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后3种预防再黏连方法的对比研究

    刀爱华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后3种再黏连预防方法 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采用宫内节育器预防再黏连的30例患者为A组,采用宫内节育器与人工周期联合预防的30例为B组,采用宫安康预防再黏连的30例设为C组,对比结果 .结果 在Ⅰ、Ⅱ度黏连患者中3组再黏连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度以上黏连患者中B、C两组的再黏连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Ⅰ、Ⅱ度黏连患者而言,3种方法 的再黏连的预防效果相当,但对于Ⅲ度及以上的宫腔黏连,术后采用宫内节育器+人工周期或者给予宫安康预防宫腔再黏连的效果更优.

    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再黏连预防

    益肾排毒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研究

    胡溪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口服益肾排毒方联合中药贴敷肾俞、足三里、命门穴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研究.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上口服益肾排毒方联合外用穴位敷贴,疗效60天.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与对照组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肾功能Scr、BUN、Ccr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效果均好转,两组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排毒方口服联合穴位贴敷外用可以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慢性肾衰竭益肾排毒方穴位贴敷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研究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分析

    杨栋梁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GEJ)的外科治疗情况.方法 此次纳入研究的对象为本院于2009年3月~2012年4月接诊身患AGEJ的81例病人.该81例病人当中,有76例病人实施手术治疗,其中7例实施姑息性的胃切除术,69例实施根治性的全胃切除联合食管空肠的Roux-en-Y吻合术.根治性的切除率是84.2%,切除率是92.1%;其中,胸腹部联合入路17例、经腹入路59例;保守治疗的5例实施化疗.结果 手术病例当中,姑息性的切除术病人5年的存活率是12.50%,根治性的切除术病人5年的存活率是44.12%,证明了相对比姑息性的切除术,根治性的切除术有着突出优势,差异十分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比保守治疗,姑息性的切除术有着突出优势,差异十分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分析5年的生存率和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手术入路、神经性的浸润、淋巴管性的浸润肿瘤分期、Siewet分型等有着密切关系.结论 治疗AGEJ最佳手段为手术治疗,针对可切除病例,应当尽量争取实施根治性的切除术,在手术入路方面,应当尽量选定经腹部切口,针对无法手术病人,则需实施辅助性的临床治疗.

    食管胃结合部手术

    初学者应从TAPP开始腹腔镜疝修补术

    丁俊连王莉利徐剑高晓伟...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教学角度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TEP和TAP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9月我院134例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临床资料,按TEP和TAPP方式分为2组,分析TEP与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结果 统计分析2组手术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初学者来说,腹腔镜修补腹股沟疝,TEP与TAPP治疗效果无明显区别,TAPP方法 视野广阔,2个操作孔分开在镜孔两侧,符合生物工程力学原理,操作更加顺手,利于普通外科医师掌握.

    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TEPTAPP初学者

    全程护理管理提高介入治疗质量的临床效果观察

    邵辉张晓敏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全程护理管理提高介入治疗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介入手术患者150例,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均匀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n=75例)和采用全面护理模式的研究组(n=75例),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效果及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对照组发生率为16.00%,组间差异显著(x2=8.42,P=0.003),且研究组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结论 常规护理在临床护理上虽然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全程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所以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可在临床进行较大范围借鉴推广.

    全程护理管理提高介入治疗质量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程雨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在慢阻肺患者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临床作用及其价值.方法 以双盲法对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阻肺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每组收入患者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服务,试验组行协同护理模式,对两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VCmax、FEV1、PEF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护理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慢阻肺患者VCmax、FEV1、PEF值和对照组对比,P>0.05,数据指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试验组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VCmax、FEV1、PEF值与对照组相关数据比对更具优势,P均<0.05,统计学对比具备显著的数据参比分析意义.护理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慢阻肺患者VCmax、FEV1、PEF值均显著优于护理前相关数据指标,P均<0.05,统计学对比具备显著的数据参比分析意义.结论 将协同护理模式应用在慢阻肺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护理效果.

    协同护理模式慢阻肺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综合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景萍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行介入溶栓术治疗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5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介入溶栓术治疗,围术期间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80.39%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计发生3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术后总计发生1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56%,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介入溶栓术中实施综合护理可保证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综合护理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应用价值

    系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的影响

    张春香
    10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系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进行相关治疗与护理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则是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继续采用系统心脏康复护理方式进行后期身体恢复.经过两种方法 处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结果 显示,观察组患者经过系统心脏康复护理方法 处理之后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心脏康复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能够较为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适用于临床进一步推广.

    系统心脏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并发症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周海清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中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为对照组35例患者选择常规康复护理模式,为研究组3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与上下肢肌力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后明显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的运动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上下肢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而言,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同时对于患者上下肢肌力的恢复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脑出血偏瘫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常规康复护理

    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黄梅芳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开展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慢性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的53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的53例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对比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用药依从性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6.23%,用药依从性为98.11%,均高于参照组的58.49%、84.91%;实验组患者的SAS评估值、SDS评估值均显著低于参照组;二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病的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认知度与用药依从性,并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故可将健康教育广泛应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之中.

    健康教育慢性病健康知识用药依从性焦虑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