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氧化碳院前急救与护理和院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

    郭林风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一氧化碳中毒病人院前急救与护理和院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我院2019.3-2020.3这一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62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病人中毒院前急救护理从五个方面分析,并且加强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分析实际护理效果.结果 病人一氧化碳中毒经有效护理之后,有明显的好转,本次研究中轻中度中毒病人在治疗护理之后完全康复,重度重度病人均有一定程度的后遗症,需要在后续护理环节加强科学知识的帮助病人快速恢复.结论 病人一氧化碳中毒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抢救,在入院之前需要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护理措施,病人进入医院利用高压氧加速治疗,病人中毒迹象均有多减轻.

    一氧化碳院前急救与护理院内高压氧治疗舱内外护理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护理效果研究

    黄毅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奉新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手术治疗时间将入选病例分为优质组(30例)与传统组(30例).优质组采用优质护理,传统组采用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指标、负面情绪评分.结果 优质组与传统组相比,满意率更高,P<0.05,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护理之后,生活质量评分优质组高于传统组,P<0.05,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优质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有效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通过护理,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传统组不比优质组,P<0.05,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且依从总人数,传统组不及优质组,P<0.05,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护理效果更突出,护理效果和满意度更高,生活质量更高,负面情绪更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卵巢囊肿腹腔镜优质护理

    PBL教学法在耳鼻喉头颈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李霞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耳鼻喉头颈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6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带教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名,传统带教方式,观察组:30名,P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教学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应用于耳鼻喉头颈外科护理带教中具有较好效果,有助于提升护生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保证带教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PBL教学法耳鼻喉头颈外科带教价值

    63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运用

    王娜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针对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中老年脑卒中患者(n=63)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后实施有效护理,观察患者预后及吞咽功能.结果 63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后患者病情均得到明显好转,其中有51例患者基本上实现了生活自理,9例患者需协助生活,3例患者因各种原因而放弃治疗.经护理后患者洼田饮水法实验结果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护理前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中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可起到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吞咽功能的目的,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中老年脑卒中临床观察护理措施吞咽功能

    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孟海燕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新生儿提供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出生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的时间控制在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此期间入选的新生儿共有76例,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法将新生儿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并分别为两组新生儿提供常规护理以及疼痛护理干预,以此来对新生儿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给予观察组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新生儿在NFCS疼痛分度方面,明显较对照组新生儿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开展疼痛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新生儿NFCS疼痛分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疼痛护理干预新生儿临床效果

    评价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孟红丽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遵循护理方式的差异性,择取我院病例时段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分娩新生儿84例分组,设置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评估对比新生儿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睡眠时间、血氧饱和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体温变化、出暖箱时间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24%vs78.57%),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及发育,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新生儿应用价值

    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饮食及整体护理研究

    吴思琪
    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56例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据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饮食护理+一般干预;观察组采取饮食护理+整体护理,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护理满意度为85.7%,观察组分别为92.8%和96.4%,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症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强调饮食护理联合整体护理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荐使用.

    重症疾病胆源性胰腺炎整体护理

    营养支持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周琴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营养支持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这一时段内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0例纳入研究,基于平行、单盲、随机对照设计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完全肠道外营养,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营养状况及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TSF、MAMC、BMI、ALB、PA高于对照组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营养支持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可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功能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营养支持护理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影响

    对行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配合的效果分析

    胡馨元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搭桥手术患者接受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9年3月到2020年1月开展研究,期间以冠心病患者140例作为案例.140例患者依据治疗的顺序分别入选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手术.常规组采用常规手术配合,实验组采取全面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与并发症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计算有统计学价值,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计算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全面护理措施可有效应用于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能够有效提升手术综合效果,对于并发症防控作用显著,值得普及.

    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冠心病全面护理配合效果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李玉蕊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作用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0%、依从性为66%、护理风险率为16%、不良情绪率为26%,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依从性为98%、护理风险率为4%、不良情绪率为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评分为(88.38±5.36)分、护理操作评分为(86.42±3.77)分、生活干预评分为(85.29±6.15)分、家属指导评分为(82.10±9.55)分.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评分为(96.44±2.13)分、护理操作评分为(98.74±0.18)分、生活干预评分为(96.53±1.27)分、家属指导评分为(94.41±2.33)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生理机能评分为(53.17±7.81)分、认知功能评分为(57.87±7.45)分、精神健康评分为(55.35±2.19)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6.83±7.42)分.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理机能评分为(60.17±6.83)分、认知功能评分为(65.87±5.46)分、精神健康评分为(62.75±3.16)分、社会功能评分为(67.84±9.43)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心内科患者实行协同护理,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依从性显著提升,并且护理过程中的存在的护理风险与患者不良情绪有所降低,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证明此护理方法可靠性较高,且护理过程极为安全,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全面推广.

    协同护理模式心内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