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晚期恶性肿瘤局部骨转移放疗止痛的疗效观察

    蒋平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局部放疗在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治疗中的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5月至2020年7月接收的3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课题研究.经检查,所选患者均符合骨转移性Ⅳ期肿瘤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肺癌胸椎、腰椎、骨盆骨转移患者15例,前列腺癌胸、腰椎转移患者7例,乳腺癌颈椎、胸椎等转移者4例,食管鳞癌胸椎转移者3例,直肠癌骶椎转移1例,均因疼痛而强烈要求口服止痛类药物.予以调强放疗DT30GY/15F.结果 放疗过程中,或放疗后疼痛能得到显著控制,甚至停服止痛药物.结论 对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进行局部放疗,既能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又能避免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恶性肿瘤骨转移胸椎腰椎局部放疗

    略论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熊松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资料收集时间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对象为我院收治的90例创伤骨科患者,将其按手术顺序分为甲乙两组.A组患者给予微创技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在治疗之后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0.8%,而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1%.除此之外,A组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腔内异物残留以及换药次数要显著低于B组患者.结论 进行骨科手术时,合理地运用微创技术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很大的帮助,创维技术不仅要显著高于常规治疗,而且微创技术具有术后渗出明显减少情况、手术过程中可以展现清晰视野、手术伤口小等诸多优势,在创伤骨科疾病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创伤骨科临床治疗微创技术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辅助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

    张晓红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辅助治疗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抽选出58例患者,以双色球法分组:对照组(2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集束化护理),58例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前后NIHSS评分(神经缺损功能)、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结果 观察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8.96%(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NIHSS、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S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明显,再辅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集束化护理心理健康

    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陶娟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在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治疗中,应用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社区中心在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收治的85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抽签确定分组,分为研究组43例,参照组42例.研究组治疗模式为全科医生模式,参照组治疗模式以为常规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治疗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一年,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各项指标检查的达标情况分别为74.42%(32/43)、76.74%(33/43)、79.07%(34/43)、88.37%(38/43),参照组分别为57.14%(24/42)、59.52%(25/42)、57.14%(24/42)、61.90%(26/42),研究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漏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11%、4.52%,参照组药物漏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24%、6.92%,两组对比参照组更高(P<0.05),两组各项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治疗中,应用全科医生模式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的达标率,避免药物漏服、发生不良反应等情况,具有在全面推广应用价值.

    全科医生模式社区慢性疾病老年

    参芪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对胰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王山川程文华陈永静白威...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参芪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对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参芪注射液进行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4%),较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46.67%)升高;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百分比及CD4+/CD8+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然而外周血CD8+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贫血、白细胞下降、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参芪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同时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胰腺癌参芪注射液吉西他滨免疫功能安全性

    家庭医生制服务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的效果评价研究

    陈建锋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管理高血压病人的效果.方法 控制组抽取75名病人,采用传统的门诊就诊配药的高血压控制模式,监控组同样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75名病人,使用家庭医生责任制模式.结果 与控制组相比,压力和拉力大幅度降低(P<0.05)对该系统服务的认识程度和家庭医生的满意程度大大高于控制小组:P<0.05.在干预结束后,监测组病人的关于高血压防治的知识掌握率大于控制组的传统控制模式,差异同样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 高质量的家庭医生服务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有效,并且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家庭管理.

    家庭医生制高血压家庭管理效果评价

    分析手术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志国任鹏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入式分析手术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方法 从我院门诊部在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这段时间内所接诊的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按照他们的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分成两组,其中,接受手术治疗的称作实验组,相应接受保守治疗的则称之为对照组,且在人数分布上保持11:9的比例,最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抢救成功率方面,明显是对照组更低,组间数据差异较大,故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在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然是对照组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最后是内脏再出血发生率方面,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一样,也是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 在临床诊治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的实际过程中,相对于实施保守治疗而言,给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即在增加抢救成功率的同时,患者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和内脏再出血发生率也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该方法值得在现代临床中进行大范围推广、普及和应用.

    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疾病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临床效果应用价值

    经动脉介入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卫毅楠赵婷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经动脉介入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甲胎蛋白(AFP)变化、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1年后的病灶转移情况和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甲胎蛋白明显降低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1年的随访发现,对照组病灶转移率为23.33%,生存率为76.67%,观察组病灶转移率为10%,生存率为90%,观察组的病灶转移率和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情况.结论 经动脉介入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理想,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存率,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经动脉介入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肝脏恶性肿瘤临床疗效

    不同来源皮瓣对近端尿道下裂修补术预后的影响讨论

    于忠浩李琳张自刚常华...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包皮源性、阴囊中隔源性不同来源皮瓣对近端尿道下裂修补术预后的影响,为近端尿道下裂修补术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以促进患者治疗预后.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治疗的近端尿道下裂患者(n=80),均行修补术治疗,结合皮瓣不同来源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包皮源性皮瓣的观察1组、阴囊中隔源性皮瓣的观察2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阴茎下屈情况分为保留尿道板之加盖的1法以及非保留尿道板之卷管的2法.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组间尿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1组明显高于观察2组,P<0.05.组间阴茎下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1组1法明显高于2法P<0.05,组间尿线变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1组1法明显少于2法P<0.05.组间其余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结论 包皮源性、阴囊中隔源性皮瓣均可用于近端尿道下裂修补术治疗中,但是前者尿漏风险更高,且包皮源性皮瓣卷管法后尿线变细以及尿漏并发症风险较高,需合理选择修复来源皮瓣.

    包皮源性阴囊中隔源性皮瓣近端尿道下裂修补术并发症

    综合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

    袁春琴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目标性监测分析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0月ICU患者417例,开展目标性监测,分析感染情况、病原菌检出,定位医院感染诱发因素,回归分析、总结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经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18.71%,在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影响较大(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因素(老年高发)、机械通气、导管留置和长期抗菌药用药(持续20d以上)(P<0.05).结论 ICU较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强化目标性监测具有必要性,应加强防控,促进感染率降低.

    医院感染ICU病房危险因素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