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栓危险因素相关分析

    史瑞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栓危险因素相关分析,探讨其医疗策略.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8年7月的124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低危、中危、高危原发性血小板增症为诊断标准,并探讨其血栓危险的相关因素.结果 124例患者中,男53例,女71例,中位发病年龄47岁.出现出血症状患者28例(22.6%);出现栓塞患者21例(17.0%);同时出现出血及血栓患者4例(3.2%),患者中脾大的有42例,肝大的有16例,无症状患者42例(33.9%).在治疗其他疾病时发现的患者29例(23.4%).初诊时患者的血小板计数(532~2386)×109/L,中位血小板计数1025×109/L,同时伴有白细胞增高患者103例(83.1%),血红蛋白增高患者41例(33.1%).113例患者检测了骨髓活检,患者以大而多分叶成熟的巨核细胞增生为主,其中伴有网状纤维增生的患者有23例(20.4%).92例行染色体核型检测,5例(5.4%)有异样.对患者的的随访时间12~24个月,其中有7例发展为骨髓纤维化,2例患者转化为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其他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在临床中JAK2V617F突变和CVF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两个危险因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的疾病,主要特点是以血栓和出血为主,并且伴有无症状患者较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应该按照自己的危险因素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栓形成危险因素临床特点

    评价急诊手术在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于海强张勃华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急诊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手术治疗可提高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治疗效果,稳定机体血糖水平,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普外科疾病糖尿病急诊手术血糖水平

    宫颈病变患者治疗中宫颈环形电切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肖霞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象为宫颈病变患者,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宫颈病变患者96例为对象,以整群随机化方式分设组别.给予对照组患者冷刀锥切术式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式治疗.观察二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多于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18.74%高于研究组4.16%(P<0.05).结论 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患者,治疗疗效明显,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快机体恢复.

    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病变并发症率

    生长抑素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与临床探讨

    郭丽娟
    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生长抑素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比对组:应用奥曲肽药物;干预组:应用生长抑素药物.结果 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相比较,研究组98.33%,比对组86.67%(P<0.05).两组患者在止血时间方面相比较,干预组时间短于比对组(P<0.05).结论 针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生长抑素临床价值高,即可调节胃酸环境,还可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利于患者机体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消化道出血生长抑素治疗疗效临床

    改进的切除缝合术治疗肛瘘临床疗效分析

    何丽荣曲光娜王勇杨奎龙...
    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改进的切除缝合术治疗肛瘘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来我院的82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治疗组改进的切除缝合术治疗,治疗后评价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肛瘘患者改进的切除缝合术治疗,既能提高临床有效率,还能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应大力推广.

    改进切除缝合术肛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神经内科100例头晕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杨云鹏
    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神经内科头晕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对于我院17年~19年期间,接受仪器检测的100例患者头晕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来分析导致头晕产生的不同因素.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导致患者发生头晕的因素可能包含,年龄因素、性别因素、病理性因素以及精神因素等多种类型.结论 在神经内科,导致患者出现头晕症状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结合现代仪器,准确找到病因,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避免因为误诊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神经内科头晕影响因素Dix-Hallpike试验

    单纯血浆置换和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肝炎的效果

    孙慧芝
    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单纯血浆置换和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肝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重症肝炎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结果 实验组的BUN水平,Scr水平,TBIL水平小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IL-8水平,TNF-α水平,IL-10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别较大(P<0.05).结论 在重症肝炎中使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有利于改善肝肾功能指标,改善细胞因子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单纯血浆置换血液滤过重症肝炎

    剖腹产术中低体温低血压的防范措施

    张海霞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剖腹产术中低体温低血压的防范措施.方法 我院2018年4月~2019年2月期间实施剖腹产的产妇94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产妇的血压和体温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产妇为正常体温和血压,实验组为低体温和低血压,分析影响剖腹产患者的相关因素,并且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温度、年龄、剖腹产前焦虑、剖腹产输液输血量、剖腹产手术时间等对比,两组患者差异较大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产妇在剖腹产的过程中极易出现低体温和低血压的情况,引发产妇在剖腹产的治疗中发生低体温和低血压的因素有很多,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科学的预防和控制低体温和低血压的的措施,保证产妇剖腹产的治疗效果.

    剖腹产低体温低血压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试论骨科术后保留导尿管患者拔管后快速排尿方法

    李艳红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骨科术后保留导尿管患者拔管后快速排尿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实行骨科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拔管前使用呋喃西林溶液对膀胱进行充盈.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拔出尿管的方法.结果 两组拔管后对尿道的刺激的情况相比,差别较大(P<0.05).两组能够在拔管后30分钟排尿的情况差别较大(P<0.05).两组的尿潴留发生率相比,差别较大(P<0.05).结论 在实行骨科手术的患者中使用拔管前使用呋喃西林溶液对膀胱进行充盈,可以减少拔管后的不适感,促进拔管后患者排尿,减少尿潴留,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骨科手术导尿管快速排尿方法

    建立前臂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观察

    姚海文王道周黄烈俊向伟...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建立前臂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在我院完成的120例前臂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BC-AVF)的术后临床资料作为探究对象.统计分析早期失用率和通畅率以及手术前后一周的平均收缩压水平、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和HCT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早期的失用组有8人,失用率为6.67%.其剩余112患者在后期有14人发生栓塞,通畅率为81.67%,其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计数、HCT等一周前后对比均无统计学意(P>0.05).其中平均收缩压对前臂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有所影响,主要表现当收缩压水平低于140 mmHg时AVF早期的失用率较高,手术的并发症术中血管痉挛发生情况为3例,发生率为2.50%.结论 前臂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BC-AVF)早期的失用率相比之下较低,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概率较小,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向各大医院推广.

    前臂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