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诊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

    吕鸿宾
    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测使用不同内科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病患的治疗成效.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病患100名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随机数字表法把病患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参照组施行传统内科治疗法,试验组施行综合化内科疗法进行系统诊治,比较两组病患症状好转情况,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经过比较,试验组有效率为92.00%.参照组有效率是74.00%,试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治疗急性胰腺炎施行综合化内科疗法,可明显使病患的症状得以改善,治疗效果比较好.

    急性胰腺炎治疗成效

    探究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姜冰
    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与研究组(100例),对照组予基本配穴治疗,研究组予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连续治疗10-2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较对照组而言,研究组NIHSS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x2=4.88,P=0.03).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采取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脑梗塞疗效

    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及分析

    刘颖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为确保血常规检查的准确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存储温度、存储时间、采血部位对血液样品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的影响.结果 静脉血血液标本WBC、PLT水平明显低于末梢血(P<0.05),而RBC、Hb水平明显高于末梢血(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标本立刻检测与2h后检测血液标本中WBC、RBC、PLT、Hb水平无明显差异,4h后检测结果与立刻检测、2h后检测结果相比,WBC、RBC、PLT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常温及4℃存储的血液标本48h内检测WBC、RBC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而PLT、Hb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影响血常规检查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血液采集部位、存储温度、存储时间等,因此医院需加强检验科人员关于血常规检查影响因素的培训,严格按规定操作,减少误差,提高血常规检查的准确性.

    血常规检查误差原因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于春波
    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以及对腕关节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我院2019年4月—2020年6月接收的62例桡骨远端粉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评分法将患者划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试验组3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试验组患者实施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情况、治疗效果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以及临床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腕关节活动度情况、治疗效果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以及临床相关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 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辅助关节镜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关节镜腕关节功能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

    章东明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列入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掌指周围关节部位骨折治疗的患者33例,均采取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的方式诊治.对比患者接受治疗后不同骨折部位的愈合优良率及愈合用时.结果 患者不同骨折部位的愈合优良率及愈合用时数据不具备统计差异P>0.05.结论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骨折患处的愈合度,缩短愈合时间,推荐使用.

    切开复位创伤骨折微型钢板内固定愈合优良率愈合用时

    创伤昏迷患者行早期针灸联合运动疗法的临床效果以及促醒作用

    章宏志李强
    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针灸联合运动疗法对创伤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促醒作用.方法 列入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创伤昏迷的患者46例,通过随机掷骰子法将其分为常例、综合两组,每组均为23例.常例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措施;综合组在常例组西医治疗的同时,实施早期针灸联合运动疗法.对比常例、综合两组患者的促醒相关参数及疗效优良率.结果 综合组疗效优良率(91.30%)显著高于常例组疗效优良率(65.21%);综合组苏醒率显著高于常例组苏醒率;综合组苏醒用时显著短于常例组苏醒用时,数据具备统计差异P<0.05.结论 创伤昏迷患者接受早期针灸联合运动疗法,疗效明显提升,缩短了患者的苏醒用时,提升了苏醒率,推荐采用.

    创伤昏迷早期针灸联合运动疗法疗效优良率促醒相关参数

    不同手术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费红霞
    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经阴道肌瘤剔除术等不同手术方式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8月宝应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当做课题分析对象,并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讨论组(n=30例).子宫肌瘤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经阴道肌瘤剔除术治疗,给予讨论组患者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实施情况,并记录其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讨论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讨论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讨论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经阴道肌瘤剔除术相比,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显著疗效,不仅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还能促进机体康复,降低术后感染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持续应用或推广.

    卵巢功能经阴道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术后感染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李健华刁天月蒋学军杨挺...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我院登记的4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全髋、人工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场治疗情况,术后关节恢复情况以及各类并发症发病率.结果 全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要多于人工组,其术后下床时间也比较晚(P<0.05);术后6个月全髋组患者关节恢复评分更高(P<0.05),其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2.78%也要明显低于常规组12.50%,治疗安全度更高(P<0.05).结论 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能有效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病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张东华
    1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9年8月—2020年10月期间确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以及需要体检的健康儿童,将其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25-(OH)D水平以及维生素D缺乏程度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实验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的25-(OH)D水平差异.结果 组间25-(OH)D水平比较,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组间维生素D缺乏程度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儿病情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的25-(OH)D水平分别为(18.33±5.56)μg/L、(11.23±4.99)μg/L、(7.01±3.22)μg/L,患儿病情越严重,其25-(OH)D水平越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相较于健康儿童,其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同时其病情严重程度会随着其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而愈发严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血清维生素D水平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患儿

    TRPC6的作用机制与肾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陆冰寒刘运广
    11-1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在人体内广泛分布,在肾小球足细胞也有表达.它所构成的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参与并维持了肾小球足细胞正常生理活动,并与podocin、nephrin、ACTN4及CD2AP等多种裂孔隔膜蛋白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足细胞间的信号传导、细胞极化和稳定骨架结构等生理功能.该文就TRPC6的作用机制与肾脏疾病关系作一简述.

    TRPC6机制肾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