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结果分析

    高亚春
    170,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对艾滋病抗体检测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疾控中心接收的200例艾滋病抗体检测患者,对其进行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两种方式检测,观察不同检测方式抗体阳性检测准确率及假阳性检出率.结果 ①酶联免疫法检测出23例阳性患者,检出率为11.5%,胶体金法检测出25例阳性患者,检出率为12.5%,两种检测方式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②酶联免疫法假阳性率为0%,胶体金法假阳性率为6%,说明胶体金法检测敏感性相对较高,而酶联免疫法检测准确率更高.结论 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效果均较为显著,两种检测方式均对艾滋病抗体检测存在较高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艾滋病抗体检测应用价值

    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张幸
    1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结果与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门诊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开具的5000张抗菌药物处方,对处方进行审核与点评,分析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类型、使用频次、科室分布),调查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50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47张,不合理发生率为0.94%.门诊抗菌药物中,使用频次从高到底依次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氨基糖苷类、抗真菌类、青霉素类、氯霉素类、复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四环素类、林克酰胺类,不合理用药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真菌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青霉素类/复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林克酰胺类.处方科室分布中,从高到低依次为儿科、口腔科、内科、妇科、外科、急诊科、五官科、骨科、皮肤科、肛肠科、其他;不合理用药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内科、儿科、口腔科/妇科/外科、急诊科、五官科/骨科/皮肤科、肛肠科/其他.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的原因主要为错误用药,共22张,占比46.81%,其后依次是适应症不合理、超常处方、用法用量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遴选药品不合理/药品剂型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 分析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处方进行审核与点评,能够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有助于临床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继而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具有显著意义.

    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不合理用药处方

    儿童监护人免疫接种认知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赵静殷霞晨
    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的认知度现状进行调查,并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儿童免疫接种工作,提升接种率、及时率、有效率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方法 利用门诊接诊和上门走访等方式,随机抽取2019年底以来在本院就诊的500名儿童的监护人作为调查对象,组织填写统一制定的问卷调查表,并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 500名儿童的监护人中,①身份为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的儿童监护人免疫接种认知度显著高于从事其他行业的儿童监护人;②常住地址在集镇的儿童监护人认知度度明显高于常住地址在农村的儿童监护人;③工作较为固定(三年内未更换工作)的儿童监护人认知度明显高于工作不固定的儿童监护人;④大专及以上同等学历的儿童监护人认知度明显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儿童监护人;⑤常住儿童监护人的认知度明显高于流动儿童监护人,且经过分析,以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根据本地区特点,将民营企业工人、农村常住人口以及流动人口作为重点对象,进一步加大免疫接种的宣传力度,尤其是要探索创新健康教育和计免宣传的新模式,提升质量效益.

    儿童监护人免疫接种认知度影响因素

    中药处方调配中的风险控制作用分析

    张晓红
    175,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风险控制在中药处方调配中对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中药房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使用的500张中药处方,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两组均分配250张中药处方;甲组予以常规中药科室调剂质量监管措施,乙组实施全面化的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措施,并对其加强风险控制.分析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甲组在中药处方调配监管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60%,乙组在中药处方调配监管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60%,可见乙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药处方调配质量监管中予以风险控制管理,可有效控制和降低中药处方调配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可有效提高中药处方用药安全性和管理质量的提升.该种监管模式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中药处方风险控制作用用药安全性应用效果

    影响门诊导医服务质量的原因及应对方法分析

    翁忠仙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导医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应对方法.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6月、7月~12月就诊的患者各10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管理.组间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统计学对比有差异.结论 针对性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门诊导医服务工作质量影响因素应对方法

    妇科自愿行人工流产患者不良情绪发生调查及影响危险因素

    黄梦丹黄平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妇科自愿行人工流产患者不良情绪发生及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本院妇科于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间,接收的30例自愿行人工流产患者和30例有生育意愿正常早孕患者,分别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SCL-90分值和DSQ测定量表记录心理状态.结果 SCL-90量表评分分析,2组均出现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反应、暴躁以及人际关系敏感等情绪,且观察组上述因子分值更为明显(P<0.05);2组4类心理防御机制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未婚,DSQ因子1(不成熟防御形式)、DSQ因子4(掩饰因子),是自愿行人工流产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独立因素,其中受教育程度,生育知识以及知晓率是保护因素.结论 妇科自愿行人工流产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多与未婚、受教育程度较低、生育知晓知识了解不足等有关.

    自愿人工流产不良情绪发生因素调查分析

    功能锻炼操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伍华娟刘凡文艺封亮玉...
    17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功能锻炼操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功能锻炼操,对比2组护理前后脊柱活动度、生存质量评分差异.结果 护理前2组脊柱活动度、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较护理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脊柱活动度、生存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锻炼操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活动度、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今后工作中推广使用.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锻炼操脊柱活动度生存质量

    探讨药品监管部门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有效监测和应对策略

    唐瑭
    1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药品监管部门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现状,经分析现存监测结果后,提出可行应对措施.方法 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本县多家医疗机构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共61例为研究对象,对药品不良反应类型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药品不良反应类型监测实施侧重点,提出相关可行监测措施.结果 经分析61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类型后可知,抗生素、中成药、微量元素药物及祛痰药为常见高不良反应风险药品,且在经回溯分析后发现上述药品不良反应患者预后发现,心血管系统、皮肤粘膜及神经系统是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危害器官类型.结论 在药品监管部门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时想,需加强对抗生素、中成药、微量元素药物及祛痰药等药品类型不良反应的监测,并在相关监督措施辅助下提升医疗机构相关药物类型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积极控制药品不良反应风险.

    药品监管部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措施监管问题

    腰椎穿刺术模型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探讨

    周桃峰王海燕谢向荣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估腰椎穿刺术模型教学法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效果,相对于传统教学,通过仿真模型教学培训,对住院医师行腰椎穿刺术理论、技能考核和首次实操成功率计算,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显示仿真模型教学法在操作技能、首次实操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仿真模型教学有效提高住院学员腰椎穿刺术技能.

    仿真模型教学腰椎穿刺住院医师培训

    护理教学中人文关怀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

    杨建英
    18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目前临床护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培养优质护理人才,这就要求护理工作不是单一的对病人进行身体护理,更重要的是进行心理护理,作为职业教育的护理教学为了适应时代的步伐,在教育教学中应更加重视人文教育,在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教学方法和策略.

    护理教学人文关怀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