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比较单纯慢阻肺与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韩玲胡洁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单纯慢阻肺与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方法 用2018年11月-2020年3月院内收治的50例慢阻肺性肺疾病患者,根据病症类型分两组,25例参照组主要包括单纯慢阻肺患者,25例观察组主要包括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需对比两组症状明显率.结果 研究后,观察组为病状明显率较高的分组,参照组略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比单纯慢阻肺明显,临床能根据明显的症状合理用药,提高病状应用价值.

    单纯慢阻肺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肺部啰音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下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

    李付彬
    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下肢长管骨创伤型(TF)骨折患者采取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式的应用价值与疗效.方法 试验纳入80例下肢长管骨TF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性复位治疗,观察组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是50.00%、87.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x2=15.0222).结论 下肢长管骨TF患者采取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式的应用价值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损伤控制理论内固定螺钉下肢

    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罗浩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时的影响.方法 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选择62例我院收治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PKP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椎体高度、后凸角度状况、疼痛度、功能障碍指数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首先比较椎体高度、后凸角状况,治疗前后数据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对比疼痛度、功能障碍指数,治疗前后数据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对比生活质量水平,治疗后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数据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PKP治疗时疗效较好,同样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有应用价值.

    椎体后凸成形术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日常生活功能评分的影响

    王圣岳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日常生活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 入选患者均为我院在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选取其中的69例为此次研究样本,根据患者采用康复干预措施之间的差异分为观察组(35)和对照组(n=34).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则以此为标准再加以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分析不同方法应用下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后的FMA评分、MoCA评分相比于对照组好转幅度更大,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肌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急性脑血栓患者康复流程当中选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模式,在弥补常规康复措施不足之处的同时,改进患者的生活质量,科学的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稳定患者病情,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预后.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患者FMA评分MoC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肌力恢复情况满意度

    探讨婴幼儿喘息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吴上志陈晓雯徐佳兴林育能...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婴幼儿喘息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关系.方法 在家属同意下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科室内收治的17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有喘息症状的86例为实践组,无喘息症状的86例为对比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实践组MP阳性率数据高达44.19%(38例),RSV感染率数据高达30.23%(26例),混合感染率高达25.58%(22例),而对比组数据则仅有18.60%(16例)、11.63%(10例)、4.65%(4例),组间数据行X²检验后获得较大的差异,P<0.05.实践组过敏原筛查数据中,食物过敏数据为46.51%(40例),吸入性过敏数据为30.23%(26例),两项数据和对比组间行X²检验后获得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 MP、RSV是婴幼儿喘息的高危因素.

    肺炎支原体感染婴幼儿喘息呼吸道合胞病毒

    分析经阴道实施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的临床效果

    杨梅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为判定对象,探究经阴道行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1至2020.10时段我院接收的7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为对象,以数字号形式将病例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超导电吸人流术,观察组患者实施经阴道行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以手术情况、患者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率为判定指标,对不同治疗方法的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针对手术情况,较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在患者恢复情况比较中,较对照组,观察组用时更短,疗效更好;对照组并发症率是22.86%,高于观察组的5.71%(P<0.05).结论 选择应用经阴道行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方式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患者预后.

    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子宫瘢痕妊娠动脉栓塞电吸人流术

    单操作孔胸腔镜切除纵隔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朱乾坤徐震壮吴小波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切除纵隔肿瘤的意义.方法 从我院纵隔肿瘤患者中选取82例,将以上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以上患者选取时间在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双操作孔胸腔镜切除术和单操作孔胸腔镜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数据.结果 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带胸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和胸腔引流量较少,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较轻,P<0.05,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切除纵隔肿瘤,可以减少治疗时间,缓解患者疼痛,提高预后效果,对患者有积极作用.

    单操作孔胸腔镜切除术纵隔肿瘤并发症发生率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D-二聚体的应用分析

    黄雪源刘娟姚富万韦雪松...
    4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发病6小时内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D-二聚体水平与发病责任血管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0例发病6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24小时内D-二聚体水平;根据头CT平扫、头颈动脉成像、灌注成像综合分析责任血管后进行分组,分别为穿通动脉病变组;大脑前、中、后动脉病变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病变组.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受累责任血管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溶栓后患者D-二聚体的高低与责任血管大小呈正相关(P<0.05).急性脑梗死溶栓后D-二聚体具体值如下:①穿通动脉病变组:D-二聚体(1.47±0.81)μg/ml;②大脑前、中、后动脉病变组:D-二聚体(3.41±1.29)μg/ml;③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病变组:D-二聚体(12.96±4.49)μg/ml.结论 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检测D-二聚体对判断和预测病变责任血管有很高的临床意义,对判断可能是大血管病变的患者需采取更积极的介入治疗.

    脑梗死静脉溶栓D-二聚体

    PFNA治疗粗隆间骨折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

    王庆大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点.方法 本文选用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粗隆间骨折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采取PFNA内固定,对比临床疗效、出血量、手术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良为64.00%,较好34.00%,均比对照组的优良为48.00%,较好28.00%要高;平均出血量(163±15.56)ml比对照组(386±11.76)ml要低;平均手术时间(65±10.5)min比对照组的(101±5.21)min要少,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 PFNA疗效显著,预后良好,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PFNA粗隆间骨折隐性出血基层医院康复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效果分析

    高迎春吉维民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细菌检验和药敏试验对复发性尿路感染者的应用价值以及相应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接收的88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细菌检验和药敏试验,对比分析患者的检验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 细菌检验结果中,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14.77%、85.23%,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31%、97.33%;药敏试验结果中,敏感性较高的为亚胺培南,其次为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等,敏感性最低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氨芐西林等;治疗时间方面,两组总疗程没有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没有显著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细菌检验和药敏试验,可以对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病情状况有所掌握,从而后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复发性尿路感染细菌检验药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