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杨阳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将针对老年性哮喘患者使用舒适护理的意义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46位老年性哮喘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73人)与观察组(73人),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舒适护理,比较其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94.82±2.17)分、肺功能改善(92.47±2.52)分、治疗依从性(96.41±1.58)分远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79.25±2.74)分、肺功能改善(78.61±2.04)分、治疗依从性(75.96±1.03)分;舒适护理患者护理满意71人(97.26%),常规护理满意57人(78.08%);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较大(P<0.05).结论 临床在开展治疗老年性哮喘疾病过程中,配合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病情,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较高,临床可广泛应用及推广.

    舒适护理老年性哮喘临床价值

    评价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黄宁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患者在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时的影响.方法 2018年11月~2020年3月,共纳入77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患者,将其中39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另将剩余的38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以常规方式护理.在护理完成后对患者的胃肠功能、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展开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排便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时发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最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6%、15.78%,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 在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时,对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患者而言,可提高生活质量,另外也能改善胃肠功能状况,且并发症较低,有应用价值.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手术

    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及纤维鞘形成中的应用

    李霞吴锦兰夏立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分析其对血栓及纤维鞘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将其分为两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为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护理;2019年1月-2019年12月25例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血栓及纤维鞘一次发生率为8%,再次发生率为4%;对照组一次发生率为32%,再次发生率为24%,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血栓及纤维鞘形成,应用效果良好.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纤维鞘形成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分析

    张玲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手术护理的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我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6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0.00%)小于对照组(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arris评分(89.26±5.36)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3.74±2.64)分优于对照组(71.65±5.28)分、(88.45±2.25)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护理配合

    慢性重症乙肝患者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及满意度影响

    张晓飞周思静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重症乙肝患者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诊治的100例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ALT)指标、总胆红素(TBIL)指标和谷草转氨酶(AST)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 给予慢性重症乙肝患者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慢性重症乙肝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满意度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高新梅
    12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使用优质护理模式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过程中选择2019年9月期间至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90例作为主要观察和分析对象,将所以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n=4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另一组命名为观察组(n=45例)本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护理后,对其临床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同时记录护理期间产生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等数据,将数据统计后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后其满意度为(95.56%)相对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后的满意度(84.44%)较高,存在明显的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8.78±2.31)d、(11.59±3.25)d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相比之下后者高于前者,存在的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状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临床中可大力推广和应用.

    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作用

    蔺泓元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0例我院门诊预检分接待诊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使用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与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分诊平均时间、患者候诊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分诊准确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门诊中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提高分诊准确率与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临床价值高.

    优质护理以患者为中心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护理满意度

    口腔种植牙手术中心理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分析

    黎淑芳谢晓妍陈嘉婷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牙手术中心理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152例牙种植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76例.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无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组内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种植牙手术中心理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心理压力,值得推广.

    口腔种植牙心理护理焦虑

    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

    刘慧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方案措施与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40例病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按照医院急诊标准开展护理操作,观察组加强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急诊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风险事件、护患纠纷率比较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可使急诊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减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避免护患纠纷,提升家长满意度.

    急诊护理操作风险管理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齐菲
    12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将研究对象的中段尿液均进行培养,然后将分离出的100株大肠埃希氏菌按照随机数列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进行微生物检验,对照组不做处理,比较两组菌株的感染控制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检验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感染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生物检验法在病原菌的预防与监控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传播途径的良好预测效果,能有效的治疗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症,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效果,在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与满意度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微生物检验感染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