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氢氧化钙一次性复合剂填充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立千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接受根管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应用氢氧化钙一次性复合剂进行填充.方法  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接诊的急性牙髓炎患者中,抽取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为常规组填充治疗剂,氢氧化钙一次性复合剂作为实验组填充治疗剂.从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两方分析,评价两种填充治疗剂的应用价值.结果 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疼痛评分较低(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氢氧化钙一次性复合剂的应用,可提高急性牙髓炎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有效减轻疼痛程度,价值大.

    急性牙髓炎根管治疗氢氧化钙复合剂有效率疼痛评分

    早期血乳酸值、乳酸清除率的持续监测对评估患者感染性休克程度和复苏的价值分析

    何玉峰崔微艳巢娟芬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血乳酸值、乳酸清除率的持续监测对评估患者感染性休克程度和复苏的价值.方法 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40例,均为本院自2017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死亡组(11例)与生存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初始、治疗6小时、治疗12小时及治疗24小时的血乳酸值、乳酸清除率.结果 治疗6小时、治疗12小时、治疗24小时,生存组患者的血乳酸值明显低于死亡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6小时、治疗12小时、治疗24小时,生存组患者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持续监测早期血乳酸值、乳酸清除率,有利于评估患者感染休克程度及复苏疗效.

    早期血乳酸值乳酸清除率感染性休克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吴文斌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12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施治疗后实验组的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水平等血气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且实验组通气时间较长、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治疗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肺疾病治疗效果

    探讨头针、舌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陈安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头针、舌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CVA)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筛选出本院在2017/12-2019/6期间接收的CVA后吞咽障碍病患50例为研究对象,以盲选法对其分组:观察组(n=25)与参照组(n=25).参照组仅维持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用头针、舌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其对比存在统计学优势;疗后,参照组的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比观察组差,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 头针、舌针联合康复训练保障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舌部的正常性,降低了吞咽困难对患者生活的干扰,推广意义大.

    头针舌针康复训练脑卒中吞咽障碍

    口腔诊室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分析及院内感染控制策略

    吴建瓴王雯马文盛李颖辉...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口腔门诊不同诊室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探讨如何对口腔科门诊的医院感染进行控制与管理,并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控制策略,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方法 口腔诊室诊疗结束后,在夜间进行紫外线消毒,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各诊室空气、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表面标本送检培养,并对培养结果进行判定和对比.结果 口腔内科空气中菌落数较正畸科高,物体表面菌落数儿童口腔科和口腔修复科较口腔外科及口腔内科高.结论  1.紫外线空气消毒法消毒效果可靠,可满足临床要求;2.防止致病菌向空气中扩散是口腔门诊防止院内感染的重点.

    口腔诊室消毒院内感染紫外线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效果观察

    谢剑恒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胆囊息肉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本院于2015年01月~2019年12月纳入60例胆囊息肉患者开展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30例患者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甲组),另外3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乙组),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并随访调查乙组患者术后胆囊功能.结果 乙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甲组26.67%(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在胆囊息肉治疗中合理应用后,患者依旧能够维持良好的胆囊功能,且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胆囊息肉胆囊收缩功能

    电子体温计在儿科门诊体温筛查的应用

    解曙柳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电子体温计在儿科门诊体温筛查的应用.方法 选用2019年10月-2020年9月期间于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段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儿50例,观察组采用电子体温计进行门诊患儿体温筛查,对照组采用水银体温计进行门诊患儿体温筛查,比较两组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测量结果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相比具备同样的作用,在门诊体温筛查中可以及时、有效的测量,但是与水银体温计相比,电子体温计更简便快捷,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电子体温计水银体温计儿科门诊体温筛查

    手法排乳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早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敏仪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手法排乳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58例采用手法排乳加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单纯手法排乳治疗.结果 经过2~3d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94.82%,对照组治愈率82.14%,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手法排乳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早期效果明显,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经济实用,简便易行,无副作用,不影响授乳,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乳腺炎手法排乳中药外敷

    跗骨窦入路及传统大L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柏林刚杨志强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跗骨窦入路及传统大L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按照手术入路将2017年6月-2020年5月4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2组,21例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大L入路治疗,19例为观察组接受跗骨窦入路治疗,比较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随访结束时Bohler角、Gissane角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发生率38.10%(x2=4.427,P<0.05).结论 跗骨窦入路与传统大L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均能改善Bohler角、Gissane角,但前者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更值得推广.

    SandersⅡ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跗骨窦入路传统大L入路治疗

    经阴道三维超声预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内膜恶变风险的价值

    李颖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用于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内膜恶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20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以子宫内膜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根据患者子宫内膜不同病理类型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120例(良性子宫内膜病变)与观察组80例(子宫内膜癌).对所有入选患者行经阴道三维超声,采用VOCAL软件计算患者子宫内膜超声指标,并结合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curve,A UC)分析超声各指标对EC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ET)、子宫内膜溶度(EV)、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分别为:(16.35±8.12)mm、(9.12±3.26)cm3、(18.56±10.92)%、(33.56±9.48)、(5.78±6.74),观察组子宫内膜超声各项指标皆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各指标对EC的预测价值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FI(AUC=0.90)>VI(AUC=0.87)>VFI(AUC=0.81)>EV(AUC=0.78)>ET(AUC=0.73),FI的灵敏度为91.00%、特异度为90.00%、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00%、93.15%、截断参数值为28.25.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可有效检测子宫内膜血液供应以及血流,其可以弥补二维超声局限性,因此,对于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内膜恶变风险的预测价值更高.

    绝经后阴道出血三维超声内膜恶变风险风险预测