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皮瓣移植术后早期介入高压氧治疗效果观察

    梁旭权莫勇军罗翔谭宵...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皮瓣移植术后早期介入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皮瓣移植术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双盲法将其中20例纳进A组(术后48 h后实施高压氧治疗),剩余20例纳进B组(术后立即实施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是95.00%,明显高于A组的70.00%(P<0.05).结论 皮瓣移植术后早期介入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皮瓣移植术早期介入高压氧治疗临床效果

    氢氧化钙糊剂活髓保存在龋源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彭红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氢氧化钙糊剂活髓保存在龋源性牙髓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120例龋源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活髓保存治疗,对照组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活髓保存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14,P<0.05).结论 氢氧化钙糊剂活髓保存进行龋源性牙髓炎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活髓保留,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在临床中有推广的价值.

    氢氧化钙糊剂活髓保存龋源性牙髓炎治疗效果

    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价值

    沈震
    4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选自2018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采用数字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4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方法主要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40例患者则主要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完成后将患者手术的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术后对比可知,研究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也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施以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能有效改善手术各项指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传统开腹手术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

    痛风性关节炎与高尿酸血症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吴颖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并比较痛风性关节炎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TNF-α、IL-1、IL-6血清水平.方法  选取4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A组)与4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B组)均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40例按年龄、性别、体重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①三组间之间进行比较,A组TNF-α、IL-1、IL-6血清水平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与B组相比:在TNF-α、IL-1方面,差异无统计学以意义,P>0.05.在IL-6方面,B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发病期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较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没有达到炎症诱发水平.

    痛风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细胞因子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价值

    张波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探析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科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共80例参与本次试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n=40)以对照组为基础并加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以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退热时间等基本临床指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取得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肺炎治疗好转率,值得推广.

    纤维支气管镜呼吸机相关肺炎

    中药方剂联合产后康复仪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陈婉露范利华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后子宫复旧患者采取中药方剂联合产后康复仪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剖宫产子宫复旧患者中抽取5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5例.参照组行中药方剂治疗,实验组行中药方剂联合产后康复仪治疗.检验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宫底高度、产后恢复情况、子宫收缩疼痛情况以及血象指标.结果 将参照组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实验组临床效果明显较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HGB值、RBC值高于参照组,WBC值、PLT值低于参照组,2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产后恢复情况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差异明显(P<0.05);相比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的宫底高度较高,子宫收缩疼痛情况较重,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剖宫产后子宫复旧患者采取中药方剂联合产后康复仪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宫底高度恢复较优,血象指标逐渐趋于正常,有助于患者恢复.

    剖宫产子宫复旧中药方剂产后康复仪

    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高度近视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的克隆研究

    邓妮妮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测定高度近视家族致病基因克隆研究.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采集了5个高度近视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视力检查等绘制家系图并收集外周血提取DNA,筛选突变基因进行家系所有成员的变异和疾病的表型共分离分析,初步鉴定该家系的候选致病突变和基因.结果  5个高度近视家系中成功鉴定了NYX基因的一个新突变位点与该高度近视家系的疾病表型共分离.结论 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高度近视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揭示遗传性高度近视的病因和致病机理以及临床基因诊断提供更充分的证据.

    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高度近视克隆

    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风险分析

    柳建彭林敏刘倩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风险.方法  入组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NIHSS评分、GCS评分值、ADL评分值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GCS评分值、ADL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1例因低温出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例出现心率减慢,经复温后缓解.对照组有2例肺内感染和1例肾功能衰竭.结论 亚低温治疗联合常规方法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确切,可促进神经功能和意识状况的改善,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在亚低温治疗时需要注意预防低温引起的血液、心血管等并发症.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价值并发症风险

    心肺复苏术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周江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心脏骤停患者中心肺复苏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择取急诊科收治的6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间开展研究,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均分两组,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行急诊治疗,研究组行心肺复苏术治疗,观察组间疗效.结果 研究组自主循环恢复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组间治疗疗效比较发现明显差异,满足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中应用心肺复苏术有助于促进患者自主循环恢复,从而提升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急诊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应用效果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急诊危重批量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陈少婉李继锋陈钊城曾耿辉...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急诊危重批量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20年2月笔者医院急诊收治的80例危重批量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的不同诊疗模式分为MDT组(n=38例)和非MDT组(n=42例),比较两组急诊危重批量伤患者的接诊前和急诊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急诊诊断准确率、急诊救治成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与非MDT组相比,MDT组患者急诊后的GCS评分更高[(12.21±2.43)分vs.(10.47±2.11)分,P=0.001],ISS评分更低[(16.74±3.20)分vs.(20.25±3.58)分,P<0.001],平均住院时间更短[(12.64±2.45)d vs.(15.01±3.73)分,P=0.001],急诊诊断准确率和急诊救治成功率皆更高([92.11%vs.75.00%,P=0.043]、[97.37%vs.82.50%,P=0.031]).结论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应用于急诊危重批量伤患者救治中,能够显著提高急诊诊断准确率和急诊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病情控制和预后改善,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急诊危重批量伤患者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