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门诊预检分诊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探究

    农爱妮
    9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200例,将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100,予以常规分诊护理)和观察组(n=10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分诊准确率、风险发生率、投诉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分诊准确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风险发生率、投诉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门诊预检分诊中可提高分诊准确率,降低风险事故和投诉发生率,有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门诊预检分诊分诊护理优质护理护理质量

    针对性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晚期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临床效果分析

    许艳萍梁婷婷谭彩雪彭欣华...
    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性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晚期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0例晚期肿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参照组(n=250,给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250,在参照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因性疲乏量表(CFS)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CF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晚期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患者癌症疲乏程度,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针对性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晚期肿瘤治疗依从性

    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的延伸护理对老年患者跌倒率的影响

    程瑶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于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率所受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的延伸护理影响的观察及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及光谷院区于2019年1月~10月期间收录的老年病患者8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均且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全部研究对象所采取的护理都符合相应的常规规范流程.治疗后转诊至所属的基层医疗卫生医院,并归类于慢性病的管理系统.对照组和观察组出院后一年内所给予的护理分别为常规的延伸护理及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基础的延伸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跌倒致伤次数及跌倒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一年内的跌倒致伤次数及跌倒发生率结果为观察组结果要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接受了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基础的延伸护理的患者跌倒发生率降低有效性更显著.

    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延伸护理老年跌倒

    排痰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

    何芬陈秋兰
    10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老年AECOPD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实施排痰护理干预下肺功能、呼吸功能指标的影响分析.方法 收集医院AECOPD患者100例(病例采集时间:2019年1月~2019年12月),以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纳入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办法,观察组纳入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排痰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呼吸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患者最低血氧饱和度、每分钟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数据分别为(60.45±4.82)%、(64.45±4.85)次以及(70.58±1.40)s,对照组相关指标数据分别为(60.48±5.17)%、(63.96±4.60)次以及(71.60±1.38)s,数据基本一致,对比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最低血氧饱和度、每分钟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分别为(79.55±4.50)%、(37.50±4.45)次以及(55.72±1.20)s,相比对照组(71.28±6.28)%、(52.20±5.48)次以及(65.35±1.48)s,改善较为明显,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FEV1、FEV1/FVC与PEF指标分别为(1.42±0.12)L、(54.40±4.38)%、(4.18±0.45)L,对照组相关指标数据分别为(1.47±0.17)L、(54.25±4.65)%、(4.16±0.37)L,组间数据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FEV1、FEV1/FVC与PEF指标比较,观察组为(2.02±0.58)L、(71.54±6.40)%、(5.75±0.38)L,对照组为(1.70±0.24)L、(62.28±5.42)%、(5.02±0.46)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6.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护理期间给予排痰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肺功能、呼吸功能指标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排痰护理呼吸功能肺功能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艾条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黄春兰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中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艾条灸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医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设为两个组别.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艾条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积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正中神经和胫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TCSS评分相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明显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艾条灸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中,能够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艾条灸

    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价值研究

    吴燕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研究价值.方法 选取常州市妇幼保健院80例孕产妇作为本项研究参试对象,该组孕产妇于2017年3月-2019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分娩,依据分娩时间的不同展开1:1分组方式,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前者孕产妇采用常规分娩护理,后者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与循证护理结合,将两组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分娩结局、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展开对比.结果 运用心理护理结合循证护理的观察组运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孕产妇在心理护理结合循证护理干预下,分娩结局对比中,剖宫产、羊水过多、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几率均低于对照组,两者型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孕产妇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为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结合循证护理干预,可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提升产科工作质量及产妇分娩结局,降低产妇负性情绪,该方式在产科应用值得推广.

    孕产妇心理护理循证护理分娩结局

    重性精神疾病模拟社区康复管理的干预研究

    李玲红钱芳严俊
    10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重性精神疾病模拟社区康复管理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纳入2019年2月~2020年2月纳入我院诊治的8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模拟社区康复管理,对比其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模拟社区康复管理能有效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其社会功能,加速患者康复,从而使得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重性精神疾病模拟社区康复管理治疗依从性社会功能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李翠珍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在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8年7月~2020年06月为研究样本选择时间段,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此时间段内我院的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选择60例,并以奇偶数法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使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研究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肢体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肢体功能均有明显提升,研究组患者提升幅度更高;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早期康复护理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临床应用

    家属参与型护理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小萍
    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型护理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9年06月~2020年06月于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初次诊断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梗死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家属参与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1.吞咽干预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护理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家属参与型护理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家属参与脑梗死护理

    癌症患者上臂输液港与胸壁输液港应用体验的质性研究

    陈绪霞何为李兆芳王灵民...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患者、临床护士、手术医生三种视角下探讨上臂输液港与胸壁输液港应用体验,对比是否有差异性,为今后临床开展上臂输液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质性研究:采用现象学方法,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运用colaizzi分析法对收集的访谈资料深入分析、归纳及概括.2、量性研究:(1)采用数字评分法,在置管后2h内评估上臂港、胸壁港患者的置管疼痛评分.(2)对比导管尖端位置准确率.结果 运用colaizzi分析法,发现上臂港比胸壁港置港疼痛分值小,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上臂港尖端位置准确率比胸壁港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从患者、临床护士、手术医生三种视角的研究中得出:上臂港优于胸壁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输液港癌症患者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