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

    新活素心脉隆临床安全性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

    樟脑苯酚溶液与氢氧化钙糊剂在慢性牙髓炎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孟娜娜王洪亮孟景浩王清芝...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慢性牙髓炎根管治疗中应用樟脑苯酚溶液与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根管治疗。根据根管消毒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樟脑苯酚溶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龈沟液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牙齿咀嚼功能[牙齿咬合力与牙龈出血指数(GBI)]、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龈沟液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龈沟液IL-6、IL-8、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牙齿咀嚼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齿咬合力高于对照组、GB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1周、2周,观察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期间,予以氢氧化钙糊剂消毒,其效果明显优于樟脑苯酚溶液,表现在牙齿咀嚼能力提升、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减轻及疗效提升等方面。

    慢性牙髓炎根管治疗樟脑苯酚溶液氢氧化钙糊剂牙齿咀嚼功能炎症因子

    化瘀祛斑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效果

    侯俊芝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化瘀祛斑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商丘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强脉冲光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化瘀祛斑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证候评分(情志抑郁或烦躁、胁肋胀痛、经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便秘)、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评分)、黄褐斑生活质量指数量表(MelasQoL)评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联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证候评分、MASI评分、Melas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满意度为76。67%(23/30),对照组为46。67%(14/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脉冲光联合化瘀祛斑丸治疗黄褐斑效果确切,可促进色斑消除,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

    化瘀祛斑丸强脉冲光肝郁气滞黄褐斑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刘晓鹏刘凡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与联合组,每组43例。西医组予以西医治疗,联合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大脑后动脉(P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指标、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及免疫指标[分化簇4(CD4+)、分化簇3(CD3+)]水平。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西医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MCA、ACA、PCA血流速度均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hs-CRP、MMP-2水平均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CD4+、CD3+水平均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提高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提高脑血流动力学速度,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补阳还五汤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

    李栋
    122-124,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脑梗死(A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汝州市中医院收治的ACI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红细胞压积(HCT)、血浆黏度(PV)]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38/41)高于对照组(73。17%,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8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BV、LBV、HCT、PV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5/41)与对照组(7。32%,3/4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ACI效果显著,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急性脑梗死氯吡格雷养血清脑颗粒炎症因子

    《临床医学》稿约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