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构建妇科无痛化病房对提高术后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及康复的影响

    朱晔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妇科手术患者构建无痛化病房对提高术后患者疼痛护理的满意度及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96例妇科手术患者为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两组患者开展不同的护理干预手段,观察两组情况.结果 通过采取不同的护理管理后,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自控镇痛泵、止痛片镇痛、杜冷丁镇痛及呼叫疼痛次数明显比较少,两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81.25%(39/48),观察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92%(47/48),两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24h睡眠时间、48h睡眠时间及住院天数,两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妇科无痛化病房的构建,落实规范化疼痛管理,可以有效改善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次数,还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借鉴.

    妇科无痛化病房术后疼痛护理满意度康复影响

    基层卫生院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分析

    吴长英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基层卫生院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基层卫生院收治并护理的患者40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及研究组(n=2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知识掌握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0.00%);研究组患者的治疗知识掌握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知识掌握度(75.00%),数据差异显著,均具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及治疗知识掌握度的达标均有积极影响,推荐使用.

    基层卫生院优质护理模式治疗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阿拉坦图雅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需求,评价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以促进肾小球肾炎患者康复.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基础上以1:1比例法分组护理.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情绪状况、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组间干预后SAS、SDS、NHP评分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低血压、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情况比较,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护理总满意度问卷结果比较,干预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小球肾炎患者心理负担较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遵医行为与安全性情况.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肾小球肾炎护理中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情绪、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安全性与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肾小球肾炎情绪状况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控小组在体检中心的应用与探讨

    王秀敏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加强体检中心管理,组建体检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探索有效管理方法并且分析实际管理效果.方法 我院2019年8月开始加强体检中心管理,根据需要组建体检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按照级别进行专业培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具体落实过程中划分个人职责,分析具体效果.结果 体检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组建之前后护士礼仪培训分别有12名和14名,分别占所选人数的80%和93.33%;客户满意的分别有1803名和1974名,分别占所选人数的89.61%和98.11%,体检报告准确的分别有1964份和1999份,分别占抽取报告的98.00%和99.75%,设备完好的分别有19台和24,分别占所选数量的73.08%和92.31%,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实际分析意义.结论 组建体检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提升体检中心工作效率和日常满意度,保证工作任务高质高效完成值得推广.

    体检中心体检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方法效果

    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黄炜珍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实践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 选取在本院治疗的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平均随机性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以及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分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显著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各项护理指标显示更好,具有更为积极的效果.

    综合护理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

    护理干预在牙周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吕金荣
    9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牙周炎患者综合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260名牙周炎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30名患者,对第一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式,对第二组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分析,第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的概率为96.1%,第一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概率为76.9%,第二组患者明显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牙周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护理干预牙周炎综合护理效果

    协同护理在小儿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马艳丽张芳王玫瑰董振银...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在小儿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为提高肠道准备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1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行结肠镜检查的62例患者(年龄3~6岁)作为研究对象,结肠镜术前肠道准备效果分为协同护理下肠道准备组及常规肠道准备组,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肠道基础性疾病、首次排便时间、服药总时间、服药时机和是否完全服完泻药等,结果协同护理组完成肠镜检查术前口服乳果糖天数及开塞露灌肠次数较协同护理组显著减少,协同护理肠道准备合格率明显大于常规肠道准备的合格率.结论 小儿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在协调护理下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改善,合格率显著亦提高.

    协同护理小儿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影响因素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

    尹晶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管理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以2018-2019年来院就诊的112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后者采用常规护理.以患者满意度、非计划性拔管、风险事件、护患纠纷等为评价参考.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风险事件、护患纠纷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可以避免护患纠纷和风险事件等发生率,能够缓解患者不良心态,对改善护患关系有积极影响.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护理管理

    关于如何提高门诊静点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探讨

    刘瑛军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门诊静点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措施.方法 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选择纳入120例门诊静点室病例样本,以"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样本分为两组,设置对比组、研究组,其中,对比组60例予以一般护理,研究组60例采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调查发现,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33%(59/60)高于对比组的86.67%(52/60),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门诊静点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门诊静点室优质护理护理满意度

    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的观察及护理

    修丽伟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的临床表现、病情发展、治疗以及护理的相关方法,为临床上提供相关的治疗依据.方法 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患者为对象展开回顾性分析;基于患者的治疗结果,将救治成功的12例患者设定为好转组,将死亡的26例患者设定为死亡组;就两组患者上述的高热症状展开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 好转组患者每天的最高体温、最低体温,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持续高热症状,使得脑缺血后脑屏障损害程度被进一步加剧,进而在加重患者整体病情的同时,加速患者死亡.积极规范的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好转.

    重型颅脑损伤中枢性高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