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下呼吸道和眼拭子分离的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胡慧敏郭玉迎赵水娣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下呼吸道和眼拭子分离的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下呼吸道及眼拭子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7400株病原菌,肺炎链球菌205株2.8%,药敏情况:对阿莫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厄他培南、莫西沙星耐药率0%;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5%、18.3%、18.7%、27.2%、54.0%、73.9%、90.6%、98.5%.眼拭子中分离出136株病原菌,肺炎链球菌17株12.5%,药敏情况:对阿莫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厄他培南、莫西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0%;头孢曲松、美罗培南、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9%、4.3%、9.8%、35.3%、82.4%、100%.结论 下呼吸道标本和眼拭子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的构成比相差较大且其耐药性也有明显的不同.

    肺炎链球菌耐药率构成比

    急诊成人严重创伤患者体温管理循证实践方案的临床践行效果评价

    董扬谢薄黄慧周丽...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和评价急诊成人严重创伤患者体温管理循证实践方案的临床践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01月~2019年04月收治的28例成人严重创伤低体温患者作为对照组,此期患者接受传统低体温管理;选取2019年05月~2020年11月收治的30例成人严重创伤低体温患者作为观察组,此期患者体温管理模式遵循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阳春等人通过证据提取和整合并最终筛选和制定的适合我院急诊开展的《急诊成人严重创伤患者体温管理循证实践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体温管理和控制情况.结果 救治3 h内核心体温监测结果 显示:干预前,两组严重创伤患者的体温波动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干预后的体温改善幅度明显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3 h内,两组患者均无死亡,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3 h内BSAS及CDS监测显示:自干预1 h后,每30 min监测结果 中,两组患者BSAS及CDS评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每30 min监测的BSAS及C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照循证实践方案执行急诊成人严重创伤患者体温管理后,可使体温管理评估数据量化可衡量,应用简单、可靠,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均可掌握,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严重创伤的急诊急救救治成功率.[关键词]严重创伤;低体温管理;循证实践;不良事件;寒战;救治质量.

    血栓通胶囊联合拜阿司匹灵对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张珺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心病近年来已经成为发病率较高,且发病基础年龄呈现较低趋势的一种疾病类型.进一步分析冠心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人体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导致的血管疾病,当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会导致人体的血管出现闭塞或者狭窄的问题.长期持续下去患者的心肌区域会出现缺血或因缺血导致的坏死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猝死的现象发生[1].从药物治疗的角度上来讲,可知阿司匹林是可选用的一种典型药物.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阿司匹林作为经典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被临床广泛使用.但这种药物在具体应用时,对于某一部分患者仍然存在不适宜应用的问题.如果在临床治疗中给予阿司匹林用药,会发生缺血性事件,这就是所谓的"阿司匹林抵抗"[2].在相关的研究结果 中,若发生了药物抵抗现象,则冠心病患者病的死亡概率明显增加增加[3].本文所探讨的血栓通胶囊与拜阿司匹灵联合应用,解决冠心病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问题,检验临床疗效.

    冠心病血栓通胶囊阿司匹林药物抵抗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药理研究

    史薇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选用不同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08月~2020年06月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研究,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43,选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n=43,选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生化及免疫指标、临床指标.结果  (1)临床疗效:观察组(95.35%)较对照组(81.39%)显著升高,统计值x2=4.0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化及免疫指标:观察组5项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指标:观察组4项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改善其生化及免疫状态,亦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有效性,值得借鉴.

    生长抑素乌司他丁重症急性胰腺炎脂肪酶血淀粉酶

    探讨高频彩超对尿毒症稳定血透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评估的应用价值

    宋云霞
    10-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尿毒症稳定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AVF)并发症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8例稳定血透患者桡动脉、头静脉及吻合口内径(D)、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以及肱动脉流量进行监测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43.6%(34/78)产生并发症,其中38.2%(13/34)静脉瘤样扩张、32.4%(11/34)血栓形成、26.5%(9/34)盗血征象、2.9%(1/34)假性动脉例瘤,7.7%(6/78)出现狭窄.流量(1203±457)mI/min(225~2590 ml/min),低、高流量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15/20)、50.0%(9/18)与25.0%(10/40)中等流量组差异具有统计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血流量较正常组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定血透者也可发生并发症,通过常规高频彩超监测起到早发现早干预延长内瘘使用时间的作用.

    动静脉瘘高频彩超血液透析尿毒症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哮喘患儿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的作用研究

    周剑昕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方式应用在小儿哮喘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本2013年9月~2018年12月院收治的50例小儿哮喘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主要接受布地奈德单独用药,观察组接受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肺功能、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恶心、头痛、疾病复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发现治疗前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可以降低小儿哮喘患儿的复发率,改善临床症状.

    孟鲁司特布地奈德小儿哮喘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复发率

    循证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反思与探讨

    陈文忠钱军
    14-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循证医学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后,极大的促进和规范了临床诊疗行为,并对医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在循证医学实施过程中,因其理论体系的特点,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临床实践过度客观化,对患者个体的复杂性简单化处理和产生偏倚,医学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完善发展这一指导体系.

    循证医学经验医学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真实世界研究

    高龄COPD患者胸部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朱海蓉陆磊
    16,18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残气量(FRC)用力肺活量(FVC)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分析

    黄凯斌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时,应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细径胆总管结石患者82例,按照采用的手术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T管引流术组及一期缝合术组,各组41例.结果 术后,T管引流术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4.63%高于一期缝合术组2.44%,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5,P<0.05);T管引流术组手术时间(113.05±9.41)min、术后排气时间(32.32±3.31)h均高于一期缝合术组(103.91±8.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6,P=<0.05)、(27.71±2.8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38,P<0.05).结论 在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时,应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需要置放T管,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细径胆总管结石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鞠滨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病患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接诊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80例观察分析,以双盲法分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中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监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压、纤维蛋白原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未接受治疗前血糖、血压、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 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测定结果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效果确切,可调节患者血压、血糖水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2型糖尿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