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期护理干预在门诊甲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探究

    赵爱民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门诊甲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进行甲亢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早期护理干预的方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护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常规护理结合早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等都有积极意义.

    早期护理干预甲亢临床效果

    OLIF术式下围手术期专科护理的探讨

    吴庆霞周华
    12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接受OLIF术式患者的围手术期专科护理内容.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行OLIF术式的1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OLIF围术期的专科护理内容.结果 分析总结OLIF术后常见并发症,总结出针对营养不良,Cage移位、沉降等的护理可能是专科护理的基本内容.结论 应用ERAS临床思维,总结OLIF围术期优质专科护理的基本内容,有利于OLIF术式的临床推广使用.

    腰椎退变性疾病OLIF术式优质护理

    气道管控护理措施在RICU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周金萍
    12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气道管控护理措施在RRICU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建立RICU人工气道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分为两个护理小组,每个小组60例RICU患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给予对照组RICU患者实施常规RICU护理措施,观察组RICU患者实施气道管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RICU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RICU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ICU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置管时间也比对照组患者的持续时间短,两组RICU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RICU人工气道建立患者实施气道管控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帮助患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促进RICU病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气道管控护理措施RICU人工气道建立应用效果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吕文静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中风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从2019年1月~2019年7月年收治的中风患者中抽选86例纳入本次实验,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3例纳入常规组,剩余43例纳入前瞻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前瞻性护理干预,统计并比较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前组间NIHSS、FMA、Barthel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2组各评分均改善,但前瞻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中风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前瞻性护理干预中风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舒翠娥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深入性探讨小儿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来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童患者(68例),根据双色球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普通钢针穿刺,观察组则运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细致分析两种不同穿刺方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下降,两组差别明显,P<0.05;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患儿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两组差别明显,P<0.05.结论 对儿童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可提升治疗效果以及医疗服务水平.

    穿刺小儿护理静脉留置针

    手法复位配合超声中频治疗颈椎病护理体会

    邬洋
    12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手法复位配合超声中频治疗颈椎病后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7.1~2017.12期间本院收治的190例颈椎病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以95例于2017.1~2017.6期间入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另以95例于2017.6-2017.12期间入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79%显著高于对照组81.05%(P<0.05).结论 手法复位配合超声中频治疗颈椎病后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与预后效果.

    颈椎病手法复位超声中频治疗效果

    溶血现象对于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与预防措施分析

    牛婷婷单雪娇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此次研究分析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当中溶血现象对检验的影响与预防措施.方法 本次研究样本从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生化检验患者血液样本中选取100例,依据血液样本溶液情况的异同择情分组,将未出现溶血现象患者作为实验组,将溶血血液样本作为对照组,分析溶血现象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血液样本出现溶血现象后,对其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钾离子、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血尿酸、肌酐、葡萄糖、甘油三酯、尿素氮等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两组各项指标对比之下差异值符合统计学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当中,如果检验样本出现溶血现象,会直接影响各项指标的准确性,并且对生化指标影响更大,因此需要对溶血现象进行预防.

    生化检验溶血现象影响预防措施

    探讨睾丸附睾病变的核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张翔王荣洲潘兆春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睾丸附睾病变的核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研究病例选自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6例睾丸附睾病变患者,给予患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包括T1WI及T2WI、T2、WI+FS及T1WI+FS等常规扫描序列,分别为矢状面、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方位,层厚为2~4 mm,从不同扫描方位图像、不同扫描序对病变大小、部位、信号、形态及其周围组织关系进行观察并对比手术病理结果.结果 74例患者中,精子性肉芽肿6例,附睾囊肿5例,睾丸恶性肿瘤3例,附睾结核4例,纤维假瘤3例,附睾非特异性炎症肿块18例,精索囊肿5例,睾丸扭转出血坏死7例,胚胎性横位肌肉瘤2例,隐睾伴疝囊形成3例,结果显示,核磁共振能准确定位睾丸病变,大部分睾丸附睾病变的核磁共振表现特征性明显.结论 核磁共振成像定位准确,对软组织有极高的辨别力,能清晰显示病变内部周围组织关系及结构成分,对睾丸附睾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和推广.

    睾丸附睾病变核磁共振成像表现诊断价值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邢晓玲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运用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以2018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134例贫血患者,按贫血类型分为研究1组与研究2组,平均每组67例患者.另选同时间段内70例正常行检患者7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液检查,检测指标主要为包括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比容(HCT).结果 研究1组、研究2组RBC、MCV、MCH、MCHC、HCT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D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研究1组RBC、MCHC、MCH、HCT明显高于研究2组,但RDW、MCV均低于研究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贫血患者进行血液检验有重要诊断意义,且通过指标变化有助于贫血发病类型的鉴别,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贫血鉴别诊断血液检验应用效果价值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应用于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临床效果观察

    沈彦丽刘秀哲李书文
    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应用于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累计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抽取40例胸腔积液患者,对其开展常规细胞涂片法检测以及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将其检测结果分别记为A组和B组,对比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 B组内阳性率检出率与A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诊断过程中腺癌的特异性抗体为CEA以及CK7,间皮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体为CR.结论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应用到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能够有效识别肺腺癌以及恶性间皮瘤,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进行比较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可以作为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首选方法.

    细胞块切片细胞涂片免疫组化染色胸腔积液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