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疗效分析

    杨磊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临床中出现肱骨骨折患儿,探究实施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挑选2018年02月~2020年02月本院治疗肱骨骨折患儿中其中的60例予以研究,以上60例患儿按照骨折分型为GartlandⅡ、Ⅲ型.实施闭合复位以后,于C型臂X线指导下对60例患儿实施石膏外固定以及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混入的切口全为甲级愈合,经X线检查手术侧位与正位,骨折结果显示接近或者是达到解剖复位程度,经过2年时间左右的随访,其肘关节可自行活动,均未出现肘内翻畸形、医源性神经损伤、针孔感染以及Volkmann挛缩等等一系列并发症.与治疗前患儿肘关临床功能总优良率相对比,治疗后患儿肘关临床功能总优良率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接诊的肱骨骨折患儿,通过实施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后可促使其关节功能快速康复,并且对患儿造成的创伤小,可作为目前临床中一种较为理想的固定治疗方式.

    肱骨骨折克氏针儿童闭合复位

    肠造口新生儿家庭照护中赋能教育模式的应用研究

    翟姗姗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赋能教育模式应用于肠造口新生儿家庭照护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接受治疗的80例肠造口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以红蓝双色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共40例,给予常规家庭护理)和照护组(共40例,给予赋能教育模式的家庭护理),对比两组家庭照护总费用、护理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照护组患儿家庭照护总费用以及护理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参照组27.50%(P<0.05).结论 赋能教育模式应用于肠造口新生儿家庭照护中可减少护理花费,缩短护理时间,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赋能教育模式肠造口新生儿家庭照护并发症

    地佐辛持续皮下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

    赵静芝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地佐辛持续皮下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S、I两组,各30例,S组为持续皮下镇痛组(PCSA),I组为持续静脉镇痛组(PCIA),两组均于术毕连接启用镇痛泵,镇痛泵中的药物配方:盐酸地佐辛0.5 mg/kg+枸橼酸芬太尼0.05 mg/kg+盐酸托烷司琼8 mg+0.9%氯化钠溶液,共计100mL.观察并记录S组和I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后2、4、8、24及48 h各时间点的VAS疼痛评分与Ramsay镇静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后自控皮下及静脉镇痛期间,对比两组在术后各个时间点VAS和Ramasy评分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镇痛期间生命体征平稳,HR、BP、SPO2基本维持在术前水平.结论 地佐辛持续皮下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地佐辛芬太尼皮下镇痛妇科腹腔镜手术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

    仲崇柱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择赣榆区人民医院骨科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共计38例参与课题研究.随机将所选的患者样本平均分为2个组别,静卧组19例患者行常规保守治疗,穿刺组19例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穿刺组治疗有效率高于静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静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保守治疗相比,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有助于消除脊柱功能障碍,改善疼痛症状,提升治疗安全性,值得在骨科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或应用.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老年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保守治疗应用效果

    不同位置切口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白内障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崔凯宛永梅齐琳鑫陈松...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位置切口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白内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分组法将该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两组患者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种植术进行治疗,所不同的是对照组患者手术切口位置选择为颞上方巩膜,而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位置选择为角巩膜缘上最大角膜屈光度子午线方位同时做一穿透性切口于对侧180°角膜缘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不同位置切口治疗下,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SIA)均有了显著改善,实验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也均有了显著改善,但同样是实验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 对于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的白内障患者而言,手术切口不同位置的选择会有不同的治疗效果,而相较于常规颞上方巩膜切口而言,角巩膜缘上切口更具优势,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SIA和裸眼视力,该法值得临床推广.

    不同位置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效果

    老年性肺结核预防性护肝治疗的临床观察

    韩海峰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性肺结核预防性护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01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老年患者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其中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诊治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层面上增加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实施预防性护肝治疗.对两组患者出现肝受损和不良反应状况、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时间和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就出现肝受损以及不良反应状况上的比较,观察组较之参照组均展现出明显的有优势(P<0.05);在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时间和程度比较上,观察组较之参照组展现出显著差距(P<0.05).结论 在对患有肺结核的老年患者的诊治中,在常规的诊治的基础上融入进预防性的护肝治疗的内容,能够使得患者的肝脏受到损害的几率被极大地降低,具备更高的安全度,能够对患者的病症的愈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老年性肺结核预防性护肝治疗肝受损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周围癌的效果观察

    金雷巢佳灯吴思远胡玉霆...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周围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1-2020/1收治的壶腹部周围癌患者4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组,24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21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观察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对比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但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开始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胰漏、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及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而言,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其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排气、缩短住院时间,对机体造成的应激反应较小,且术后并发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及肠梗阻风险更低.

    壶腹部周围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效果

    孕前体重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探讨

    许晨晨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孕前体重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收治时间在2018年度1月-2020年度1月的孕妇,总例数(选取对象)200例,采取孕前体重指数分为观察组100例(正常孕前体重指数)以及对照组100例(高孕前体重指数),分析两组孕妇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1.00%、剖宫产率19.00%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率2.0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前体重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及妊娠结局具有密切相关性,若孕妇的孕前体重指数较高,容易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应在产前、孕期指导孕妇对体重指数合理控制,能保障母婴的健康安全.

    孕前体重指数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C型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中分别行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的效果比较

    柏宏强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2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使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0.00%,对照的优良率为78.33%,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3.33%,实验组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采用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的路径进行治疗,其固定效果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相近,但是,掌侧入路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生的风险.

    C型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掌侧入路背侧入路

    比较七氟烷与丙泊酚联合地佐辛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的研究

    谷新荣白艳丽赵伟高维龙...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烷与丙泊酚联合地佐辛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5年8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腹腔镜下行疝气修补术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联合地佐辛麻醉组(SD组)和丙泊酚联合地佐辛麻醉组(PD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10 min和麻醉后10 min的血氧饱和度和血压、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麻醉前的血氧饱和度和血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探究组麻醉后的血氧、心率等指标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清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丙泊酚联合地佐辛静脉麻醉,七氟烷吸入麻醉联合地佐辛静脉麻醉后的血氧、心率等指标近似,但术后清醒时间有显著改善,整体麻醉效果较好,有助于加快患儿的术后功能恢复,适合在临床进行进一步研究.

    小儿麻醉七氟烷丙泊酚地佐辛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