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析孕期保健及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黄丽文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应用孕期保健及营养指导的作用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5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所有孕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研究组采用孕期保健及营养指导,对比两组孕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不良结局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 通过开展孕期保健及营养指导可以有效降低孕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效果显著.

    孕期保健营养指导妊娠期糖尿母婴结局

    利用cBioPortal分析P53在肌层浸润型膀胱癌中的表达、突变及临床意义

    梁维朝高伟伟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P53在肌层浸润型膀胱癌中的表达、突变及与其发展、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cBioPortal网站中下载TCGA数据库中提供的413例肌层浸润型膀胱癌P53基因表达谱及临床资料信息并分析其关系,并用cBioPortal的工具进行突变及生存分析.结果 在413个病例中,发生突变共207例(错义突变161例,截短突变68例,错义突变+截短突变22例,框移突变1例).p53的表达与AJCC pTNM分期、肿瘤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肿瘤淋巴管浸润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p53的表达与突变无相关性(P>0.05).p53表达及突变与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患者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53表达与肌层浸润型膀胱癌预后COX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淋巴结转移及浸润,肿瘤远处转移是影响肌层浸润型膀胱癌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P<0.05).结论 尽管P53在肌层浸润型膀胱癌中发生突变率高,在突变组中和未突变组中,其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未能发现有明确差异,尚不能认为p53突变可影响肌层浸润型膀胱癌的预后.

    肌层浸润型膀胱癌cBioPortalp53

    乳牙预成冠及树脂修复治疗乳磨牙大面积龋的临床效果

    木尼拉·赛力木日孜瓦古力·阿木提
    6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乳磨牙大面积龋治疗采取乳牙预成冠及树脂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择取我院乳磨牙大面积龋患儿60例分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前者应用树脂修复技术,后者应用乳牙预成冠治疗,对比1年内修复成功率及随访复查情况.结论 术后6个月研究组、对照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100%与97.14%,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2年研究组修复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1年内研究组继发龋、修复体边缘折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乳磨牙大面积龋采取乳牙预成冠修复技术,修复成功率高,牙体完整性良好,继发龋少,疗效显著.

    乳牙预成冠树脂修复乳磨牙大面积龋应用效果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疗效

    向菲傅华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共计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不同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24.28±0.7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34.01±0.88)分,研究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血肌酐、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排泄率、C反应蛋白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恢复患者肾功能,阻止疾病持续恶化,具备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临床疗效

    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价值研讨

    韩紫娜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8月~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A组及B组,A组患者直接采取手术治疗,B组患者术前使用新辅助化疗,分析新辅助化疗效果以及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B组术前化疗总有效率为68.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化疗后患者的肿瘤直径以及鳞癌抗原均优于化疗前;B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有效缩小肿瘤病灶体积,降低手术治疗难度系数,并可改善患者预后.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手术安全性

    早产儿首日患低蛋白血症与某种高发并发症的相关性

    刘晓玲马丽珍林环转赖彩珍...
    6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早产儿首日患低蛋白血症与某种高发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早产儿,所有患儿均进行血清白蛋白(ALB)检测,并以此结果 为研究分组的标准,其中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5 g/L)患儿50例分为研究组,而白蛋白正常(血清白蛋白35~55 g/L)患儿50例则分为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根据血清白蛋白检测结果 分为轻度组(30-35g/L),中度组(25~29 g/L),以及重度组(<25 g/L).两组患儿实验中均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值检测,同时探讨分析不同血清白蛋白值的早产儿出现感染、以及病死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患儿相对比(P<0.05);研究组患儿的死亡率、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研究组患儿进行组内对比,其中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组患儿发生感染几率相对比(P>0.05).结论 早产儿出现感染这一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与患儿首日出现低蛋白血症存在相关性,密切关注患儿血清白蛋白情况,可有效减少感染、以及死亡的出现几率.

    早产儿低蛋白血症血清降钙素原感染C反应蛋白

    腹股沟疝治疗中腹腔镜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比较研究

    周卫华邢述辉王小永祖卫兵...
    6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对其做分组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各3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实验组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术.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对照组优于实验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腹股沟疝首选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更佳,该方法 治疗效果确切,术后复发率少.

    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疗效分析

    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淋巴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汤海燕高东伟宋卜张玲...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淋巴漏的危险因素和探讨基于淋巴漏危险因素分析的护理相关对策.方法 以1例直肠癌术后出现淋巴漏作为总体均值,根据文献报道淋巴漏危险因素匹配65岁以上同病理分期的直肠癌患者26例,运用单T检验比较术前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指标、心肺功能指标及术后第一天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淋巴漏患者与非淋巴漏组患者的年龄、术前白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BMI、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营养状态不良、心肺功能较差和炎症水平较高与术后淋巴漏发生有关,应进行相应的护理宣教、评估和干预.

    直肠癌淋巴漏危险因素护理对策单T检验

    气交灸联合腹部按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疗效观察

    郭春梅粟欢王永琼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气交灸联合腹部按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胸腰椎骨折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腹胀病人护理常规,同时给予腹部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加用气交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8小时后腹胀中医证候评分及腹胀完全解除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8小时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腹胀完全缓解时间(58.71±20.48小时),较对照组腹胀完全缓解时间(79.20±20.08小时)明显缩短,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气交灸联合腹部按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气交灸腹部按摩胸腰椎骨折腹胀疗效

    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肠造瘘人工肛门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指导及健康教育中的效果

    田莎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肠造瘘人工肛门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指导及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 患者就诊时间2019年3月~2020年5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接治的100例肠造瘘人工肛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将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另外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及健康教育护理的5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将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判断综合护理在肠造瘘人工肛门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据统计,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理论知识、责任感及病情监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相比更高,本次研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 看出,临床护理路径及健康教育在肠造瘘人工肛门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良好,能够联合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照顾,增强患者认知水平的同时,加强了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具有很高的临床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肠造瘘人工肛门临床护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